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物质生产与社会存在的本质--论唯物史观的理论缺陷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存在的本质——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缺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唯物主义论文,社会存在论文,试论论文,本质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于1996年3月收到,1996年10月修改。作者系本校师范学院副教授。深圳 518060。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分析人类物质生产的构成要素、社会存在的层次性、社会发展的递归性,尝试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缺环。文章认为,人类物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两重性:天然属性与人工知识属性;人工知识属性是人类物质生产的本质属性;知识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构成和本质特征之一,是生产力进步的本原因素。

关键词 知识,生产力,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缺环

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不但在于它的真理性,更在于它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在于它不是终止而是推动后人在其基础上继续思考、不断前进。这里不复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成就,而分析该理论中一些有待探讨的基本问题。

考察一种思想体系,必须谨慎地区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该体系所建构的合理的理论范式,一个是该体系为反抗、批判和冲破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错误理论,而不得不刻意强调的“倾斜性”。一旦该思想体系得以确立,应当引起后人重视和发展的,是它合理的理论范式,而不是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的倾斜性。

恩格斯指出,人们往往片面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倾斜性”,并且觉察到这部分是由于该理论本身存在着缺环。他指出:后人“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当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预交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可惜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得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在这方面,我是可以责备许多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1]他自我批评说:在马克思和他的学说中有被忽略的部分,“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强调得不够,在这方面我们两人都有同样的过错。”[2]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缺环之一,是它对社会存在和生产力的分析不够完整,从而引起了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本体论中的逻辑矛盾。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力是最基本的社会存在,同时又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3]。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20世纪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证实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把科学当作意识领域的事物[4]。这在逻辑上就自然推导出精神意识的某种形态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最基本的社会存在,这就在社会历史观的本体论上陷入悖论,动摇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基石。

第二,生产力发展的终级动力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未能清晰地说明生产力发展的自主动力究竟是什么,它一般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当前者适合于后者时就推动后者发展,然而,当前者不适合后者时,为什么生产力总能冲破其束缚而自主发展呢?它也从消费需要与生产需要的相互作用来解释。“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5]。然而,为什么在最初消费需要类似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会演变为差异悬殊的呢?并且,如果消费是生产力发展的终级动力,人的本质就被降格为消费驱动的经济动物。

第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历史的创造力量,同时更强调社会物质经济生活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实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这就会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最终还原为被物质经济生活严格决定的被动性而非创造性的行为。

唯物史观在解释与预测社会发展方面成效卓著,但是由于存在着理论缺环,它并非总能有效地解释或预测人类社会进化的一些重大现象或趋势。

例如,考察文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前文字的人类社会缓慢演化了几百万年;文字产生并基本成熟之后,短短三千年人类社会就面目一新,它使社会进步加速了100至1000倍,比任何生产工具、或生产关系、或消费需要、或阶级矛盾,更深远持久地推动着社会进步,这是人类进步的跨时代的基本促进力量。然而,这个事实过于浅显和巨大,以致于在各种历史哲学中常常被视作不予考虑的理所当然之物![6]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物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阶级斗争是历史进步的最强大的杠杆之一;而文字不属于物质生产工具等生产力要素,不是阶级矛盾的产物或生产关系的某一部分,并且在绝大多数时代与劳动者主体没有直接关系(他们是文盲);那么,为什么非物质生产工具、非生产力要素、长期不被劳动者主体直接掌握的文字,却具有超越物质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跨越历史阶段的持续推动力?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对它探讨,而它却又是社会科学理论必须解释的最重大历史事实!

为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没有探讨这一基本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提醒人们,他们的理论所涵盖的时代主要是指文字产生以后的历史[7]。在研究的逻辑上,这相当于把文字及与文字直接相关的因素,作为其历史哲学成立的必要前提,在理论范式自身的建构中,就不再特别考虑这一前提的作用。

比如,研究地球的运行规律,可以仅仅考察太阳系内的各种变量,把银河系的其他部分作为前提而不予考虑。这种研究可能卓有成效,但也存在缺环,因为它忽略了那些从局部看关系不大、在更大的范围内则可能是更基本的宏观变量。

按照当代科学的普遍见解,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必圆满解释所有经验事实,但是却必须能够圆满解释具有普遍性的重大经验事实,否则,该理论就存在着缺环。如果该缺环不能在该理论内进一步解决,就可以判定该理论“证伪”,需要构造更有竞争力的理论取代它。文字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是最普遍的经验事实,历史唯物主义对此缺少探讨或不能圆满解释,这正说明它确实存在某些缺环。

