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文化冲突及其化解
王中华 贾 颖
摘 要: 特岗教师作为来到乡村社会的外来人,不可避免的会与其所属地域产生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实际角色文化与理想角色文化之间的冲突等方面。其冲突原因是其成长背景与经历、选择职业的缘由及特岗教师的现实困境决定的。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去化解文化冲突,需特岗教师深入乡村生活进行化解,推进他们乡村文化的认知、认同自己的乡村身份、参与乡村文化创新以及发扬文化自觉。
关键词: 特岗教师;文化冲突;表现;原因;化解
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喝茶有“茶文化”,甚至上厕所也有“厕所文化”。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文化好像就在我们的眼前,但文化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曾指出:“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超过上百种,可见,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据此,我们认为文化是“特定群体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它表达了特定群体认知世界的共同方式,包括价值观、态度及其影响行为的信仰”。[1]冲突一般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比较自觉的行动。”[2]文化冲突不同于一般活动冲突,文化冲突主要指不同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种种矛盾。文化冲突是文化更新与文化发展的必要阶段,只要存在着两种及以上文化的社会,文化冲突就必然存在。
随着国家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特岗教师的数量逐渐增多,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冲突。特岗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的特殊存在,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他们同样面临着文化冲突。
有天下班的时候,楼上公司的主管把车开到了公交站前,他对温简说:“一起?”他住在隔壁的小区,是电梯公寓。他常常在公交站台前遇到温简,他总是停下来邀请她上车。但她不愿意坐他的车,即使只是顺路也会觉得占了他很大的便宜。她没有跟顾青提过他,觉得只是无关紧要,但那天,她坐了他的顺风车。他倒是有些意外惊喜了。
一、特岗教师文化冲突的表现
特岗教师的特殊性决定其必然面临文化冲突,在倡导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文化已从一元走向多元。特岗教师来到乡村,他们面临着自身已有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种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
城市文化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的,城市化的发展“一般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城市的自然生长期,城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时期,城市化进程完成后的‘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文化是在这三阶段中不断发展而来的”。[3]国内对乡村文化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乡村文化主要是指基于乡村社会空间的文化系统,乡村居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和创造的,也是为本地乡村居民共同享有且不断传承发展的社会文化,包括乡村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制度、语言和符号以及物质文化等方面。[4]城市文化属于发展中的文化,强调其创新,乡村文化侧重自给自足,强调稳定。特岗教师大都在城市接受过三到四年的完整城市教育,他们在城市文化的浸润下形成了发展的文化取向。对于特岗教师来说,从城市社会走向乡村社会,他们会明显的感受到文化或文化变化带来的种种影响,当他们脱离其得心应手、熟悉的城市环境走入乡村社会中,在与乡村社会发生近距离接触时,不免会产生“精神”上的隔离。城市社会中的关系建立在职业、社区、组织等结构上,乡村社会中的关系建立在亲缘、血缘与村落等组织上,乡村文化的保守性与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形成了文化冲突。作为乡村社会的一份子,毫无疑问,应选择站在乡村文化的阵营,但作为接受过城市文明洗礼的青年人,其更愿意选择城市文化,特岗教师在文化冲突中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从特岗教师的对其自身角色的认识来看,可以分为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个人在社会中通常会扮演多个角色,当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及以上角色时,个体不能很好地处理角色之间的转换进而产生焦虑与压力,导致角色不兼容,角色冲突便会发生。教师的角色冲突表现在教师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其身份、地位与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与其理想中的教师身份、地位及其权利等不一致所产生的的冲突,即教师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冲突。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文化倾向,有些角色之间的文化是矛盾甚至冲突的,特岗教师角色之间的冲突可以看成是其角色文化的冲突。特岗教师在任教之前,从自己对教师的认知,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等认知中将教师角色神圣化,尤其是即将担任乡村地区的教师,他们将自己的角色看做帮助乡村儿童、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角色。但当他们进入乡村社会后,乡村社会的凋敝展示给了他们一个残酷的现实,乡村社会中的人员构成主要是老弱病残幼等人员,他们发现自己除了担任教师角色外,还要承担家长、监护人、宿管等各类角色,繁重的工作与多重角色的担任,使其难以胜任教师工作。特岗教师难以转换多重角色,在角色转换中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造成教师或显性或隐性的流失。
