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个理解”的“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设计与思考_数学论文

基于“三个理解”的“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设计与思考_数学论文

基于“三个理解”的“从问题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程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博士在《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一文中指出:随着时代发展,改革是必需的.例如,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变革教学方式,并由此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改变我们自己的习惯做法。改变习惯是困难的,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就可以使我们找到化解困难的康庄大道.

      本文以苏科版数学课标教材七年级“§4.1从问题到方程(第1课时)”为例阐述基于“三个理解”的教学设计。

      这节章头课没有明确知识点,对学生的纸面成绩没有多少影响,似乎可有可无。就教材的编写而言,主体内容呈现的“天平”、“排球联赛得分”、“军军与爸爸的年龄”三个现实问题以及“练一练”中的三个小练习,貌似为“列方程”的技能演练,过程简略,意图不明显,有着很大的挖掘与创造空间.

      一、高位理解数学,突显方程本质,架设从“问题”到“方程”的桥梁

      “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4.1从问题到方程(第1课时)是算术到方程的尝试跨越。算术是将已知数量构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未知数量,是逆向思维.方程是让已知数和未知数享有同等地位参与运算,也就是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是顺向思维.由此看出,方法的不同实际是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何架设好从“问题”到“方程”的桥梁?关键是寻求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代数是研究数量关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现实中除了方程还有不等式等其他的有效数学模型。从这个高度来看这节内容,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思维与眼界.

      二、充分理解学生,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在一次评优赛课活动中,有位老师是这样教学这节课的:先创设一个平衡的天平情境,让学生描述天平平衡时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得到方程.然后通过方程描述篮球联赛的两个不同问题情境,归纳出用方程刻画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接下来就是按照步骤进行列方程的练习,巩固步骤,强化技能.整堂课教师极具亲和力,所提问题起点低、台阶小,学生情绪高昂,发言踊跃,回答正确,气氛热烈,从课堂表象来看,教学效果极佳.

      然而,站在学生的角度,笔者不禁要追问:学生在小学就学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里为什么还要学习?算术方法就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什么还要用方程解决?而且,学生认为用算术方法更简单。这节课是复习,还是学到了什么新的内容?我们一直强调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怎样学好“从问题到方程”?

      1.为什么还要学习方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等式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显然,方程的有关知识有了一定基础,但小学阶段大部分包括较为复杂的应用题都是用算术方法去解决的,方程的作用难以体现,“列方程解应用题”只处于一个粗浅的水平.作为章头课,教师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感悟到中、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关系:在小学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相关内容。小学见到的是“树木”,中学将要看到一片“森林”,而且将要到森林深处去探险.七年级的学生仍以算术思维为主,怎样让他们认识到进一步学习方程的必要性?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的异同,感悟方程方法的优越性是突破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既符合知识的形成特点,也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产生学习的心向.

      2.本节课学习什么

      小学学习的利用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主要在具体问题中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停留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具体运演阶段”.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抽象概括出“从问题到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3.怎样学好方程模型

      在学生认识到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之后,提出“怎样学好方程?”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相当数量学生在第三学段还一直喜欢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大多数应用题,用算术方法更拿手,如此一来,方程方法演练与强化的机会比较少,代数思维发展慢,甚至影响智力的发育.这时,有必要跟学生指明要有意克服算术的思维定势,尽量尝试用方程去解应用题,对方法的运用实行自我监控.

      三、深刻理解教学,承上启下,统领全章,准确定位

      方程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的首要方面是“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只有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才能体会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问题到方程”是从算术到代数的一次重要过渡与转折,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更为本章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的探讨提供了建立与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这种大背景统领全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认识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综上,基于“三个理解”,本节课主要任务是做好两个过渡:一个是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另一个是从“问题”到“方程”的过渡,突出“到”的建模过程.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其他问题,譬如:设未知数可以间接设、也可以直接设;应用题中往往有两个相等关系,一个用来设未知数表示数量,另一个用来列方程……不必急于在这节课学习,也难以在这节课弄清楚.这些问题可在本章的后面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序呈现.

      四、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1)现有五枚硬币、一架天平和一盒标准砝码(内有10克、50克、200克砝码各1个,20克、100克砝码各2个),你如何称出这五枚硬币的质量?

      (经历砝码过轻过重导致实物天平倾斜的尝试后,找到天平平衡点.)

      (2)如果缺少一个10克的砝码,你有什么办法使天平平衡?

      (3)你能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方程与平衡的天平有什么共同点?

