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短视频井喷式发展的情况下,微纪录片作为短视频的一种新类型在自媒体软件上也大放异彩,它既和其他短视频一样满足了受众的碎片化体验需求又有别于其他短视频的属性。因此,在自媒体环境中从创作与传播的角度对微纪录片进行研究,成为当下急需探讨的话题。本文探讨了自媒体环境对微纪录片的影响.
微纪录片在制作上面临着拍摄器材的便捷化、创作者水准的业余化、创作者的大众化的条件变化,传播环节也面临着传播方式的改变、传播受众的精确化、传播结果的直观化等因素的影响。新环境下的微纪录片既有制作上的新要求,也需要在营销视角和传播效果方面加以新的考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自媒体环境下,受众会接收到大量的碎片化信息,短视频自身又不断衍生变化。所以,自媒体环境对微纪录片制作环节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变化表现为创作题材的变化和创作主体的变化,而创作主体变化的背景是拍摄器材的便捷和创作水准的业余化。
创作题材的影响
以往的大型纪录片大多数题材都比较宏大,如自然题材《动物世界》,历史题材《大国崛起》、山水题材《再说长江》等。这些纪录片往往从宏观上展示国家的意识形态,或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他们所聚焦的是大环境、大事件并兼有弘扬“主旋律”的责任,观众较为有距离感。而微纪录片的选题就和以往传统的纪录片不同,它所聚焦的往往是普通人点点滴滴的具体生活,它的选题更加生活化,视角更加平民化。
据笔者统计,截至2019年12月,二更视频网站微纪录片约10.4万部,其中已发行的微纪录片约330部。在题材的选择上,这些微纪录片大多以时事题材或生活类题材为主。在已发行的330部微纪录片中,题材的选择包括开宠物店的叔叔、修鞋的鞋匠、送快递的奶奶、跳钢管舞的男孩、鼓浪屿的板车工、开饺子店的姐妹,和患白血病花季女孩……这些材料涉及各行各业,包括旅游、饮食、文化、特殊人群、特殊职业、边缘话题等。镜头瞄准的是普通人和街头的普通事物。切入点很小但往往引起普通大众的情感共鸣,微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大多聚焦在普通人的生活上。微纪录片的题材主要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擅长于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小视点,大情怀”,这比传统的视角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得到观众的喜爱。尽管微纪录片切入的角度往往很小,主题往往偏向于记录普通人的生活,但这些小人物的日常故事,却也能真实传达和演绎出这个时代和这片土地上的真切生活和有温度的平民故事。而且,这种以小切入口来揭示大主题的方式更能在自媒体环境的受众中引起情感共鸣,以感同身受的方式挖掘和传递人性之美。
即使是相同的题材,微纪录片所选取的切入点也会更加的世俗化、生活化。如陈晓卿导演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2019年由他担任总顾问的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之间就可以作一下比较。这两部作品都和美食题材相关,框架大体相似,具体层次的递进式架设无非是美食、文化、人情,但视角却不一样。《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优秀纪录片的标杆之一,通过快节奏的剪辑、高超的拍摄技巧给观众展示了中国美食文化背后的人情味,以一个特殊可感的方式唤起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而《早餐中国》每一集时长5分钟左右,导演从顾客的视角切入,从早起食材的准备、制作、清晨的买卖、顾客和老板的采访以及在片末播放一首老板最喜欢的歌曲结束。我们发现,同为美食题材,微纪录片《早餐中国》和纪录片《舌尖》系列的切入点则截然不同,显然《早餐中国》的视点更加地平民化和具体化。《舌尖》系列重在表现食物与其制作者之间的关系,弘扬中国美食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早餐中国》则像“大众点评”一样呈现给观众各个城市人气高的早餐店,像是一个个城市的早餐美食图鉴,供各位想前往体验美食的顾客参考。它没有对主旋律的刻意弘扬,只有满屏的烟火气。它的题材设计的潜在思路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以一顿好的早餐唤起人们一天的工作动力,让他们以元气满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的一天。另外,《早餐中国》还加入了消费者现场采访这一环节,从售价、到现场评论、到大量捕捉顾客沉浸于美食狼吞虎咽的并不优雅却无比真实的就餐镜头,并且抛弃摆拍而采用大量的抓怕,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接地气的纪录片风格。《早餐中国》不像《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刻意捕捉过多食物美味夸张的瞬间,更多的时候只是拍摄食物特写、跟拍制作流程、采用不加过度修饰的同期声,固定的套路、晃动的镜头、普通的门店和以往精美制作的纪录片比起可能显得相对粗糙,但是它的点播率高达2.5亿以及豆瓣8.6的评分。
创作主体的影响
自媒体环境下很多微纪录片的创作主体是普通大众,相比传统的大型纪录片。微纪录片成本小、制作周期相对较少、入门门槛低、拍摄器材便捷、制作上的要求也不那么精良。拍摄器材的便捷化为创作主体的大众化提供物质基础,而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导致列创作水准的业余化。
(一)拍摄器材的便捷化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手机摄像的成本越来越低、周期越来越短,手机摄像操作简单易上手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欢,当下手机拍摄视频成了展现自我和表达自我一个新渠道,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视频网站兴盛的局面。在“两微一端”的自媒体时代,不仅仅只有微单摄影机才能拍出好照片、好视频,手机短视频也成了大众影像应用与传播的新手段和新载体。大众在影像摄制领域最大的瓶颈已被逾越,日常影像拍摄器材不再是人们关注的技术焦点,镜头语言将是人们交流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而5G时代来临将使得视频应用传播成为人人都可以用影像表达思想、分享信息和展示自我的有效途径。
目前,微纪录片的创作以个人为主体,拍摄器材则大都是手机。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虽然稳定性和画质与专业摄影机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在当下却十分受大众欢迎。比如,2014年出现的一部以个人手机拍摄的微纪录片《木匠》,就在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的轰动。近几年短视频更是爆发式地流行,手机摄像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微纪录片有短时长的特点,手机摄像能够基本满足微纪录片的拍摄需求,所以手机拍摄的微纪录片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大行其道。
一方面,微纪录片的主要特征就是短小而真实,而手机则能够方便人们记录影像。手机摄像简单,大众上手操作容易,这种优势在大大降低了摄像门槛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普通大众创作者的热情。这是一个手机的时代,一个大众自我表达狂欢的时代,甚至是一个用手机记录宣泄狂欢的时代。这一切的主体是大众,大众既是导演又是观众。手机拍摄的出现,从内容上为微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生活的热爱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拍照把你感兴趣的东西拍下来,或者用手机随时随地传播你最喜欢的微纪录片。用手机拍摄微纪录片已成为微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形式。
当前,众多的视频网站充分认识到了手机在人们生活当中的不可或缺以及手机与微纪录片结合的前景,所以开始打造具有特色的全媒体的播放平台,迎合了大众对于微纪录片的需求以及通过手机进行自我表达的渴望。手机是一种微纪录片拍摄工具,它的好处是让拍摄者能够获得自我认同感,在观看和接受之间打破专业与非专业、精英与公众、草根与上层的界限,在制作与审美反馈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具体而饱满的亲和力。同样道理,自媒体平台发布的微纪录片往往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作者简介:吴紫婷(1993.11-),女,浙江丽水人,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论文作者:吴紫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纪录片论文; 大众论文; 题材论文; 中国论文; 手机论文; 早餐论文; 媒体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