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进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_投资论文

全方位进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_投资论文

全方位进入——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直接投资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2)02-0034-04

一、我国跨国直接投资区位现状分析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初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其主要原因为:(1)这些地方紧靠中国大陆,交通方便、信息灵通,有着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技术和文化联系,地理位置的相近和人文的相近,可以降低成本。(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于邻近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3)相对发达国家成熟的跨国公司来讲,中国这些企业非常缺少国际经验,且投资规模又较小。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区域已由港澳地区,逐渐发展到北美,西欧及亚洲一些国家。从市场分布看,中国非外贸投资企业已涉足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投资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但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相对集中(见附表)。1998年我国的2396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港澳地区的就有246个,约占10%。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五个发达国家的有570个,占23.79%;而在俄罗斯则集中了259个,占了10.8%;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四国则有336个,占14.02%。以上仅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就集中了60%的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企业。当前,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不能算作范围之内。总的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发达国家约占50%以上。

附表 中国批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投资区域及现状分析表 (单位:万美元)

国家(地区) (截止1998年(截止1998年 1998年批准的 1998年中方

企业数(个)

中方累计投资额 企业数(个)

投资额

合计 2396

258383.126625901.7

港澳

24628790.7 37 2302.8

美国

27440104

17 2563

加拿大 82356454 487.3

日本86 1604.1 0 -44.6

澳大利亚9632921

-2 -13.5

德国32 11112 178.9

新加坡 79 2874.7 121112

泰国

136 4849.8 2 80

马来西亚78 19588 561.6

印度尼西亚 42 1058.7 51085.6

南非50 5421

11 829.6

俄罗斯 259 9957.7 25 250

墨西哥 32 938.2 3 938.2

法国15 9981 50.3

英国11 7251 49.8

资料来源:根据《1999/2000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数据资料整理得出。注:表中企业数为政府批准数。

无疑,对于行业及企业个体来讲,集中分布,尤其是集中渗入发达国家,有利于加强管理和控制,并且可以不断学习积累当地先进经验,避免因管理能力滞后可能造成的经营挫折。因此,某些行业的集中是必要的。但也应充分认识到,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正在迅速成长的大国,既需要多种多样、来源广泛的经济资源,也需要日益广阔的国外市场;加上我国对外投资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不断加入和扩大经营者队伍,我国从长远来讲应逐步突破这种相对集中的格局,从总体上形成对国际市场的全方位开拓和对国际资源的多渠道利用。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更能找到市场,更能满足其需求。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应重视下游投资,即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同时,为了避开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贸易壁垒,利用发达国家广阔的商品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学习及吸收先进技术仍应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即上游投资为重点。也就是说,我们的投资应全方位、多元化,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

这样,总体上的全方位发展及行业与企业个体投资的相对集中应将成为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基本格局。不同行业和企业有必要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分析各地区的区位优势,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提供依据。

二、影响我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成本和效益。很明显,投资于不同区位的企业的效益是有差异的。但具体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各种因素的作用程度,不同产业受不同因素影响的状况等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区位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进行跨国投资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区位理论为投资决策服务。对跨国投资而言,具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韦伯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生产成本的最小化作为工业区位选择的出发点及目标。韦伯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应该选在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而影响生产费用的最主要因素是运费、工资和集聚效应。韦伯依据市场和原料情况的不同选择区位地点,提出如果某种工业原料指数(需要运输的只存在于局部地区的原料重量与成品重量之比)大于1,则工业区位应接近原料地以节省运费;反之,则应接近市场。韦伯也注意到了工资对不同工业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他认为,某种产品的劳工成本(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指数越大,那么这种产品的生产就越容易被工资低廉地区所吸引。韦伯理论分析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工业应该有不同的区位选择规律,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工业布局与其理论也是大致相符的。

