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口论文,环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04)01-0002-05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四大难题。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协调并进,共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可以持续下去的。这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求但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重视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对中国来说,上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深入研究和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清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积极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具有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既影响着资源、环境的发展,从而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
其一,人口生产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而且首先是一个消费者。人要生存和发展,需要消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这样,生活资料总量的供应亦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将制约着人口生产。当生产力稳步发展、物质生活资料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便会为人口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反之,人口生产就会受到抑制,饥饿和疾病就会迫使人口减少。1960年中国人口因此比1959年净减1000万,即是明证。
作为生产者,人口也受物质资料生产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如果不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就不会成为生产者。所以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足以吸收劳动量,足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如果没有充足的生产资料,买者所支配的超额劳动就不能得到利用。
其二,人口生产同样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同劳动力资源大体成正相关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最初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人口数量的增长。但是,当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口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阻力。在数量上,人口应保持一个适度规模。
二是人口结构。就性别结构来说,人口性别比应保持大体平衡,即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5.5左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就年龄结构来讲,中青年人口比例高,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但如果人口规模过大,则会带来就业压力;老年人口比例高,相应劳动人口减少,社会抚养负担加重,不利于经济发展。就城乡人口结构而言,城市人口比例愈高,标志着工业化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愈高;反之,则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是人口素质。人口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要素。不言而喻,人口身体素质是构成劳动力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口文化素质越高,掌握科学技术能力越强,经济发展也就越快;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优良,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秩序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如果相反,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而言之,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的人口结构,较高的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这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淡水、矿物、森林、草场与海洋。
1.土地。“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条件和根基。土地除发展城市、建设工业、设施外,更重要的是构成农产品生产条件的土壤资源。人类消耗的大部分能量来自于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而且,几乎生物圈的全部因素如水、空气、动植物、气候因素和物理化学因素等,都依赖于土地而相互作用,整个生物圈活动取决于土地状况及其资源。失去了土地或土地状况恶化,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2.淡水。“水是生命之源”。人所从事的所有重大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水。但人类需要的只是淡水。而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并且其中99.75%是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南北两极和格陵兰;人类只能利用其中剩余的一半。可见,淡水资源储备是有限的。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中最为尖锐的问题之一。
3.矿物。矿物是不可再生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食粮”,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水泥等诸多工业,无不是建立在矿物资源的基础之上。矿产丰富,矿体优良,其本身就是极为宝贵的物质财富,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矿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制约着经济发展。
4.森林与草场。森林与草场是宝贵的物质资源,是木材加工业的主要材料基地及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还是生态环境的调节器和保护神,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蓄水、卫生、调节等功能,并通过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人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海洋。海洋是一座巨大无比的资源宝库。专家估计,在保持生态平衡前提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鱼类、贝类及水生植物,可满足300亿人口的全部蛋白质需要。海洋矿物资源约有6000亿吨,远远超过陆地储量;海洋大陆架石油可采储量约2500亿吨,相当于陆地储量的3倍。海底矿床含有巨量的金、银、铜、铁、锌等,可供人类使用数千年。同时,海洋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
