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春燕 201999
【 中 图 分 类 号 】 R4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逐年上升趋势。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更高,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可达40%~60%。老年性高血压病表现为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明显,同时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为特征[1]。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临床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并可并发和促进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甚至致残或猝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等,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1 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个典型的心身疾病,在有抑郁和焦虑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增加2倍[2]。针对老年患者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以诚相待,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承受能力,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应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他们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的心,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呼吸、音乐治疗等。
2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病情、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饮食原则上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低热量、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淡水鱼、豆制品、禽类、瘦肉、低脂乳,多食芹菜、大白菜、西红柿、黑木耳、香菇、山楂、苹果等有保健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食品,适当增加海产品及含钙高的食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故饮食不宜太咸,尽量少吃咸菜、酱菜、咸鱼、咸肉等,大米含钠较面粉少,故吃米饭较面粉为佳。忌暴饮暴食,适量饮水,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3 运动作息护理
积极适当参加有氧运动,结合血压的变化及自觉症状,选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运动方式可以采用比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应采取适度的运动量,避免剧烈的运动后,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致使血压剧增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锻炼过程中,除了自身加强安全意识外,最好同人结伴,防止碰伤、跌倒等事故。清晨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血压易于波动,因此患者起床时应缓慢,先清醒会儿,然后再逐步起床,以防止脑供血骤然下降致晕倒而摔伤。可以让患者干适度的家务活,或根据其情趣培养个人爱好,如书法、种花、养鸟等;指导其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睡眠时间要足,以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
4 药物护理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忽然撤换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应终生服药,病情稳定是逐渐减少用药量,不能认为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可停药[3],以防止停药后血压骤然升高,致使病情反复。如果血压突然变化很大,很容易导致心、脑、肾等的靶器官损伤。应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注重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经常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大家共同配合,提醒、监督患者按时服药。
5 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体系,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主动地建立起科学的生活习惯。鼓励和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自我保健、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状况等。根据病情坚持长期合理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促进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赠送健康保健手册、杂志、介绍同病病友等。使患者由配合治疗改为主动参与治疗,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4]。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因此,护理工作要从患者的生理、社会与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护士必须了解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5]。
【参考文献】
[1] 丛丽文,孙立滨.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相关问题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24):383.
[2]杨菊贤.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29(2):67-70.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8.
[4]张 宜,田晓芳,苏芳.出院指导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1(7):228.
[5]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0,8:590.
论文作者:黄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心理论文; 家属论文; 发病率论文; 《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