(二)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我们知道,传统是相对于现代的。那么,何为传统文化?各学者都有自己的主张,其定义一直存在着争议,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认为“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的这段时期称作‘传统社会’,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做传统文化。”[5]赵吉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积淀下来成为传统,并且已经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但是,起主导作用、支配作用、作用于基础地位的是思想观念文化。”[6]传统文化一般被认为是确定性的文化。现代文化也叫现实文化,是指“人类基于现实生活和现代实践而形成的活生生的文化。它具有时代特征,且符合人类的现实需要。现代文化既是传统文化演进的现实结果,又是未来文化或应然性文化的母机和前提”。[7]乡村社会中沉淀着诸多传统文化,特岗教师身上携带的现代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在特岗教师身上容易产生文化排斥现象,形成文化冲突。在其冲突中,现代化起了巨大的作用,现代文化在帮助传统文化获得演进的同时,它也在某些程度上抛弃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成为了现代文化的随从或奴仆。在现代文化看来,乡村社会伦理中存在着许多不合时宜的理念,现代文化对其进行了批判与否定,以至出现传统社会关系的解构。这样的观念将传统文化推入了一个困境也使乡村社会沉沦。
毋容置疑,特岗教师的文化冲突与其自身成长的背景不无关系。美国学者科尔曼指出:“家庭背景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9]布劳和邓肯的社会地位获得模型进一步指出教育“是现代人获得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10]在对特岗教师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特岗教师大多数为80后,其中女性占比较高(占70%以上),而且他们的学历较高(其中70%以上为本科学历),而其主要来源于农村多子女家庭,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11]从这样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特岗教师多为农村户口,且有在乡村生活的经历,他们本应对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感到非常熟悉。然而,通过对其教育经历与生活经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特岗教师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是“陌生的”。特岗教师们的教育经历与成长背景是影响其文化冲突的首要原因,从特岗教师的年龄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后,他们的生活条件较之以前较为富足,生活上得到保障后,个人的发展就成为大众的追求目标,家长开始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农村家长期望子女能够通过读书走出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里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在乡村家长及学生中有着广泛的认同,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一切事物都可不需理会。这样的现状,致使乡村学生一心学习,对乡村社会中的大多事务缺少认识。其次,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急需大量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与乡村民众希望提高经济收入的急切需求相吻合,致使乡村青年壮年人口大量外移。乡村青壮年的文化水平有其局限性,这些乡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中只能干一些重活、累活,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廉价劳动力的层级。当这些乡村劳动力回到乡村后,在城市谋生的过程中遭遇的辛酸、苦楚回忆使他们意识到文凭的重要性,他们将在外所受到的苦楚作为激励子女学习的养料,通过学习走出乡村,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文凭成为他们及其子女的追求目标,“读书有用论”在乡村成为公认的理念。
(三)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之间的冲突
特岗教师文化冲突的化解要依靠其文化自觉,特岗教师的文化自觉表现为作为文化主体的特岗教师对乡村文化的历史回溯与未来发展的趋势具有清晰的认知,对乡村文化的发展有信心,并将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践行传承乡村文化的职责。这就要求特岗教师深入乡村社会,在乡村社会中生活,去了解、认同、参与并发扬乡村文化。
特岗教师文化冲突的原因,既与其自身成长的背景与经历相关,也与其择业的(理由)考虑相关,更与其在现实中的身份待遇与遭遇的困境相关。
(四)实际角色文化与理想角色文化之间的冲突
(197)狭尖叉苔 Metzgeria consanguinea Schiffn.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李粉霞等(2011);余夏君等(2018)
二、特岗教师文化冲突的原因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盐酸拉贝洛尔(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120)治疗,即取100 mg的盐酸拉贝洛尔加入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1次/d,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则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177)联合盐酸拉贝洛尔治疗。其中盐酸拉贝洛尔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另取16 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1次/d,以7 d为1个疗程。
(一)自身成长的背景与经历
合成樟脑丸中的对二氯苯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会损害肝和肾。人在接触高浓度对二氯苯时,可出现虚弱、眩晕、呕吐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确认,对二氯苯对动物致癌,对人类可疑致癌。
