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论文_张露

浅析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论文_张露

江苏茂泽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绿化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风景园林工程是重要项目。从实际工程出发,结合现有的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规范,其施工技术的应用要充分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特点及要求,施工前期制定有序规范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从施工技术到施工细节,不断加大施工技术的应用,本文以风景园林施工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有效分析,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伴随着园林建设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变化与新要求,园林工作者应超前准备、创新管理,有效防范风沙雾霾不良天气的肆虐,同时园林绿色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是标志性产物,更衬托着城市的文化底蕴且陶冶着城市居民的情操,所以必须要不遗余力的控制好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而创造出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

1水景工程施工技术

1.1建设小面积水景

由于水资源短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现水景工程施工技术效果,注重小面积水景艺术性的设计,让观赏者的心情更加愉快,同时完善园林环境,并缓解园林环境的微气候。小面积落水叠石能够打造出潺潺的流水声,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展现出水体的自然、活力美等,突出艺术感。

1.2科学搭配动植物

在水景工程中,动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够使视觉效果更加明显,不仅能够丰富水中空间,还能完善水体质量,建立出具有生命力的水空间。选择水中生物时需要分析当地的气候、物种分布等情况,保证园林生态环境达到平衡。科学搭配不同植物,从而建设出和谐的生态水景。动植物搭配过程中需要做到颜色、密度合适,使水景水域达到理想的生态效果。例如在水池中可以养鱼,以增强观赏效果;植物搭配应当确保四季常青,促进花卉的交替开放,从而确保景观效果。

1.3优化水体形状设计

有研究表明,相比于长条性的水体,圆形、方形水体的边缘内部环境更加良好,并保证生态循环。设计面积较小的水体时,需要使其形状趋近于方形、圆形。在设计面积比较大的水体时,水体形状呈现出的是自由分散的状态。在设计过程中,为突出水景模式的多样化,还需要考虑园林的审美与功能性需要,使水体形状更加多样。

1.4科学利用中水、雨水

为建设良好的园林城市,满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需要,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要科学利用中水,有效收集雨水,利用草地或渗透性强的地砖,使雨水能够进入到地下。利用雨水管网收集雨水,通过排水系统作为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补充水源。风景园林水景工程还可以设计中水处理系统,对水进行处理后灌溉风景园林植物。

2土石方施工技术

2.1挖掘施工

(1)为参与人工挖掘土石方作业的施工人员制定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2)在应用机械设备进行土方石挖掘作业时,施工单位也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3)施工单位还应重视对地表土层的保护,以便确保土石方挖掘施工后仍旧能够种植一些植物。

2.2运输施工

在完成土石方挖掘作业后,还需要运输这些土方,避免其在施工现场堆积而影响到后续施工。而在这一环节,施工单位应尽量控制运输土方量,并根据运输距离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确保运输方案的经济性,以降低工程成本。

2.3填埋施工

在绿化带区域进行填埋施工时,则尽量选用肥沃的土方对其进行填埋,为后续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进行斜坡处填埋施工时,则需要对其进行挖掘直至形成台阶,避免土体在填埋施工过程中发生下滑事故等。此外,施工单位还应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监控填埋环节的施工作业,确保一切施工都能够符合风景园林工程相关要求。

2.4压实施工

通常情况下,使用机械设备拖动铁碾对土层进行碾压作业,确保实现夯实土层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较为干燥的土壤做压实处理时,可以在土壤中适当添加一些水,直至土层潮湿后再进行碾压作业。同时,还应采取分层压实的方法,确保每层土壤都能够被均匀碾压,保证碾压效果。此外,还应按照由边缘到中心的顺序碾压土层。

3节能施工技术

3.1合理利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具有无污染、高安全性、低功耗等特点,在景观园林建设中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控制公园的照明,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并且不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安装和维护非常方便,并且在检修和维护期间,操作也相对简单。因此,太阳能在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天气条件差异也比较大,太阳能技术可以不受区域的影响使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在北方景观园林建设过程中,由于冬季气温低,在使用太阳能技术时,需要考虑保温性能,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并将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供给市政工程的主要供电设施;在南方的景观园林建设中,由于气候比较湿润,重点使用遮阳和通风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避免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3.2使用喷灌、微喷灌技术

在对植物进行浇水时,采用喷灌、微喷灌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灌溉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同时还加大了喷灌、微喷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合理使用灌溉设备和灌溉技术,不断提高景观设计的灌溉水平,有效落实喷灌、微喷灌技术的应用。

4养护技术

4.1防风作业与绿化补植

在风景园林工程实施完成以后,要选择一定的时机,对整个风景园林项目的风景园林工程进行绿化补植作业,在绿化补植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工程投资方及甲方的需求,按照需求进行补植,补植的原则是要结合现有的工程实际情况,以美观的效果为补植原则,在重点需要突出的补植环节进行有效的补植,并按照一定的施工要求进行有效的补植作业。另外,在具体的风景园林施工工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气候环境对绿植进行有效的补植作业。要加大工作流程,减小各工序之间的转换时间,防止植被在进行补植的过程中被损坏,造成相应的资源浪费现象发生。为了避免大风对植被种植后成活的危害,种植后要适时实施防风措施,保证整个植被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

4.2植被修剪和施肥

植被的修剪与施肥是保证其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科学养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科学养护的重要措施及途径之一,为了增强风景园林的美观效果,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植被养护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应的植被美观效果,结合现有的风景园林种植效果及种植方式将整个风景园林的建设有效性及其生长的正常性实现整个风景园林建设的有序性。

在植被修剪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应用技术分析整个园林中乔木、灌木的生长特性。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修剪季节,一般在每年的2、3月执行修剪作业,并进行相应的施肥,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提高所施肥料的利用效率。

结语

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决定了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同时在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技术施工。风景园林的养护能够有效保证植被的无害化,景观的美化特性等的要求,完善整个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不同的施工技术给整个工程带来的施工效果不同,所以应合理选择,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军良.探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及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8):107~109.

[2]张集顺.关于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及其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6(11):76~78.

[3]胡道中.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要点及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231~235.

论文作者:张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浅析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论文_张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