韦伯理论的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建立在“销售问题已经解决”的前提下,没有注意到市场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这与现实并不相符合,而且韦伯理论中所追求的最小生产成本地点并不一定能保证达到垄断企业所希望达到的最大市场及最大利润要求。廖什注意到这一缺陷,并提出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理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他认为企业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市场区,市场及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布局的原则及目标。廖什认为,不同的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半径是不同的。销售半径表现在地域平面上即构成产品的市场区,由于不同产品可能的运输距离及必要的销售量不同,因而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就应该有不同的布局特征,这是廖什理论隐含的深刻涵义。这也是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对跨国公司的地点选择策略的重要指示意义。

综合韦伯和廖什的理论,可以看出,他们概括出了工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及区位选择的科学方法,即不同的产业因其有不同的生产、消费和销售特点因而应在布局上选择不同的策略。总的来看,运费、工资、集聚、市场区是工业布局里考虑的基本因素。当然,不同的工业部门,其考虑的侧重点应该不同。有的应着重考虑运费,有的应着重考虑工资,有的应着重考虑市场等等。总之,一种工业所需着重考察的因子,就是对这种工业布局影响最大的因子,它基本上决定了这种工业布局的指向,是运费指向、工资指向、还是市场指向等。

在借鉴以上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在选择投资地区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政治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法律体制和经济政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使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对企业来说,这些因素既具有必须服从的强制性,又具有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因此跨国企业在深刻把握现阶段整个世界政治形势的基础上,应重点探讨拟进入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环境因素的作用。政治环境包括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东道国的社会性质、政治稳定性、政策方针、民族情绪及政党制度等,其中又以政策方针的影响最大。主要指东道国所制定的有关外国投资的基本政策方针,具体包括国有化政策、外汇管制、进出口限制、税收控制、市场控制、价格控制和劳工限制等方面。企业应充分了解所在国这些法律和政策的边界,确定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的风险。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最直接。考察国外市场,首要的是研究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收入水平及经济体制等。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及需求层次和结构,进而决定着市场的规模和种类。同时,经济发展状况也决定着各国或地区的能源、交通、通讯等社会基础设施及信息服务条件,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所以在选择进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时,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其次,人口状况的差异也影响国际市场的选择。如人口总数量影响该国的市场规模,人口的密度与市场集中程度密切相关,等等。另外,收入的差异影响不同国家市场的规模。收入常用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两项指标来衡量,根据此两项指标可以估计潜在市场规模,反映市场购买力状况。

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东道国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和行政边界的阻隔,造成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自然资源富集程度上的差别,从而使各国或地区资源供给条件不同,因而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贸易也成为国际跨国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开发获取特定自然资源为目的的跨国企业,应首先要弄清东道国的资源条件。即使其它行业的跨国企业如制造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等,也应对此加以认真分析,以免使自身的发展陷入盲目境地。自然条件中又以所在国的气候和地形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它们可以明显影响产品的适应能力及使用价值。

4.生产要素优势的发挥和互补。世界各国的技术、资金、原材料、土地等生产要素禀赋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又有自己的相对优势,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进行跨国经营,可使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彼此间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比较利益。所以凡是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总是把技术层次较低的国家和地区选为跨国经营的目标市场,而在生产要素上拥有较大优势的发达国家也常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目标市场。

此外,宗教信仰、社会风气、教育水平、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消费心理等的差异,导致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从而使地域市场变得既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跨国企业必须认真考虑东道国的社会、教育和文化环境。

三、我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

对我国如何选择跨国直接投资重点区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例如,“就投资地区而言,重点宜放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1],“投资区位选择的重点进攻与多元化相结合……突出发展中国家,重点放在亚太,尤其是东南亚国家”[2],“发展中国家应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发达国家应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补充”[3],“应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并重”[4]等。