在PCS7系统中完成硬件和软件组态,而后用SCL语言编程实现MFAC算法,用CFC连接图表组态控制系统。
乡村学生从小接受着城市化教育且他们的生活脱离农业生产,这样的教育与生存现状使得乡村学生对农村和农业文明的文化认同开始模糊,乡村成为越来越陌生的文化存在和农民身份的文化符号以及血缘和宗族文化秩序迅速溃败的沦陷之地。可见,乡村教育失去了其特有的乡土性,成为城市教育的“复制品”与“再生产机器”,乡村教育成为为城市输送人才的筛选器。不论是传统的乡村教师还是特岗教师,他们都是城市化教育取向的忠实执行者,他们的存在意义及其使命都是被规定的。当这些缺少乡土文化滋养,并在城市化教育倾向下长大的乡村学生长大后通过招考成为乡村教师再次回到乡村社会时,他们感受到自己与乡村社会格格不入,他们在文化冲突中形成“文化溶血”即“当他们面临异质文化的影响时,盲目崇拜而全盘接收,如同给A 型血的人输入了B 型血一样,会因产生强烈的不适最终导致既无法融入新的文化、也回不去自身本体文化的故乡。”[12]因此,特岗教师难以在乡村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选择特岗教师的不同缘由
特岗教师是我国教育政策向乡村地区倾斜的产物,特岗教师从其名称上就决定了其所要服务的地区,特岗教师在其现实身份上是属于乡村地区的。但作为离土、离农又离乡的新一代乡村教师,特岗教师的生活及行为方式与城市居民别无他样,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居住选择、育儿方式、子女教育与闲暇生活上,他们的居住选择主要以进城定居为主,育儿方式追求精致化与科学化,子女教育以城市为主,休闲娱乐远离乡村以线上为主。特岗教师的这些城市化表现将特岗教师从乡村社会中剥离出来,割裂了他们与乡村社会的生活联系,生活及行为方式的城市化表现不仅加剧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使导致其陷入经济危机,也在无形中加剧着他们的文化冲突。乡村成员认为“特岗教师只属于学校而不属于乡村,他们的存在最多只存在于孩子的口中,而在真实的乡村社会中却并不占据位置。”[16]作为“乡村精英”的特岗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逐渐走向没落,失去了凝聚人心的力量。
对特岗教师这个职业动机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因为就业压力选择成为特岗教师的职业动机越来越明显。因缓解就业压力选择成为特岗教师给这些特岗教师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因他们将自己的工作当做缓解就业压力的策略,在工作中缺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缺少对职业的认同感。职业认同感的缺失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消极与抵触情绪,当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压力递增,感到无能为力。正如许多特岗所言“我选择当特岗教师不是我自己的意愿,毕业了一两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人与亲朋好友的劝解与催促下,我就选择了特岗教师这个职业。但没有工作多久,我就后悔了,因为缺少最这份职业的热爱,所以在工作时没有动力,对这份工作很难喜欢起来。”显然,将特岗教师这份职业当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无奈选择,不仅使得特岗教师难以继续发展,也使得乡村教育进展缓慢。在教师角色文化的冲突中,特岗教师难以缓解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之间的冲突,他们期望三年服务期早日到来,然后远离教师职业,远离乡村社会。
(二)特岗教师的现实身份、待遇与困境
做特岗教师的不同缘由,也是就特岗教师的职业动机,孟宪乐(2012)的研究指出“特岗教师的职业动机主要是为解决就业问题。”[13] 夏扉,朱艳丽(2014)对特岗教师的职业动机调查显示出,“31.9%的特岗教师真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13.5%的特岗教师认为教师工作稳定且有寒暑假才选择教师职业;只有27.3%的特岗教师认为这份工作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干;14.9%的特岗教师则表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只好先选择做特岗教师;12.4% 的特岗教师则表明,自己都说不清楚原因选择了做特岗教师。”[14]贾秀丽,张荣华(2015)的研究显示,34.1%的特岗教师是因为喜欢教师职业,37.2%的特岗教师是因为就业压力大而选择特岗教师,28.7%的特岗教师是因为其他原因而选择这个职业。”[15]从这些研究调查中可以看出,选择特岗教师教师职业的动机主要有二,一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因为职业兴趣,所以选择了特岗教师;二是因为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激烈的就业压力而选择成为特岗教师。
乡村工作,城市生活的这种朝夕不一致的居住空间,使得特岗教师在城乡之间难以找到归属感。在城市中,他们将自己定义为“局外人”。在乡村社会中,他们将自己定义为“外来人”。这种城乡之间的“漂泊”状态,使得特岗教师陷入自我认同危机,引发特岗教师对其自身存在的价值的怀疑。他们对事物与他者的真实感本身之丧失,对当下的状态表现出不安。特岗教师在对事物与他者的真实感丧失后,他们会在行为上放逐自己并通过现代性给他们的美好期许来消解自己的不安。特岗教师在放逐自身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反思的能力,成为了传递知识的工具。幻想着美好的未来,但却不行动,成为坐以待毙的等待者。在现实中,特岗教师工作非常繁忙,日复一日的工作着,却感觉不到工作意义的存在,在他们充满职业性的微笑中却无形的隐藏着麻木,精神空虚的他们如同进入了“铁笼困境”,只剩下经济的冲动,正如韦伯所言的“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17]
三、特岗教师文化冲突的化解策略
从文化存在的时空来看,文化可以分为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虚拟是相对于现实来说,正如孙秀成,韩璞庚所指出:网络文化是虚拟文化的一种初级样态,虚拟文化是网络文化社会智能化阶段的一种新发展。他们进一步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在虚拟社会中逐步形成并广泛存在,具有虚拟社会特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时代精神、行为规范等内容构成的人类生存方式。[8]随着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早已深入千家万户,新生代的特岗教师他们成长与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对网络世界比现实世界更为熟悉,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世界中畅所欲言、针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岗教师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代新人,他们对各种网络用语、网络文化熟捻于心。对其日常休闲的调查显示,他们大部分的休闲时间主要用于上网追剧、聊天、购物、浏览及时资讯等。在网络中,在虚拟的社会中他们能够完成一系列的日常交往与一部分工作。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看似无区别,但其有着明显的划分,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现实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当特岗教师回到现实时,他们发现虚拟社会中的虚拟文化在乡村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认同,文化冲突便发生了。