(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又称生态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外部空间,包括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要素、对象,以及人类自身创造的对象,诸如大气、阳光、土地、水、矿藏、森林、草场、名胜古迹、堤坝、道路等。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巨大有序的动态系统,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
1.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生产的空间和场所,提供所需的生活、生产资料。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吸收接纳了人类生活、生产排出的部分废物,象生活垃圾、工农业生产中的“三废”等,大自然以其自我更新、自我净化的机制与能力,尽其可能地消化了这些废物,给人类一个比较适宜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
2.环境对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当人类活动引起的后果超越大自然承受极限、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时,环境的“报复”也是可怕的。比如,由于人口膨胀,过多使用矿物燃料,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估计,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度,其后果是极地冰冠融化,海平面上升20-140cm,有可能使许多国家的一些沿海城市被吞没,并将对水资源、农业、生物物种、空气构成及城市基础设施产生重大影响。而森林面积锐减,草原植被破坏,不仅导致气候异常,更使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打乱地球上的生物链和破坏了生态平衡,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至于臭氧层出现空洞及各类环境污染等,不仅降低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并且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二、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现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截至200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28453万人。如此众多的人口,首先是一种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因素。其次,近13亿人口形成的庞大市场,也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推动因素。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不利的一面。
1.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中国现有劳动适龄人口7.4亿,每年仍以1千多万速度递增,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富余劳动力接近2亿,城市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失业和隐性失业数量惊人。据对北京、无锡、珠海调查显示,1998年3市下岗人数在当地劳动力总量中所占比率分别为6.6%、5.6%、4.7%;失业人数所占比率分别为12%、10%、13%。[1]当前尤为突出的是大学毕业生失业、待业急剧增加,“去年毕业的145万大学生中有近60万人未找到工作,约占总数的40%。”[2]“杨宜勇博士预测:2020年中国仍然会有9300万个就业缺口”。解决就业吃饭问题成为政府的首要课题。
2.人口结构存在隐忧。一是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2002年5月9日大洋网报道:“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6.86,其中海南和广东分别达到135.6和130.3。平均值也比正常值高出11个男婴。结果势将影响未来人口婚配,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二是年龄结构值得关注。当前全国处于生育旺盛期的16-29岁育龄妇女约1.2亿,人口增长潜力、压力十分惊人,人口控制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呈加速态势,社会抚养负担加重,积累因之减少,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城乡人口结构落后。农村人口过多,约占总人口64%,既限制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富裕进程,也限制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3.人口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偏低。有关数据表明,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为60%,日、韩为30%,印度为16%,而我国才5.17%[3];高科技人才比重,中国“平均每万人中只有67人,而日本为1833人,澳大利亚也有1160人”;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文盲几乎为零,中国文盲总数则为8490万人,西部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仍高达20%,加之人文教育效果不理想,国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独立自主的人文精神。就思想道德素质来讲,目前突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理想失落,信念淡薄;二是官德失范,导致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状况令人堪忧。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制约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二)资源现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素有“地大物博”之称。但用“13亿”这个大分母去除,人均资源显得相对贫乏,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
1.土地资源。中国有国土面积960万K,其中耕地面积约为20亿亩,人均1.5亩左右,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近些年来,由于农村抛荒、撂荒以及城市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国耕地每年流失五六百万亩;加之存在不同程度的掠夺式经营,重用轻养,熟土流失,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不足1.5%。“中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三大块黑土地之一。过去,黑土层有60-80公分厚,最深可达1公尺;但是,50年来黑土层几乎薄了一半。”[4]耕地数量不足和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和制约农业发展。
2.淡水资源。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400立方,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亩均占有1800立方,是世界亩均的76%。不仅如此,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夏秋多,北少南多,平原少、山区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山东省48个城市中,有33个城市缺水,其中22个严重缺水。全省城市日缺水量近100万K。”[5]“在总人口九千多万的大陆西北地区,目前尚有1226万人饮用水困难”。中国已被联合国确定为13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据凤凰卫视9月10日消息,全国节水办负责人吴季松最近指出,“中国总体缺水行势未得到缓解”。水资源紧张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3.矿物资源。中国矿物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的一半。其中,煤炭资源自给有余,但煤炭属劣质资源,带来环境问题,且分布不均,运输量大,增加交通负担。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3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4%,人均不足世界平均的10%。从1993年起,中国已从石油输出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未来若干年内,每年需要大量外汇进口5千万吨至1亿吨石油,方能维系经济的正常运行。中国铁矿石保有储量497亿吨,按金属量计算,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富矿仅为2%,贫矿、难选矿多达98%,限制了利用率,多年来需要从国外进口钢材和铁矿石。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中国主要矿物资源相对不足。
