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化论文,理性论文,科学技术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集约化是科研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实质与核心就是怎样实现研究与创新的效益化、质量优化以及建立投入少高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这是事关“科教兴国”成败的核心。本文主要探讨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集约化的内涵、属性以及实现的条件和途径等内容,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1
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一点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繁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是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不仅层出不穷而且质量效益双丰收。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既体现在科技成果数量增加上又表征为其研究方式的完善与进化。今天,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整个社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客观发展大趋势的要求,科学技术界正在进行研究与开发体制和方式的改革,切实转变科学技术研究的增长方式,从以往偏重纯理论、忽视应用开发研究正转向理论联系实际、高效益和效率的研究,这是十分必要的。
从整体上看,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是粗放式的,令人堪忧的状况已经根本不适应“两个转变”的战略态势。
据国家科委一份研究报告披露,我国有近一半(44.62%)的研究开发机构,一年中竟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每个研究开发机构平均一年只获得0.09项发明专利;97.4%的研究开发机构其科技成果应用每年不超过10项。[(1)]另据调查,1993年全国4875家研究开发机构共获专利权1396项,专利数超过20项的机构只有四家,专利授权量超过20项的机构只有一家。据国家科委估计,从活动性质上看,目前我国独立科研机构中有一半以上与其科研机构的名称是不相符的,其中不乏“假冒”,研究队伍中有诸多“南郭先生”。我国地方属的研究开发机构过多,其数量占总数的83.8%,大多属于中小型规模,低层次的研究开发机构居多,急需实现科学技术研究的规模化和集约化。[(2)]
科学技术研究的集约化问题,最早是由科学学创始人之一的贝尔纳提出来的。[(3)]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问道:我们现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是不是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为此,他集中力量研究了科学研究的效率问题。60年代英国科学政策专家N.皮里又开拓“科学研究布局合理性问题”的研究领域。[(4)]70年代,苏联学者也提出了知识集约化的问题。[(5)]80年代中国科学学工作者赵红州又从国家科学能力角度涉足了这一领域。[(6)]从80年代开始,美国率先研究“确保美国科学技术在21世纪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科学战略学问题。[(7)]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的集约化性质有了深刻认识。
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核心是充分开发和利用科技研究资源,减少各种人财物投入的损耗而增加科技成果的产出,在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科研资源投入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其最佳配置的过程。科学技术研究资源主要包括直接有形资源和间接无形资源。前者主要是指R&D的投入、科技人才和科技机构的潜在效能等,后者包括教育储备资源、政策税收优惠和来自社会的激励等。
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范畴至少有三层涵义。
第一,从价值取向角度说,它是指针对社会科技研究资源的人为理性配置,这种配置不是以传统计划为指令取向的,而是以市场需求和国家科技战略为价值取向的。
第二,从功能作用角度看,它是指借助市场需求竞争进行的科技研究资源配置应成为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从社会主体角度讲,各种参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体都要有最佳配置科技研究资源的意识,在逐步增加科技研究投入特别是R&D投入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转变科学技术研究的增长方式,加强科技研究的管理,大幅度地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效率,寻找最佳科学技术研究效益的实现途径。
2
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主体是由微观科研开发创新的效益化、效率化和宏观科研资源配置最佳化、合理化两个方面要素组成的。在发达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与科研开发结构大都采取企业主导型,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成为反映研究开发活动质量、效益和规模的核心指标。例如,90年代初美国有75.4%,英国有68.5%、日本有64.8%、韩国有54.9%、泰国有51.7%的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8)]中国则有42%的研究开发人员在政府部门,22%在高等学校,两项累计为64%,企业只占27%,余为其它。
中国这种国家主导型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是造成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平均统计比较看到这一点,美、日每年专利分别为38万件(世界排名第一位)、19万件(第二位);韩国最近几年平均13万件(第六位);中国年平均仅为8万件左右,其中发明专利仅占2万件。[(9)]
要实现科学技术研究的集约化,必须重建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系统结构,着力建设科技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创生科技研究开发集约化主体——科学共同体。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微观主体是以人为最小单位的,人的创新性是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物质载体,其提高和改进的途径主要在于强化科技人才的素质。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宏观主体是以国家为最大规模的。国家的科技战略规划是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核心力量,关键在于科技政策的正确与否。
然而,两者的结合又总是通过科学共同体而实现的。从现象上看,科学共同体仅仅表现为研究开发机构;从本质上看,科学共同体体现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科技开发群体。实现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首先必须建构大量优秀的科学技术研究共同体,它们或是几个人组成的科研小组,或是具有共同兴趣或目标的研究开发群团。人们经常将正式科研组织机构建制内外形成的“无形学院”称作为科学共同体。这一类创新基元是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过程中的最具活力的细胞。