      (方程——表示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

      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相等关系是建立方程模型的关键,情境(1)(2)用实物天平称硬币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消除算术等式的单方向和答案在右边的观念(例如:5+3=8,左边做运算,右边是结果),在尝试过程中天平出现左右倾斜的背景下,充分感知等式的左右等价性,促进形成方程的结构概念.问题情境(3)从实际中平衡的天平过渡到数学方程,首先,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比如:文字描述——左边五枚硬币的质量加上20克砝码的质量等于右边50克砝码的质量;再者,方程描述——设一枚硬币的质量为x克,则5x+20=50.教师引导学生,哪种描述方式更简明?显然是方程.水到渠成地引出“方程是表示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进而引出课题.同时,初步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魅力,增强符号意识.

      2.探索活动

      (1)小学你对方程有了哪些认识?为什么还要学习方程?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为什么还要学习方程,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疑问,做好中小学内容的衔接.

      (2)问题1:某篮球队参加篮球联赛,得分规则: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①若该队负了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

      ②若该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

      ③若得分规则改为: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该队赛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3分,问这个队胜了几场?

      设计意图 第①、②、③问,难度逐步升级,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可能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也可能用方程解决.让学生感受两种方法的思维方式与特点,体悟解决越复杂的问题,方程的方法越优越,启发学生比较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的本质区别(课件呈现),进一步认识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3)问题2:用方程描述下列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学生今年13岁,老师今年39岁,请问几年后老师的年龄是学生年龄的2倍?

      分析:①相等关系:________;

      ②如果设x年以后老师的年龄是学生年龄的2倍,那么x年以后学生的年龄是________岁,x年以后老师的年龄是________岁;

      ③根据相等关系得到方程:________.

      (4)(学什么?)如何从问题到方程?(给充足学生思考、归纳交流的时间,师生共同概括出从问题到方程的一般步骤,指明找相等关系是其中的关键.)

      ①审:审题.

      ②设:设未知数.

      ③找(列):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

      设计意图 问题2通过填空的形式,为学生搭设脚手架,经历“从问题到方程”的过程,为后面归纳、概括一般步骤做好铺垫.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注重探索、研究、寻求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建立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把日常语言抽象成数学语言(数量关系式),进而转换成符号语言(方程式).

      (5)是否所有的实际问题都能用方程描述?怎样的实际问题可以用方程描述?

      设计意图 第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回答是有困难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在学生略有所思之后,教师在平衡的天平一边加放一个砝码,天平即刻倾斜.在此启发之下,学生认识到方程刻画的是含有相等关系的现实模型,消除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唯一数学模型的片面认识,为后面不等式等数学模型作铺垫,同时,具有了更高的观点.

      (6)既然方程比算术方法优越,那么,怎样学好利用方程解应用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会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去落实.接下来,带领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应用题.

      3.例、习题教学

      (1)例题:用方程描述下面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把50kg大米分装在3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余5kg.问每个袋子可装大米多少千克?

      解:设每个袋子可装大米x千克,则:

      3x+5=50.

      (2)你能依据方程3x+5=50编写一道与上面不同的应用题吗?

      设计意图 概括总结出“从问题到方程”的一般步骤之后,进行范式教学,一方面演练巩固方法步骤,另一方面示范解题格式.接下来,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列出的方程“3x+5=50”编写不同的应用题,拓展学生思维,认识到“同一方程可以表示不同的实际背景”,此环节可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方程的模型作用.

      4.课堂小结(略)

      五、教学反思

      1.充分挖掘数学内容的育人价值,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

      史宁中教授谈到2011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时指出:真正理解数学教育价值是什么,这是根本性问题.本文前面提到的那位教师的设计,成功地让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但离整体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还有一定的距离.数学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是通过教学过程展开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寻求知识产生的起因,探索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寻求规律、获得结论.本节内容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核心观念:模型思想、符号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而这些核心观念和数学思想需要在过程中去体悟、去形成,只有经历“从算术到方程”、“从天平到方程”、“从文字到符号”、“从问题到方程”中“到”的过程,才能理解数学思想的精髓,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凸显教育价值.

      2.隐形知识显性化,提升元认知

      由上述可知,数学思想与核心观念重在过程中去体悟,是内隐的、动态的过程性知识,是否需要告知明示学生,曾经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渗透是必需的,但在合适的时候,在充分体悟感受的前提下,明示学生,甚至给出定义,将隐性知识“凸显”出来,进行显性化教学,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烙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节课将“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的本质、进一步学习方程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方程表示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简明性、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等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有机地结合,通过教学语言、课件呈现、黑板板书显性化,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为清楚、明白.其中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条主线展开过程中,积累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知识,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和习惯.

标签:;  ;  ;  ;  

基于“三个理解”的“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设计与思考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