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的编制实践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的编制实践_邓小平理论论文

关于《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的编制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文献论文,数据库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促进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教学、宣传和普及,中共中央党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技术人员,以中央党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为基础,广泛收集、精选有关文献,编制了《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精选有关邓小平理论及其研究著述2.3亿字,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被列为“九五”国家电子出版物重点工程,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数据库严格按照我们编制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分类表》进行分类。该分类表分十八大类,每一大类下设二级、三级、四级子目不等。本文拟谈谈编制该数据库的一些思考、做法和体会。

1编制《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的必要性

1.1 全面总结邓小平理论及其研究文献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宣传、阐释、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件、讲话、著作、文章、图片、影视作品等各类型文献,这些文献分散在各种载体中,读者难以全面系统把握。对这些文献加以整理、选择、归类,编制成全文数据库,可以通览邓小平理论及其研究文献全貌。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及其研究文献的一次全面、系统总结。

1.2 满足数学、科研对有关理论快捷检索的需要

将邓小平理论及其研究文献编制成数据库,广大理论教学、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简便、快捷地检索有关文献,从而节省大量时间,避免重复劳动,使以往由个人单独手工进行的资料收集、检索、整理、分析工作实现社会化、自动化,提高教学、科研效率。

1.3 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需要

图书馆要实现自动化,首先应将馆藏文献的目录和全文变成计算机可检索的数据。《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是图书馆全文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读者可以用来实现计算机自动检索,图书馆也可以用来编辑专题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和开展定题服务。

1.4 提高各级领导部门工作和决策效率的需要

各级领导部门和干部在起草文件、准备讲话稿、讨论和决定有关问题时,往往需要参考有关文件、法律法规等。通过《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这些材料一查即得,将提高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和决策效率。

1.5 方便对外宣传和交往的需要

目前我们给外宾的一些宣传材料,体积大,不便携带,如果给外宾提供一个介绍邓小平理论的光盘,小巧精致,当然会受欢迎。

1.6 用精神文明的优秀产品占领电子出版物市场的需要

目前国内的电子出版物,或者是未深加工的图形堆砌产品,或者是未加筛选的报刊录入产品。甚至还有大量非法盗版的、黄色的音像制品。国产正版的、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光盘产品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够,形不成规模和气候。《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作为一套按专题编辑的光盘产品,它的推出必将对我国电子出版物市场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

1.7 更好地发挥中央党校理论研究阵地作用的需要

编制《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是理论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必将推动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新水平。中央党校促成这一工作属于自身职责,有助于发挥中央党校马列主义理论阵地的作用。

2收编范围和检索途径

2.1 收编范围

《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收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有关邓小平理论的有较多参考价值的著作、报刊文章、综述、文件、法律法规等,包括邓小平本人的论述和其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阐释性文献,共计2亿多字。

2.2 检索途径

该数据库可以通过以下检索途径检索:(1)分类;(2)作者(含编者);(3)作者单位;(4)标题;(5)自由词(标题自由词和全文自由词);(6)出处(报刊名、著作名);(7)日期(发表和出版日期);(8)文献形式(著作、文集、文件、文章、综述、法律法规);(9)组配检索(上述各途径可进行组配)。

3几点体会

(1)数据库选题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

邓小平理论是中央党校及各级党校开设的主要课程。全国有4个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其中之一就设在中央党校。这里汇聚了一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邓小平理论及其研究文献是中央党校图书馆的重点收藏。因此,以中央党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为基础,由中央党校组织编制《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可以发挥中央党校在这方面有较高研究水平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是符合实际的选题。

(2)编制专题数据库应该各方面通力合作

我们从1996年开始提出建《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的设想。那时就认识到,仅靠一个图书馆的力量是难以完成这项大型的系统工程的,应该借助于全校和全社会的力量。

首先,编辑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牵涉到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等多个学科,应该有各有关学科的专家参加编辑,才能保证数据库的质量。因此,在校委领导下,成立了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编委会,由5名副校长担任顾问,由1名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由中央党校各教研部主任和专家教授,全国省级党校副校长、图书馆界专家组成。整个数据库18个专题,每个专题由1名从事该学科研究的教授和1名图书馆专业骨干担任主编,由另一名专家审定把关。

其次,这个数据库的编制出版得到了中央党校出版社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大力支持。中央党校出版社敏感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选题。国家新闻出版署特批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并列为国家“九五”电子出版物重点工程。

再次,编制这么一个大型专题数据库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我们先后和有关公司谈判,最后达成协议,解决了技术和资金问题。

(3)专题数据库应该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现在已经出版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所收文献截止到1997年底,有的内容延至1998年上半年。我们准备以后每年出一个增订版,将当年的有关内容补充进去。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的编制实践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