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公路交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家不仅有效开展了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对经济发达地区陈旧交通设施的更新也在不断的努力进行中,公路交通是带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公路交通建设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公路交通建设中,混凝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建设公路交通的主要原材料,是公路交通的重要支撑,每一条公路的修建都离不开混凝土,要想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难度和危险系数较大的公路桥梁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是降低施工质量事故,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就将从这个方面入手,在认真分析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方法,希望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公路桥梁施工;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纵横交错的一条条公路正像是国家的血管,不断为国家的成长和进步输送着新鲜血液,使国家时刻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朝气,时刻准备着迈向美好的明天。公路交通是国家交通事业的基础部分,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公路交通的建设都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大山中打出一条条隧道,在海上架起一座座桥梁,保证公路能够通向中国的各个角落,连接起城市和农村,连接起山区和平原,促进国家的全面繁荣。为了保证和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加强对混凝土工艺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强度高、可塑性强,可与钢筋混合使用,是公路桥梁建设的重要力量。下面,我们就从公路桥梁施工方面入手,认真分析加强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
一、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混凝土裂缝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或是施工完成后,混凝土产生裂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危害性非常大,因为出现裂缝之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就会下降,承载力也会随之减弱,这样,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加速损坏,甚至在受力较大时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那么,混凝土裂缝是怎样产生的呢?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材料本身质量不过关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水泥的存储时间过长,已经超过了保质期限;存储过程中受到雨淋结块丧失凝结功能;混凝土的骨料质量不过关,没有达到应有的规范要求。
2、混凝土的配合比不适当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适,水泥的含量过大或过小,造成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这种原因也很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
3、施工方式不合理
即使混凝土的质量和配合比都没有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仍然会造成裂缝的产生,例如在浇注灌注操作中,对混凝土振捣的力度不足或者过于强大,都会造成混凝土整体结构不均匀,限制了混凝土水化凝结过程的良好进行,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4、保养工作不到位
混凝土在浇注完成后的2-3天中,内部温度会升高50-80℃,导致其表面温度和湿度与周围环境形成较大反差,这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覆膜保湿,否则混凝土就可能由于严重的脱水蒸发而产生裂缝。另外,周围环境中的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同样需要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保养措施。
(二)混凝土局部出现麻面、气泡或者蜂窝现象
局部范围内出现麻面、气泡或者蜂窝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严重缩短,还是威胁通行安全的重大隐患。这种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1、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不规范
这个原因主要是指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不当,粗集料和细集料的配比也不符合规范,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密实性不够,出现蜂窝或麻面问题。
2、搅拌时间没有掌握好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搅拌时间过短或是过长都会破坏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就会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模板不合格
周转次数过多的模板很容易变形或出现漏洞,致使施工过程中出现接缝不严或是漏浆问题,这两种问题就很可能导致混凝土因水泥浆流失导致麻面或是蜂窝现象。
4、施工操作不规范
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由于振捣不足,混凝土的结构不够密实,在模板拆除之后混凝土表面就容易出现麻面或是蜂窝现象。
二、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强度和工作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混凝土的整体体积中,骨料的最佳配置比例应根据配合比确定。对于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而言,需要掺入一些膨胀剂补偿其收缩性,并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8-20厘米之间。
(二)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我们必须做到:谨慎选择生产厂家,严格确定粗细集料的等级。其中,粗细集料的等级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确定,选择路面有抗冻要求的集料时,一级集料的吸水率必须小于1%,压碎值要控制在10%以内,二级集料的吸水率必须小于2%,压碎值要控制在15%以内,对原材料质量控制到位,才能有效避免给混凝土工艺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对混凝土拌制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的搅拌一般分为机械搅拌和人工搅拌两种方式,塑性混凝土或者半干的硬性混凝土一般可以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搅拌,而其余大多数混凝土都是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搅拌的,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质量,拌制前,要按照正确的配合比配料,控制称量误差,拌制过程中,要控制好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使各组材料搅拌均匀,这样,混凝土的拌制质量才有保障。
(四)对输送、灌浆和浇注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输送方式一般有料斗输送、皮带运输机输送及搅拌运输车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运转次数,以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时间输送到浇灌位置,否则混凝土的稠度就需要经过检验才能使用。灌注的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混凝土的密实性都要有保障,为了加强对输送和灌注的综合质量控制,我们可以采用专业的商品混凝土泵进行输送和灌注,这种机械的效率非常高,每小时的工作量可达数百立方米。在浇注方面,对于公路桥梁的构件浇注要做到分层浇注,每层浇注厚度不能超过30厘米。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下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
(五)对养护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室外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室外的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或者最低气温在零下30℃以下时,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设施。另外,混凝土在浇捣之后也需要必要的养护,否则,在空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混凝土脱水,水泥水化不充分,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问题,为此,我国专门制定了混凝土养护标准,其中规定,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空气温度应该保持在20±2°C之间,空气湿度不能低于95%,养护周期为28天。
(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人员是施工的主力,再好的原材料,没有合格的施工人员,也不能建设成合格的工程。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是以上控制措施的有利配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需要做好岗前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各种施工的规章制度和质量要求,必要时可以采取考核制度,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另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要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现场教育和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的有利保障。
三、结语
公路交通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依赖,尽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施工效果和工程的实际质量,但是,在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依靠科学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是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将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提升施工质量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不断推动公路桥梁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吕勇平,《刍议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商品与质量201207。
[2]姜伟华,《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与控制对策思考》,建设科技
2015.18。
[3]刘彬,《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其防治》,交通世界2015.07。
[4]郑春香,《公路桥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交通世界2011.01。
[5]李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四川建材2014.01。
[6]刘娟,《公路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交通世界2012.12。
论文作者:王安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公路论文; 桥梁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