我们认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区域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全方位地对国际市场投资进入,同时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市场的特点和条件,认真识别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障碍,突出明确的主攻方向和区别不同地区的战略层次和地位,实施投资市场的多元化。为获取多种区位优势和比较利益,我国首先应当选取具有经济技术优势、生产要素具有互补性、投资环境宽松、融资便利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相似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然后在积累经验、熟悉环境、扩大影响、完善组织和调查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跨国投资的全方位和多元化。总之,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选择投资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较少的成本完成跨国发展的市场进入,并实现和获得长期的最大利益。

1.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主要指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它们目前是世界上对跨国经营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人均GNP高,现实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大;消费需求层次高,对商品的质量要求严格;市场基础条件优越,竞争尤为激烈。这些国家是世界经济技术水平最高地区,一方面交通、电讯等社会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业相当发达,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其市场开放,管理和运作较为规范,因而吸引了世界各国或地区争相进占该区市场,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占领这部分市场的难度非常大。

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非常之大,我国不能放弃这一市场。当前,这些国家又处于产业调整阶段,是目前世界上总体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必须加快对该地区的投资。而且由于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使贸易保护主义得以加强,对于这些国家的投资可以突破贸易壁垒,通过不同的投资形式进入当地市场,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技术优势,开发适用于当地的新产品、新技术,并为国内的技术创新积累经验。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以及避开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因此,我们在发达国家应该建立资源型,出口替代型,高新技术型和外贸型的跨国企业,以便我国及时获得部分国内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同时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我国在轻纺、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已不太可能。但是我们仍可以把我国具有的一些传统优势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如中医中药、古典园林、传统食品等领域,这些都是我国专有的,任何国家都难以仿制、仿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专有技术是垄断技术的一种,其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前景十分乐观。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将加强统筹、调控与引导工作,不失时机地向企业提供国外的经济政策、投资环境和产业行情,指导企业科学决策,促进具有一定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朝着集科技、工业、贸易、金融于一身的跨国经营高技术企业集团方向迈进。

2.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相近,有着广泛的技术经济合作和互补关系,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共同的立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也有许多投资真空需要我们去填补。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经营,东道主易于接受,并可避免政治风险。在投资项目上,当前我国以小规模制造业、资源开发、石化工业和轻工业为重点。这些产业的技术也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很适合这些市场的需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产业选择上,我国当前应该逐步把劳动密集产业,技术成熟的制造业,特别是那些市场已经饱和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这样做还可利用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部分商品有配额而对某些发展中国家没有限制的条件,迂回开拓发达国家市场。

在投资区域选择上,可先着重于邻国或与我国有长期外交关系的发展中国家,而后再向其它地方发展。这种发展次序既符合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在发展中国家中,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与我国有着相似的地理、人文环境,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区域市场,应是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重点区域。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低级阶段,需要集中经营资源和实力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国外经营基地。从我国目前来看,保持这种相对集中的地区分布是有现实意义的。不过,由于遇到短期金融危机的干扰,对该区域投资必须慎重。

3.转轨国家。这类国家主要指独联体、东欧各国。该地区拥有仅次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基础及相对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政治动乱、经济危机与民族危机,使市场变得动荡不安,加上过去经济决策失误,导致各类商品特别是一些轻工产品严重短缺,市场供不应求形成巨大的卖方市场,对世界各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当前世界许多企业的“淘金地”。由于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私营化过程正在继续,因此我国可选择若干开放度大、政策稳定性强的国家,通过收购、合资等方式进行投资,作为进入这些地区并占领市场的契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应当努力开拓和占领独联体和东欧市场。这是我国传统的市场,我国企业的家电、服装、纺织、丝绸等产品非常符合这些市场的需求,投资开发是有潜力的。

4.西亚地区。主要指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等中东产油国构成的市场。其特征表现为:外汇充足,潜在购买力大;消费需求的层次较低;对市场限制少,是世界进口商品增长最快的市场。因此,我国必须重视这一市场的开拓。

标签:;  ;  ;  ;  ;  ;  ;  ;  ;  

全方位进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