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与判读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表论文,地理论文,类型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解图表、数据、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关系,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是地理图表判读的重要内容。
一、地理图表题的类型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地理图表主要有六大类:①日照图,②等值线图,③经纬网图,④地理要素(自然、人文、历史等)相关位置图,⑤原理图、景观图、漫画等,⑥统计图表。重点是训练日照图、等值线图、地理位置图等的判读技能。
二、地理图表题的判读技巧
1.日照图
对于日照图,要学会分析判断节气和季节、晨线和昏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地方时和区时推算、某一时刻两天日期的分割、季节问题的综合分析等。日照图一般的判读技巧是:
(1)日照图上判断晨线、昏线的方法:随地球自转,由昼到夜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到昼的分界线是晨线。
(2)日照图中有关时间的计算:日照图中有几条特殊经线的地方时可以直接读出: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此正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经线为12时或者24时,其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12时。
(3)日照图中有关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先找出欲求昼夜长短地点的纬线;后找出此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的点和昼弧;再计算出昼弧的弧度数,并换算成时间。其他的方法:任何纬线的昼长和夜长之和为24小时;正午12时减去日出的时刻乘以2等于昼长;日落的时刻减去正午12时乘以2等于昼长;某纬线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纬线的夜长。
2.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是每年高考都会见面的图式,它包括常见的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和不太常见的等太阳辐射总量线图、等盐度线图、等PH值线、等震线图等,凡各类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几乎都能绘成等值线图,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主要有:
(1)确定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要素。
(2)判断等值线走向(某条或几条等值线的延伸方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数值大小及排列方向等所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其变化规律(以等温线为例)。在等温距一定时,线愈密集则温差愈大,线愈稀疏则温差愈小。在相邻两条等温线的中间,若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的等温线,则表示其温度不在正常范围之内,新增等温线的数值必定是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数值之一,等温线内的气温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一组等温线如向气温数值小的方向凸,则弯曲处的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一组等温线如向气温数值大的方向凸,则弯曲处的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3)分析等值线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以等温线为例)。无论一月,还是七月,气温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如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则此地位于北半球,如气温由北向南递减,则此地位于南半球。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等温距)。
(4)将等值线图反映的基本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解答实际问题。如“2003年文综全国卷第36题第(2)问: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3.地理位置图
地理位置图,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一个大洲、国家和地区。读区域地理位置图,关键是判断地理位置,复习时应特别注意加强区域空间位置定位训练,在头脑中逐步形成思维地图,建立“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一般有以下三种判读方法:
(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准确定位。判读经纬网图最重要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如表1、表2。
(2)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推测。在地理要素图上根据轮廓形状判断地理位置要特别注重地理轮廓的训练。首先要识别各种行政轮廓,侧重识别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美、俄、英、法、德、印度、巴西等)轮廓;其次要识别海陆轮廓,主要指大洲、大洋的轮廓形状,半岛的形状、岛屿的形状,对一些著名的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咸海等)也要加以关注。
(3)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能源、山峰等)分析推断。
在高考中主要是判断点、线、面三类地理要素的分布。如点——山峰、城市、矿产等相对位置的分布;线——山脉、河流、地理界线、交通线、人口迁移方向等走向的分布;面—地形区、气候类型区、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等区位的分布。
表1 重要经纬线及主要地理位置
50°N→120°W~60°W(北美),0°~60°E(欧洲),60°E~140°K(亚洲)
北回归线→20°W~40°E(非洲),70°E~90°E(印度),98°E~122°E(中国)
南回归线→80°W~40°E(南美),120°E~150°E(澳大利亚)
70°W→北美东(纽约、费城、华盛顿),南美西(秘鲁利马、智利圣地亚哥)
10°E→德国中20°E→非洲中
70°E→中亚、阿富汗东,印度西 80°E→中国西,印度东
120°E→中国东,菲律宾西部,澳大利亚西
表2 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E-169°W10°S-8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
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非洲
17°W-51°E 35°S-37°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
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W-66°E 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170°W-20°W 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
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110°E-130°W47°S-30°N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两半
球、跨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南极洲 360°
63°S以南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