4.森林、草场资源。中国属少林国家,森林面积约为1.46亿公顷,人均面积不及世界人均的13%。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四分之一在青藏高原东缘山区,而华北、中原、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这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对森林资源需求很不适应。
中国草场面积3.55亿公顷,可利用面积2.24亿公顷,人均面积约为世界人均三分之一。其中优质草场占18%,中等草场占46%,劣等占36%。近年来,草场退化严重,加之靠天养牧,生产能力差,商品率极低;平均百亩草场仅生产牛羊肉23斤,牛羊奶48斤,羊毛7斤。而同样面积草场,荷兰生产的肉、奶、毛分别为4406斤、129596斤、16斤。其差别之大,几如天壤。
5.海洋资源。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面积300万K,两万余种生物繁衍生息其间;20米等深线以上浅海面积20亿亩,适宜于发展养殖业;沿海大陆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宽广大陆架之一,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饶的石油蕴藏地之一,丰富的海洋资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
但中国海洋资源正面临两大威胁:一是外国侵占。目前已有80万K海域被海洋邻国侵占,他们在南海上的油井采量是中国海上石油采量的40倍。二是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沿海10省、市、区的近9万家企业每年工业废水和4亿人口生活废水排放总量达200亿吨,其中进入近海的达80亿吨以上;加之石油污染,近海鱼类日渐减少。丰富的海洋资源既有待开发,更有待保护。
(三)环境现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将环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30多年来,环保工作取得了相当成就。但是,由于人口规模过大,增速过快,由此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愈来愈大,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1.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失衡。一是土地沙化、盐碱化及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目前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53万K。水土流失面积367K,其中“黑龙江省现有1亿4000万亩耕地中,水土流失的面积达8000万亩”,“黑土区每年流失0.5至1公分黑土表层,……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北大荒’;”[6]全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达50亿吨,流失N、P、K约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有1亿亩耕地被盐碱化。地力普遍下降。
二是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林地被侵占2.69亿亩,有5730万亩森林遭到破坏。草场正以每年1000万亩速度退化,沙化面积已达13亿亩;在川西、内蒙、宁夏和松嫩平原草地上,乱挖药材、滥垦草场现象愈演愈烈。森林、草场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物种减少,打破了生物链,病虫灾害频繁,气候异常,旱涝交替出现。
三是许多湖泊消失,水源减少。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建国初有湖泊1066个,到上世纪90年代只剩下325个,水面面积缩小四分之三以上。新疆玛纳斯湖、甘肃青土湖、内蒙古居延海干涸后,周围的经济也随之衰败,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居延绿州”消失了。而湖泊干涸后的生态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四是漏斗区地面下沉。由于人口膨胀、工业发展,城市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和沉降。“数据显示,全中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49个,面积达15万8千K。已有46个城市出现明显的地面沉降,其中上海、天津、太原等地面沉降量超过2公尺。”地面塌陷“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水城、遵义、咸宁……泰安、枣庄等。”[7]而天津、大连、青岛等市因降落漏斗中心水位标高已低于海平面,造成海水入侵的盐碱灾害。
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燃烧时少有脱硫除尘装置,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形成的酸雨区已由华南、西南向华中、华北、华东蔓延,给水陆生态造成严重危害,“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大气质量下降,影响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水污染。多年来,居民生活废水、工业废水以及施用的农药、化肥等,未经治理就排入江河湖海,注入地下水,大大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体污染。许多河流面目全非,成了黑水河、臭水河;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每况愈下;淮河流域191条支流,80%的水呈黑绿色,一半以上河段丧失使用价值。且直到今天,“水资源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控制”(吴季松语)。水污染更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紧张状况。
三是垃圾等污染。有关材料披露,全国城市一年生活垃圾6000万吨,而无害化处理率不足6%。垃圾堆积量以年速10%递增,三分之二城市陷入垃圾重围,既有碍观瞻,又污染空气和浅层地下水质,危害居民健康。此外,因水体污染和农药、薄膜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范围日渐扩大,污染程度加深;城市噪声污染也呈日益加剧之势。
总起来讲,中国目前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全国每年因环境失衡、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直接制约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6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无疑,这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一)切实加强人口控制