其次,在尊重科学共同体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发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赋予其充分的独立自主权,充分保证他们的工作条件和优良的环境状况,形成以选择学术带头人为重中之重、间接管理、宏观指导和共享研究成果的科学技术研究运行机制。有无良性运行的科学技术研究机制是能否实现集约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在国家实施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以吸纳和配置科技开发研究人才为中心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科技发展的中心资源和动力不一样。早期,科技发展的中心资源是资金,第一批崛起在人类智慧地平线上的科学精英,大多是贵族学者或背后有一位财大气粗的“恩主”;其动力是纯粹的好奇心和自下而上价值观的作用。中期,资料信息是不可多得的中心资源。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10)]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信息,人们夜以继日地实验,不惜皓首穷经、穿洲过府地四处探险。现代,伴随着信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降低了信息资料的垄断作用,科学家头脑的创造作用成了科技发展的中心资源,人才的智慧投入成为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发展中心资源的转移,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属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分别对应地是资金配置最佳化、信息资料配置合理化和人才使用配置价值化。怎样在科技人才的使用上实现其最大的价值化,这是当代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重要关键。如果离开科技人才的配置和使用来说明和研究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是难以想像的。
科技人才资源的配置以及人才的使用,不仅仅是人员组合问题,更重要的是极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他们创造力。人才有限,创意无限。在积极调动科技人才的基础上,发挥他们创新作用使其产生极大的效益,就是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3
怎样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研究的集约化?这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难题。这里,我们试尝地加以回答,以供进一步讨论。
科学技术研究的性质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交织作用的两重性。单就科学发明和发现来看,它们的创生具有典型的个人印记,每个重大科学创造和技术创新都与一个聪慧的大脑相联系;但是从其演变的动力和过程看,它们又无不具有社会性,每一个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无不是许多人合力的结果;无数个个性化创造的微分集合成科技第一生产力伟大的积分。科学技术研究个体和社会的两重性,是一个矛盾性的事物,弄得不好会事倍而功半。[(11)]
为了加快科技进步,真正实现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重新调整和建构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体系结构,分流科技人才,进行优化组合。我国现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结构已经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存在着①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整体结构比例失调;②机构分散且重复设置;③政府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规模庞大但整体素质不高;④政府科研机构功能与属性不清等问题。我们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指示精神,调整科技系统的结构,分流人才,变政府主导型的科技系统结构为企业主导型以及社会主导型的科技系统结构,参与市场竞争。我们认为,应该将原来从属于政府具有直属机关特征的科研院(所)向企业和高校两个方面整建制转型,减少政府对这类院所的科技资源投入,集中财力物力支持国家重点科技目标项目,使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达到集约化和从内涵上增长的状况。
(2)逐步实现科技资源投入与配置的最佳化。合理利用科研资源是一门科学。其核心的内容是实现科技活动的市场化竞争,没有优胜劣汰的竞争就不会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最佳化,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①加大R&D占科技活动的总经费的比重,力争从目前的41.6%提高到60%以上;②加强对R&D成果应用投入方向的倾斜;③实现从政府机构拨款为主转变为市场主体资源投入为主的科技投入机制;④建构从政府宏观调整为主要配置手段转向政府与企业、社会多元配置手段并存体制,实现科技研究管理现代化。
(3)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主体——科学共同体的作用。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重要问题。纵观科技发展史和各国发展科技的经验,我们认为实现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必须以建立科学共同体为主导;这个科学共同体有自己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型的领袖,专业分工明确,人才自主结合并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是一个具有公正的价值评判、对外开放却有相对约束的团体。学术带头人的权威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个性化,分工合作的群体联合攻关又体现了科技创造的社会性。所以说,科学共同体的大量出现是实现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的基础和基本任务。
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模式大体上有两个极端的形式:完全自然地形成型和完全人为地形成型。前者是经过不断地实践磨合而自发形成的科研群体;后者是以行政命令人为组成的科研机构。这两个极端形式都有自己的缺陷,不利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发达国家工业企业中的科学共同体的建制富有启发性。
最理想化的科学共同体应该具有以下五个约束条件:①学术带头人的权威是自然公认而非行政指定的;②学术带头人的选定是经过官方或资助机构认定的,由此可以获得满意的科学技术研究资金,扫除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③一般研究成员是经过不断地自然选择与淘汰的结果;④科学共同体受到来自资助人和共同体成员的双重约束,而任何一方的约束都具有否决性;⑤这是一个畅所欲言、自由探讨同时又受到严厉评判的集体。在人类早期科技史上,皇家学会、吉森实验室;近现代史上,卡文迪许实验室、哥本哈根学派、曼哈顿计划、贝尔实验室、IBM实验室和中国“两弹一星”研制集体等具有典型的科学共同体特征,它们也取得了令整个科学技术界注目的成就。当然,实现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还包括许多政策上的举措,大体上可以按照不同权重系数分为以下三类:①以科技人才智力为主体的配置,一般主要是专业方向上的人才配置,因为科学共同体一般易于在同类专业领域形成,这是它的先天不足之处,也是政府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原因。②科技资源及其人财物主要是R&D投入的合理配置化;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以资金为中心的投入仍然具有重大意义,R&D投入的指向性仍然左右着科技研究的集约化方向。③科技信息及资料的合理分享,其外延还可以涉及到科技激励信号的合理指向方面的内容。等等。
最后,有必要强调指出,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是一个社会主体长期积累经验不断调整的过程,大起大落地人为硬性配置常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正如周光召院长早在10年前就明确地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想办法走出一条道路,把其他国家的模式的优点都拿过来,唯因如此,研究科学技术研究集约化问题才是一项长久、困难艰巨的任务。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涉及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两大方向,有待于双方联手合作,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