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经济是靠着大量能源堆砌所崛起的,然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及能源需求背景,在这样的视角下,为发展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能源,我国兴修了大量水利项目。诸如三峡一类的大型水利项目保全了我国农业的灌溉需求以及城乡的电力资源需要。水利项目除了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以外也能够平衡地区供水关系,在城乡给排水以及农业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水利工程防汛措施及抢险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水库;防洪
引 言:国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在国民经济的作用下,当前我国水利项目获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成绩。当然水利项目发展中,防汛防洪以及抢救措施不到位事件仍有频频发生,为了减少这类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水利工程应有价值,体现兴业利民要求,就需要做好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这是当代水利工程、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步骤。
1 水利工程
以我国历史背景可以看到,最早的水利项目可以追溯到都江堰。自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大量用于调节地区水文以及供给农田灌溉的项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国家更是兴修了大量水电项目,为地区提供着稳定的电力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当然水利项目本身的防汛抗旱作用也得到了最大化彰显。水利项目通常包括下述功能:
1.1 农业灌溉
作为农业大国,许多地区之所以大量兴修水利项目就是为了提供给农村地区足够多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农业灌溉所需水利设施通常规模不大,但是却有着水量丰富以及地势较为平坦等特点。
1.2 用水调控
作为有着广阔地貌的大国,我国许多地区都频频爆发出干旱、洪涝灾害。尤其是许多靠近山区、靠近水区的地区更是容易遇到洪涝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同时也会扰乱城乡居民正常社会秩序。我国东北以及长江中下游时常发生各种洪涝,而我国的华北地区则频频爆出各种自然灾害问题。
1.3 水资源开发
水势能十分庞大,兴修水库有助于将水势能变成动能,为人们提供便利。此外许多地区之所以大量兴修水利工程,还有发展渔业的目的。
2 水利项目防汛方法
当前国内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都肩负着调节地区水资源分配,保障给排水秩序的任务。尤其是许多地区每逢夏季就容易爆发洪涝。就当前国内水利项目特点来看,主要防汛方式如下面几点:
2.1 堤坝
国内内陆地区的许多河流尤其是东北地区、华中地区每逢夏季多雨季节就会因为河流在汇集以后出现水量快速上涨爆发汛情。目前最常见的应对方法就是在低洼地区与有着严重汛情地区修筑堤坝。堤坝能够减少大量水资源涌入带给沿岸地区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我国黄河流域,比如开封地区就选择高悬河道应对汛期。
2.2 水库
我国自建国以来兴修了大量大型水库,比较知名的要属长江三峡以及黄河小浪底。在汛期防汛中,水库的作用十分突出,尤其是在三峡工程修建结束以后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控制效果十分显著。在洪水到来前制定应对措施尽可能削弱险情的危害程度,减少了洪涝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损失。因为水库有着特殊防汛作用,所以成为了比较常见的防汛做法。水库可以大范围集中降水,将这些水汇集到一起,减少外界水资源的肆意蔓延。当然水库通常都会有很大的挖深,保障自身的容量与库存能力。在降水结束以后,尤其是汛期过去以后开始排除水分,或是将水资源留在干旱时节供给当地用水。水库通常会被布置在河流附近,在河流上游水流量突增的过程中,水库的储量也会快速增长。直白的来说,在洪水发生以后,大部分的水都会被控制在水库当中,故实现了对水流、水量的有效控制。当然不同地区有着不平衡的降水情况,这种不稳定的水量汇集数据会让水库有时候无法发挥最大化作用。尤其是在水量达到或是超过水库饱和以后就需要分步泄洪,错开洪峰。必须强调的是上下游项目的通讯与配合是应对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做法,也就是河流上游与河流下游都修建水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蓄滞洪区
在河流防汛中蓄滞洪区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面对河流洪涝时,因为上游有着很大的水量,仅凭水库无法应对、降低与消除洪峰,所以需要利用蓄滞洪区控制一定量的洪水,减少洪水带来的冲击力度。国内蓄滞洪区大多布置在河流滩涂地以及低洼地。在发生洪水的时候蓄滞洪区可以很好的削弱洪峰。此外大多水利项目大多都有配备分洪闸,能够很好的应对汛期防洪处理。
3 防汛抢险
当前国内实际上已经有了十分完善的防汛水利体系,在面对水量不是太大的情况时,大部分地区都能够依靠蓄滞洪区、泄洪闸、水坝与水库应对汛期的抗洪要求。当然在洪水水量超过当地控制能力时,即水量过大的情况下,这些水利设施将无法发挥自身最大化作用,在水量巨大的时候就会引发洪水灾害。所以在管理水利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应急抗洪抢险系统,以此应对汛期抢险要求,保障水利项目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3.1 完善气象预警与水文资料
管理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气象预警,设置对应的监测设备,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洪涝隐患、洪涝灾害,制定准备措施。比如提前加固堤坝等工作,要根据过往经验与水文资料建立准备活动、应急活动。
3.2 重点维护与检查汛期水利设施
防水堤、泄洪道、水闸、水库堤坝的检修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最后的防洪抗涝作业有效性。尤其是在获得气象资料提示以后,必须第一时间加固处理容易发生问题的地区。
3.3 加固与排查汛期阶段各种水利设施
在汛期很多水利设施都有可能会因为较大的工作负荷出现性能不稳定问题,此时就需要做好检查工作,重点放在加固处理与封堵各种裂缝、渗漏问题。在结束汛期以后,做结构针对性保养处理,以便从容应对下一次的汛期。
3.4 应急响应与撤离
面对较大的汛期,很多水利工程如果无法做到完全应对问题将很有可能会在汛期下游发生大规模洪涝灾害。因此需要提前根据经验制定撤离路线与计划,及时疏散与救援受灾地区,减少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实际抢险过程中需要有专人指导与管理,协调好各方资源与力量。
3.5 兴修堤坝控制水流
泄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好河道的处理,保障河道具备足够的泄洪能力。在应对这一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好堤坝的修筑,其能够很好的约束水流运行范围与能力,保障河道具备足够的泄洪排水素质,控制洪水泛滥问题,为两岸农业与工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在建设堤防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和周围的河道紧密结合,比如扩大河道宽度,当然也可以加高堤防、疏浚河道。利用以上做法控制水流。
3.6 建造水坝
作为低水头水工建筑水闸同时具备泄水、挡水作用。按照作用可以将其分为分洪闸、挡潮闸、节制闸、排水闸等组织。其中分洪闸是分泄洪水最直接的水闸。在河道水流超出安全警戒线以后,为了防止洪峰带给下游地区洪灾影响,就需要引导这部分洪水进入低洼地区。挡潮闸大多被设置在河流河口,在潮水高过河水位的时候关闭,反之开启。节制闸能够很好的调节上游水位与下泄流量。排水闸在河水水位超过堤坝水位以后关闭,减少倒灌,反之开启放水。
结束语
对于水灾害多发地区,汛期水利防洪价值十分突出,其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下游区域居民的生产、生活有效性。利用蓄滞洪区、防洪闸、泄洪道、水库等水利设施综合控制、协调处理洪涝灾害可以让当地以最稳定的状态应对自然灾害。水利工程如果无法有效对抗汛期洪涝,就需要第一时间建立应急响应系统,撤离当地人群。要减少洪涝灾害带给当地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阎辉.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J].山西农经,2019(8):164.
[2]张菊芳.浅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J/OL].中国建材科技:1.
[3]孙静.浅论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和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93.
论文作者:潘正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汛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水库论文; 地区论文; 项目论文; 水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