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分析论文_陈旻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治疗的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采取物理治疗后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分析所有患者的病理结果。结果: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中,25例患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占52.08%;其中CIN I级19例,占39.58%、CIN II级4例,占8.33%、CIN III级2例,占4.17%;CIN I级的发生率显著大于CIN II级、CIN III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的确诊时间上,其中2例患者于物理治疗后1个月内确诊,4例患者于物理治疗1年后确诊,16例患者于物理治疗后2~3年内确诊,3例患者于物理治疗3年后确诊。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有利于早期发现CIN病变,为临床诊断、评估疗效及预后而提供依据,协同降低慢性宫颈炎患者并发宫颈癌的发生率。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阴道镜下活检

慢性宫颈炎可恶化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可增大提高宫颈癌的发生风险。物理治疗作为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以激光、冷冻、微波、射频消融及聚焦超声等物理治疗方法为主,通过发挥消炎作用、止痛作用及促进组织修复作用,达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1]。有关研究,慢性宫颈炎作为CIN的高危人群,在物理治疗慢性宫颈炎过程中,难以根治CIN,导致CIN病情呈渐进性发展。CIN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可反映宫颈癌的发生过程,提高对CIN的诊治水平,可间接提高对宫颈癌的防治水平。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治疗的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35.6~57.9岁、平均年龄(54.9±5.2)岁;慢性宫颈炎类型:子宫颈阴道部炎症26例、子宫颈管黏膜炎症22例;宫颈糜烂类型:轻度糜烂25例、中度糜烂19例、重度糜烂4例;物理治疗方法:激光25例、微波10例、冷冻7例、射频消融6例。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采取物理治疗后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在本研究中的阴道镜下活检操作均由经验丰富,具有职称的医师进行;在物理治疗后,月经干净5天左右进行检查,通过窥器对临床病灶进行处理,在宫颈充分显露的情况下,生理盐水冲洗病灶处,棉球拭净宫颈表面,5%冰醋酸棉球敷于宫颈表面,仔细观察宫颈各类上皮表面的外表形态结构、颜色及血管构成等变化,观察病灶的阴道镜图像,对宫颈表面,以2%复方碘溶液进行染色,了解宫颈表面的碘染色情况;根据染色情况,对宫颈的可疑病灶进行定位多点活检;在病灶的阴道镜图像正常的情况下,以转化区3、6、9、12作为4点活检,将所取得的活标本在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在连续切片行组织学检查中,将CIN分为I级、II级、III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中,25例患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 I级19例,占39.58%、CIN II级4例,占8.33%、CIN III级2例,占4.17%;CIN I级的发生率显著大于CIN II级、CIN III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的确诊时间上,其中2例患者于物理治疗后1个月内确诊,4例患者于物理治疗1年后确诊,16例患者于物理治疗后2~3年内确诊,3例患者于物理治疗3年后确诊;详情见表1。

3讨论

慢性宫颈炎作为妇科常见的炎症疾病,以白带增多、疼痛、膀胱及肠道症状作为主要临床表现。CIN病变、宫颈癌的发生与慢性宫颈炎具有相关性,根据慢性宫颈炎、提高对CIN病变的早期诊治水平,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作用[2]。物理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确切,可治疗强度、范围难以准确把握,仍然存在病情复发的风险,改善慢性宫颈炎病灶持续存在。邹同安[3]研究表明,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随访发现,患者在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的情况下,通过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不同级别的CIN病变。由于CIN病变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在慢性宫颈炎的诊治过程中,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而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病变,主要与患者感染HPV密切相关。

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对于诊断CIN病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在阴道镜下活检中,通过观察病灶的阴道镜图像、碘试验、活检的病理结果,有利于准确定位病灶,提高标本取样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活检的病理结果的准确性。尹洁[4]研究表明,物理治疗可改善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症状,但仍停留在对症治疗阶段,临床治愈率低;此外,物理治疗对CIN病变的干预效果较差。缪雪青[5]研究认为,物理治疗对CIN病变的防治效果较差,与物理治疗的深度、范围难以把握有关。对此,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需进一步进行临床检查,对CIN病变进行早期检查,有利于及时干预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抑制病情恶化。

在本研究中,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中,25例患者发生CIN,占52.08%;提示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CIN的发病率较高,不利于巩固患者的物理治疗效果。由于CIN的病情呈渐进性发展,CIN I级的病情较差,但存在恶化的趋势,可演化为CIN II级或CIN III级;II级或III级CIN患者具有明确的治疗指征,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显著大于I级CIN;而CIN I级的发生率显著大于CIN II级、CIN III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提高对I级 CIN的诊治水平,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慢性宫颈炎而提供依据。通过本研究可知,在CIN的确诊时间上,1个月内确诊2例、1年后确诊4例、2~3年内确诊16例、3年后确诊3例;进一步提示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有利于早期发现CIN病变,为临床诊断、评估疗效及预后而提供依据,协同降低慢性宫颈炎患者并发宫颈癌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润婷.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6):57-58.

[2]李秋霞.阴道镜下活检加颈管搔刮与宫颈电圈切除术对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5,09(14):56-56,58.

[3]邹同安.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疾病513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719-2720.

[4]尹洁,李霓.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61-162,165.

[5]缪雪青.阴道镜结合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病变267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2,12(27):111-112.

论文作者:陈旻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  ;  ;  ;  ;  ;  ;  ;  

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分析论文_陈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