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分析_wto论文

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分析_wto论文

加入WTO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终于加入WTO了。WTO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其宗旨是通过缔约国互利互惠的安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性待遇,大规模地削减关税和消除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充分就业,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GATT创立到WTO成立,其间经过了50多年,截止1999年,进入的国象和地区已有134个,其外贸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以上。加入WTO后,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环境将有重大实质改善。中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35%,加入WTO对刺激经济活力、增加进出口、促进外资流入、创造就业都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吸引外资方面意义重大。加入WTO后,中国将重新审视外资政策,逐步转向有意识的产业导向,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准,对外资企业实施国民待遇,促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而这与WTO体制相吻合。目前,中国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加入WTO可以推动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中国企业来说,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于新旧体制的交替,来自于改革滞后于开放所产生的不协调,其出路是加速改革,以开放促改革,特别对传统上实行高垄断、高保护的产业,需要通过有步骤地引进国外竞争来进行改革,使其焕发生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无疑将会对国内经济各行各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短期看,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依照承诺,大幅降低关税、逐步开放或扩大市场准入,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因此,它将对我国目前仍实行高关税保护的行业如汽车、农业、石油炼制行业、化纤业、化学制药行业;市场开放程度低的银行、金融信息、保险、证券行业;技术发展水平落后的信息行业、医药行业等造成较大冲击,有可能导致行业内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当然,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与国际水平比较接近的产业如钢铁、机电等预计整体上受冲击程度就较轻,而纺织、家电行业更可从入世后扩大的出口贸易中得到实惠。长远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利于我国企业通过竞争来学习、吸收跨国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加快自身治理机制的转换和业务的创新,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换代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具体说来,受进口保护程度最高的汽车工业部门就将面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度削减导致的汽车产品以及汽车工业发展所需的软、硬件技术的进口大幅度增长的压力,预计这将使我国汽车工业产出水平下降11%。大型跨国公司将依仗其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巨大优势进入我国汽车工业,垄断我国汽车工业部分关键性行业。在5年过渡期内,进口轿车的价格将以每年平均2%-3%的幅度下降,初步预计,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的3%上升到10%左右。

农业方面,除粮棉油免税外,我国一般的农产品关税税率为50%-70%,高的达100%以上。入世后,农业平均关税要从22%降到17.5%,关税大幅降低无疑会使我国的农业进口大幅增加,特别是小麦、玉米等早已丧失比较价格优势的粮食的进口数量将大幅度增长,从而冲击我国农产品供应市场,使我国农民的利益受损。

石油炼制行业也将受到很大影响。由于该行业的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再加上我们一直对成品油实行配额许可制,如果在加入WTO后5年内逐步取消配额许可制,那么在5年的过渡期内,配额将在初始准入量(如果按1998年进口量为基数,成品油初始准入量为1980万吨)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对石油炼制行业企业十分不利。

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一直依赖高关税政策保护的化纤行业也将因化纤产品进口大量增加而雪上加霜。

钢铁、机电行业由于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早已启动,部分产品的关税水平已接近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标准,因此,关税因素的影响较为有限。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中国家电产业既然能在一个竞争惨烈而活跃的国内市场中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出口比例,那么我们预计入世之后家电产业仍能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从纺织产品贸易看,入世后,我国将从乌拉圭回合签署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实施中获益,出口将获得快速增长。估计到2005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将增长63.8%,而服装出口增长将提高2倍。那么,我国在21世纪将继续维持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的地位。

在服务贸易领域方面,根据WTO日内瓦协议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规定,各成员国应允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规则运行;应允许外国公司享受同国内公司同等的市场进入权;应取消跨国界服务的限制;应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所占比例超过50%。根据中美达成的WTO双边协议,中国加入WTO两年后,外国银行可与中国公司开展人民币业务,分支机构不受地域限制;五年后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进行人民币业务将不受地域限制,可吸纳人民币存款,可从事零售银行业务;五年内,外资在保险公司中持股量最多可达50%;第六年起,外资股份可超过50%;3年内,外资可持有基金管理公司33%的股份,3年后可增至49%;外资券商可持有证券公司33%的股份等等。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使中国目前还相对落后的银行、金融信息、保险、证券行业直面外资机构的竞争,短期内竞争形势的严峻可想而知。正是意识到规模、管理经验、治理机制、业务创新、服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国内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纷纷行动起来,一方面积极地学习国外金融服务机构的管理经验、治理机制,在业务创新和服务水准上与国际接轨,在许多方面逐步加大合作力度;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改组希望借助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实现超常规发展。

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如信息行业、医药行业等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遭遇麻烦。我国医药行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仿制国外药品,中国入世后,按照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条款规定,如果继续仿制国外新药,将会被索取巨额赔偿费用。而大多数企业又不具备买断专利药品的实力。因此,加入WTO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严重影响国内仿制药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在信息行业方面,我国不仅会面临高技术密集型信息产品进口过多而冲击国内信息产品市场的严峻局面,而且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会使我国的某些信息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国信息行业走的是一条以仿制为主的道路,发达国家有可能向我国出口信息产品征收各种名目的专利使用费,或不准许我使用其专利或产权,从而使我国信息产品增加知识保护成本,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对于一些技术密集、档次较高的信息产品,由于不少涉及到专利或商标保护等知识产权问题,按国际惯例,专利人可以对已获得专利保护的产品有权禁止该产品在未经其同意下而进入该国,从而迫使某些信息产品不得不退出已占有的市场。

从以上分析看出,愈是以前受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程度高的行业、竞争最不充分的行业,其入世后面临的进口同类产品的冲击就愈大,而市场化程度越高、关税水平越接近国际平均水平的行业所面临的冲击就会相对缓和些,某些传统优势产业还将从出口贸易中获得较大的增长。

总之,加入WTO对中国经济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为使入世这把双刃剑对中国经济发挥更大的正面作用,中国企业需要积极适应“入世”后的新情况、新环境,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方面狠下工夫,切切实实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全力占领和拓展国际市场,争取利用不长的过渡期使产业的竞争力达到能够与国外大公司抗衡自保的水平。同时,我国政府应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例外条款、国际惯例、幼稚工业保护等原则和惯例提供的优惠条件,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保护自己的市场和产业,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

标签:;  ;  ;  

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分析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