(一)了解—乡村文化的认知
针对当前特岗教师对乡村文化及乡土知识的缺少了解的现状,要加强特岗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知,认知是对事物的洞察与了解。特岗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的一员,应洞察与了解乡村文化。首先,国家可在各地区针对特岗教师的考试中增加对当地乡土文化知识的考察,通过这种强制性的考察,帮助考生在短期内了解其所要服务地区的乡土人情,以改善特岗教师对服务地区的陌生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的文化认同。其次,可从教师岗前培训入手,新入职教师都会有岗前培训,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培训的设计者在进行教师培训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教育的特性,通过岗前培训消除特岗教师对乡村文化的刻板印象,为乡村文化正名。在城乡教师交流活动中,设计者应改变过去由城市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应设计一系列城乡文化交互的交流活动,如各种学术沙龙与学术交流空间,让城乡教师在其中能够畅所欲言,通过文化交流,城乡教师彼此之间加深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摈弃城乡文化孰优孰劣的想法。这样的活动课程轻松、热闹,更能激起特岗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兴趣。从其实施效果来看,这样的特岗教师岗前培训较之于专家、学者在台上口若悬河的宣讲各种学术道理,而台下的教师早已昏昏入睡的现状更有效果。作为培训者还应对乡村文化持尊重与理解的态度,并将这个态度贯穿至培训的全过程。然后,传统的乡村教师作为他们的老前辈,可以对其进行“老带新”、“师徒教学”等方式去帮助特岗教师认知乡村文化,特岗教师在同老教师相处时,可以从其身上学到他们与村民之间是怎样进行生活交往联系的,他们通过观察老教师的生活经验与智慧,可以充分了解当地的乡土人情。最后,作为特岗教师服务的所属地区的乡村,应主动与特岗教师联系与交往,主动、热情地邀请他们参加乡村事务活动,帮助特岗教师在真实地乡村生活场景中去感知与了解乡村文化。
(二)认同—乡村身份认同
特岗教师的身份认同主要是其本人认同自己是乡村社会的一份子,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特岗教师对其乡村身份的认同,核心依然在于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特岗教师身份认同的前提是对乡村文化的认知,特岗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知程度与其对乡村文化认同的程度息息相关,要了解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的文化就必须对其文化发展史进行系统的认知。文化是通过实践不断形成的,没有历史的沉淀,文化也难觅踪影。费孝通先生曾对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就像生物学里面要研究种子,要研究遗传因子,那么文化也要研究这个种子。”[18]乡村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史的发端,特岗教师如果不了解乡村文化的辉煌与灿烂,不会认知到乡村文化是我国其他文化发展的根基,便不会对其感到认同,因此加强特岗教师的身份认同,需要用渊源流长的历史对其展开乡村文化史的教育,使他们通过学习文化史,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体会乡村文化的盛衰起伏,认同乡村文化,并意识到教师在文化传承与发展重的历史使命。
(三)参与—乡村文化创新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扩张,村庄的数量不断减少,城镇数量不断增多。从城市化的角度看,这样城镇化率是非常成功的,但从乡村的角度看,乡村人口的流失,意味着文化载体逐渐消失,文化载体的消失对乡村社会及乡村文化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文化得以不断延续是文化不断更新的结果,所以乡村文化要想延续应进行文化创新。乡村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文化主体的参与,特岗教师作为乡村文化主体,应参与到乡村文化的创新中。首先,政策在乡村文化的衰落过程中有过重要的影响,那么乡村文化的振兴也应从政策出发。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去保护乡村文化,引导乡村文化重新走入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形成由上而下对乡村文化的重视,鼓励社会大众、特岗教师对乡村文化进行创新,将创新的乡村文化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中。其次,乡村学校应创设多种乡村文化实践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各种乡村活动较之以往相比已经处于匮乏状态,学生、年轻人对于承载着乡村文化的传统活动只留存在其记忆中,即使掌握了一些乡村实践知识也难以转换成实际行动。因此乡村学校必须重视乡村文化实践活动的长期、稳定开展,以便加强乡村文化教育的时效性。乡村学校应组织开展乡村知识竞赛、乡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激发特岗教师与乡村学生的学习活力,在活动中参与、创新乡村文化,使得乡村文化能够走向未来。最后,乡村文化实践活动不应只在乡村学校内部展开,还应与乡村社会、乡村文化机构进行合作,拓展特岗教师及学生的乡村文化学习渠道。在合作中建立乡村文化学习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特岗教师进行观摩与学习。乡村文化实践基地是校内文化实践活动的延伸,是特岗教师“近距离”接触优秀乡村文化的场所,不仅能够帮助特岗教师与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乡村文化的意义与内涵,也能使他们深刻的感悟乡村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增强其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以便更好的实现文化创新
