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论文_司文君

(新疆第八师石河子市133团医院 新疆石河子 83206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两种不同采血方法的检验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RBC、RLT、HB及HC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WB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MCHC、MCV和MCH等指标比较(P>0.05)。结论: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采血;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108-02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化验项目,具体主要包括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查。利用血常规检验能够明确显示机体血液中的细胞形态、数量及变化等,对于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主要包括末梢血采集与静脉血采集等两种,而不同的采血方法所获得血常规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区别[2]。为了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0.62±11.24岁;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67±12.1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在凌晨8~9点时,于空腹下进行血液采集。研究组受检者采取静脉血采集,取其肘部静脉为采血位置,常规清洁消毒后,将一次性采血针连接至真空抗凝管上开始采血,采集5~8mL的血液,采集完成后往抗凝管中加入适量稀释液进行稀释,轻摇调匀,防止出现溶血情况。对照组受检者采取末梢血采集,取其左手无名指或食指内侧为采血位置,常规清洁消毒后,直接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针刺取血,采血完成后将血液置入抗凝管中。两组受检人员的血液均采集完成后,均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且均于采血2 h内进行检测。

1.3 仪器与试剂

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采集的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清洗液和稀释液均由该公司提供。抗凝管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EDTA-K2真空抗凝管。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受检人员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RBC、RLT、HB及HCT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WB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MCHC、MCV和MCH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是一种在机体心脏、血管腔及循环系统中流动的组织,其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又包含了多种细胞因子。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可以直观的反映机体器官和组织的病理变化,而血常规检验能够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关血液指标来显示机体血液组成的异常变化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血常规检验的采血方法主要包括末梢血采集与静脉血采集等两种。其中末梢血大多数来自于机体毛细血管中,不仅血量少、出血不畅,并且由于采血过程中需要挤压采血部位,容易使组织液渗入到采集的血液标本中,从而不仅会对血液中的红细胞造成破坏,而且还会稀释标本。同时,末梢血的采集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故无法准确真实的反映患者全身血液循环的具体情况[5-6]。而静脉血采集通常选择肘前静脉,因静脉血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采集所得的静脉血液更能够准确真实的反映患者全身血液循环的具体情况,并且静脉血采集能够获得的血液量更多,重复性更强[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RBC、RLT、HB及HCT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的WBC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不同采集血液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而静脉血采集的检测结果更加符合血常规检验的参考值[8]。

综上所述,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施武辉,夏小明.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分析[J].医学信息,2014,42(14):494-494.

[2]冯晓云.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5(17):137-138.

[3]范英华.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4):204-205.

[4]张育超.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6):35-36.

[5]李岚岚.浅谈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23(4):7-8.

[6]李佳丽.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应用价值分析[J].健康之路,2014,(6):370-370.

[7]赵健宇.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研究[J].健康之路,2013,12(10):577.

[8]巴哈尔古丽?卡依尔.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29):147-148.

论文作者:司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论文_司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