人口控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口数量控制,二是人口质量(或素质)控制。切实加强人口控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中国人口规模过大、增长过快是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直接导因,也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难题。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中国的一切麻烦就在于人口太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必须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人口增长受教育、环境、习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除加快发展经济、贯彻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措施外,还需要“普及中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入学比例,尤其是增加女孩的入学比例”——研究表明,妇女受教育比例增加1%,则总和生育率下降0.04——不仅会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对降低生育率更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建立符合中国广大农村居民实际的养老保障制度,才能降低孩子的期望值,从而降低意愿的生育率。第三,逐步放松户籍管理制度直至取消,赋予居民合法的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权利,这样人们才会主动放弃旧的生育习俗,加速现代文明的扩展,从而使农村与城市的平均生育率趋同。”[8]
2.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发展教育既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条件,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200多年前,艾斐逊就曾强调:“我们全部法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人民中间普及知识,这是维护自由和幸福的最扎实的基础。”[9]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成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将使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14-0.2个百分点”。”[10]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也认为:穷国贫困的关键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人,改善人口质量,可显著地提高穷人的经济前途和福利。发展教育事业,是将我国人口劣势有效转变为人口优势的唯一途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应逐步加大教育投资,并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居民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扶持民间办学,建立市场竞争机制,给民办学校以国民待遇,吸纳私人和社会投资,依靠政府和民间两支力量,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特别是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进而提高人口素质。
(二)走节约与开发并举的资源发展道路
中国人口太多,资源相对短缺。走节约与开发并举的发展道路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节制对大自然的索取,节约、珍惜、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大自然赐予人类许多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即使是淡水、森林,其再生能力也是有条件的。中国资源短缺的警钟已经敲响了,所以,在向自然界索取时,必须考虑它的承受能力,有所节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千方百计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盐碱化的发展势头;彻底改变某些掠夺式的采掘行为和经营方式,严加约束、制止滥采乱挖、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与此同时,要加强管理,转换观念,培养节约意识,在各个领域、环节开展技术革新,实施节地、节水、节电、节煤等一系列节能工程,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2.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国海洋资源丰富,必须把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加大海洋科技研究的投入,努力提高海洋科研水平和海洋开发的生产力水平,让300万K海洋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此外,应关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中国不能照搬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也不能为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我们应当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措施,积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生产力提高的推动作用。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量的扩张增长来推进,带来资金、能源、劳动的高消耗,驱动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而粗放式经营又使高消耗变成高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必须尽快将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型、速度型转向质量型、效益型,加强管理,改善经营,依靠科技进步,走少投入、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之路。
2.建立清洁工业和发展生态农业。清沽工业是少污染、无污染的生态工业,将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循环过程,实现清洁生产,做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在农业方面,要把传统技术精华同现代科技成果结合起来,珍惜和保护一切农业资源,依靠丰富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产品。
3.强化管理,绿化造林,加大治污力度。当前环保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不到位,对破坏、污染生态环境行为约束不力、治理不严。今后要在提高环保意识基础上,强化管理力度,把环保工作纳入宏观经济管理轨道。一是以环境保护法为准绳,坚决制止滥采矿山、乱挖草场、乱伐林木的不法行为,做到违法必究。二是新上项目、新建企业实行环保许可证制度;现有企业,国家应运用赔偿、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限制企业排污,促使企业研究、开发、转产无污染、少污染的新产品;关闭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三是动员全民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群众绿化荒山、荒坡、荒滩,绿化家前屋后、渠旁路边。四是增加环保投资,加大治污力度,每年用于治污总投资不应低于GDP的1.5%,以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发展势头。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多方努力,让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青山常在、蓝天常见、绿水常流,始终保持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与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使社会、经济与人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
收稿日期:2003-07-05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的人口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海洋污染论文; 土地污染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