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论文_李佳骏

探究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论文_李佳骏

李佳骏 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校 617000

摘要:高中地理是文科必修的学科,并且随着高考的改革,其重要性将会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还承担着提高学生地理学识和综合素质的任务。通过对高中地理高校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在此,我结合实践,回首课改之路,反思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以此来寻找加强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 高效课堂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228-01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如何使地理课堂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适应新课改的浪潮,焕发新的活力,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高效课堂呢?

一、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认识过程

课程改革后,通过参加多次“国培”和“省培”,我们“发现”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能力”与“素养”,绝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知识硬塞给学生。于是,学生转身一变,在课堂上唱起了“独角戏”,课堂变得热闹、多彩。我们在地理课堂上看到了猜谜,听到了歌唱,体会到了丰富多彩,却感受不到地理味;学生则丢掉了课本,丢掉了地图,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中。在经历了一段时期后,高中教学改革陷入了一个短暂的迷茫期,地理课究竟该怎样上?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反思地图的应用,反思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到起点,我们找到了课程标准,解决了什么是素质和能力等一系列的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和“会学”“乐学”。地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样”“为什么”“它意味着什么”。高效课堂必须舍去机械记忆的枯燥和表演的浮华。地理课堂必须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回归到提高学生的素质,把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获取过程浓缩成为课堂学习的过程,还原学习的真面目。

二、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历程

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

1.统一的模式课。模式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对时间分配和知识获取方式作出规定。如“10+20+10”模式,对时间的分配做出了规定;而“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测评反馈”模式、“独学--群学--达标”模式等,则主要定型知识的获取方式。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各具特点,从学情来看,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堂容量相对固定的模式课很难照顾到学科知识特点与学情的差异。因此,如果过度关注模式,本应该服务教学的模式很容易就会成为课堂的瓶颈。

2.花样的表演课。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学生的表演,都是在课堂上一分为二地划分出演员和观众,演员专注于表演,观众则看个热闹。其结果是课堂缺少了立足基础的思考与升华,学生也因为欠缺地理思维方式而未收获地理素养。

3.关于精讲、少讲与不讲。教师的讲曾经“独霸”课堂。课改背景下,解决教师应该如何讲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讲的目的是什么。教师的讲是为了把握学习的方向,加速学生的理解,促进能力的提升,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与学生思考同步的精讲是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索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的途径

关于高效课堂的概念,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其内涵做出了界定,理论性非常强。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的认识是: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40分钟内,采用某种形式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并内化为能力,提高地理素养提高地理成绩。因此,要实现高效,就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规律,合理取舍分配,实现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学目标的对接。为此,我们是这样做的;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来实现这个要求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教学活动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学会解读课标,分解课标,把握好分寸,掌握好方法。其次,结合课标的建议合理设计知识生成与能力培养策略。建设高效课堂就是要高效地实现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的要求。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高效地教与学

“教”与“学”都是过程,它们共同支撑起高效课堂教的过程,设计要先于课堂,评估则应先于设计。在设计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生在结束时能做什么,并建立相应的判断标准,及时练习。尤其是在培养地理思维、提高决策能力的新背景下,先行评估的作用愈加突出。评估标准的建立,让我们形成了基本的教学思路,同时也让课堂检测与课后反思有了基本的依据,这不仅让教师能够立足课标展开教学,也让学生为了目标而努力,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种“分解课标--评估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授课--课后反思”的“教”的过程是高效的基本保证。学习也是一个过程,“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就是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也是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规律。因此,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就要解决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任务,就让学生自主完成;能够在课前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放到课堂上;能够合作完成的任务,教师不要代劳。因此,课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并梳理课堂上有可能用到的相关知识,可以让课堂更加顺畅,也是避免课堂枯燥无味的好办法。

3.使用多媒体教学,从声色像等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主动高效地理解和记忆

高效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无聊和被动是高效课堂的“天敌”,其结果注定是沉闷、低效的课堂,造成知识与能力的脱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死记硬背、突击应付的恶性循环。如果地理课停留在罗列众多区域特征的层面上,必然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如果自然地理教学停留在难点突破上,学生必然会消沉;如果人文地理教学停留在丰富多彩的资料上,学生必然会浮躁。真正的高效需要让学生的大脑处于主动的运转之中,贴近生活的自然地理与探寻内在规律的人文地理会让学生在出乎意料的过程中,把原材料——知识高效地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魅力,尤其是多媒体和板书版画等教学形式的吸引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

4.少讲精练,落实知识培养能力

知识的落实是所有教师的强项,然而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却并不尽如人意。机械与重复的教学和作业会扼杀学生的激情,忽略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当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点透的时候,学生就会在应用中找到乐趣;当把问题和疑惑提出来的时候,学生就会在探索中找到成功。因此,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授之以渔的问题,更包含着无鱼而渔的问题。地理学科综合性较强,是一门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课程,学科特点要求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体现阶段性和综合性。

其实高效课堂也只是一种手段,不仅是为了高考,其真正目的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为此,我们将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论文作者:李佳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探究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论文_李佳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