(四)发扬—乡村文化自觉
不可否认,化解当前特岗教师的文化冲突,离不开特岗教师自身的文化自觉。同时,特岗教师的文化自觉对于乡村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乡村文化主体的特岗教师应发扬其文化自觉改变社会大众对乡村文化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容易使人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还不了解事物真实的样貌下,对其作出错误的判断。刻板印象一旦被激活,会使人产生同化效应。长期以来,在城乡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上的差异中,城市文化以其鲜明的风格,如法制、开放、流动等特征领先于以保守、封闭、传统等为特征的乡村文化,在这样的差异中,乡村文化成为落后的代名词。这种看法是将其文化中的落后放大,以偏概全。社会大众先入为主的将城市文化看做优于乡村文化的先进文化,这种消极的负面的刻板印象在社会大众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文化隔阂。同样,在城乡教师之间也形成了这样的文化隔阂,来自城市的教师会产生一种先天的优越感,会将自己看做优秀文化与优秀理念的传播者;来自乡村的教师会产生一种先天的自卑感、弱势感,在同城市教师进行交流时,乡村教师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感,产生一种被扶助的感觉。刻板印象的成因主要是信息传递、沟通交流的不及时所导致的。刻板印象的形成具有可控性,应利用其具有可控性的特点,抑制刻板印象的形成。城乡文化之间孰优孰劣这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文化之间的刻板印象应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与空间去消除。特岗教师作为城乡文化联结之间的纽带,应在各种交流平台中积极展示优秀的乡村文化,发扬文化自觉,最终走向文化自信,通过自己的行动与努力去消除与抑制大众对乡村文化的负面看法,帮助乡村文化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总之,特岗教师文化冲突的化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反思与批判、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特岗教师的文化冲突是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化解其文化冲突,能够稳定教师队伍,还能够使得乡村教师促进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发展成为可能,并形成可借鉴的文化冲突化解模式。
这种工具也被认为是实用性强的词汇测试工具。不仅信度很高,而且除了能检测出测试者词汇量的多寡,同时也能够对测试者的产出性词汇量进行一个客观的描述。
参考文献:
[1]PARKEY F W.Curriculum planning:A Contemporary Approach[M].Allyn and Bacon:Pe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0:54.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5.
[3]陈宇飞.城市文化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6-17.
[4]胡剑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05).
[5]周易.中华传统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5.
[6]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0.
[7]周晓阳,张多来.现代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70.
[8]孙秀成,韩璞庚.虚拟文化的发展及其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8,(09).
[9]Coleman J.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8,(01).
[10]Blalock H M,Blau P M,Duncan O D,et al.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8,(02).
[11]姚岩,郑新蓉.走向文化自觉: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离农化困境及其应对[J].中小学管理,2019,(02).
[12]申卫革.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的缺失与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6,(22).
[13]孟宪乐.特岗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及长效机制研究——以对河南省五县116 位特岗教师的调查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2,(11).
[14]夏扉,朱艳丽.特岗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4,(06).
[15]贾秀丽,张荣华.特岗教师生存及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山西省特岗教师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1).
[16]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
[1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龙婧,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73.
[18]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M].长沙:岳麓书社,2005:48.
课题来源: 本文系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研究”(课题编号:2018 社科博(8)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中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文化;贾颖/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
(责任编辑:许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