二、人类物质生产本质属性及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围绕社会物质生产决定社会意识活动等核心范式展开,以批判历史唯心主义的谬误。后人往往重视对历史唯心主义批判的一面,而忽视了物质生产概念中那些尚未来得及深入探讨的部分。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8],“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9]。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经常引用的两段经典论述。这些教科书一般把生产解释为人类获取或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把生产力一般理解为物质生产力。

这些解释正确地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鲜明的倾向性和它与历史唯心主义之间的区别,然而,它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及生产力的界说过于宽泛,正确而欠准确。

物质资料的获取或生产,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和生存基础,也是动物社会的历史活动和生存基础。例如,根据这种定义,就很难区分蜜蜂或灵长类动物社会与人类社会在物质生产上、在第一个历史活动上,有什么本质区别。动物与人类一样,也需要获取或生产物质资料以延续物种生存。恩格斯说:“动物也有一部历史……动物也进行生产。”[10]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力自身,并不自动地构成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和人类生产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人类的物质生产力起源于创造和发明[11]。沿着这个思想深入下去,就能认识到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在物质生产上的本质区别,不在于人能生产而动物不能生产,而在于人的生产是知识化的物质生产,动物的生产则主要是遗传所决定的“本能生产”的直接形态。

这里我们把知识解释为:它是生物智慧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的创造发明,它以有目的和有意义的行为、声音、实物、图形、符号等物质形式表现和演化,它扩展了生命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却不能以任何形式被生命直接遗传,它是依靠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和创造的。

从生产力的一般概念和构成要素考察,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本质,就是包含在生产力中的人工知识。生产力作为人类适应、改造和协调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群体智慧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知识化的物质生产能力。劳动者具有的生产经验、技能或科学技术,是内化于劳动者个体的人工知识;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中所具有的体力和智力的扩展,是外化于工具等实物中的人工知识。

因此,更准确地说,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不是与动物无本质区别的一般的物质资料的获取活动,而是那些凸现的创造性的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这些活动不再仅仅是生物遗传直接决定的本能行为,而是生物智慧在后天实践中的创造。这种创造就是知识化的物质生产的起源,这才真正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类走出动物的伟大起点。在这个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常常没有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人为地扩大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缺环。

三、人类物质生产的两重性

下面通过分析物质生产的构成要素,论证人类物质生产的两重性。

人类的物质生产力包含两个基本的构成,即相对稳定的自然生产力和成长发展的知识化生产力;它存在着最基本的两重性,即天然属性(不要与商品生产的“自然属性”混淆)和人工知识属性。这种两重性,普遍体现于劳动者或劳动能力、劳动资料、劳动产品等物质生产及消费的诸因素中。人类生产的本质特征,不是自动体现于物质生产中的自然生产力、生产及消费中的天然属性,而是体现在物质生产及消费中的人工知识属性。[12]

生产力作为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只能有两个来源:由遗传决定的本能行为或能力,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天然属性;由后天习得和创造发展的操作技能、经验和方法、技术和理论等,这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特有的人工知识属性。

马克思分析了物质生产的构成要素,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的因素。凡是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13];“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4]

然而,这些只是人类生产的一般因素而非本质因素,因为恰恰在一般的意义上,它们不是人类独有的,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也可以是动物生产的基本因素;体力和智力,也是其他高等动物具有的能力。劳动工具曾被当作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当代科学研究则发现某些高等动物也能制造和使用工具[15]。只有人类物质生产中所具有的人工知识,才真正体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本质。马克思的论述强调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体力与智力的结合,这些结合的特定方式就体现着人类物质生产中的人工知识。

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各种方式,赋予生产活动特定的知识化的功能、效率和意义,它们既不可能完全包含在生产资料的天然属性中,又不可能由人的生物遗传直接产生,而只能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所创造的知识的表现形态。

体力和智力的结合方式也完全依赖于特定的知识结构,它赋予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知识化而非本能化的劳动能力。古代工匠与现代工程师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异,主要不是体力和智力的差异造成的,而是由个体的主观知识差异、由生产资料及生产方式中的物化知识差异所造成的。同一时代中体力、智力相当的不同个体,掌握的知识不同,劳动能力就必然不同。个人的劳动能力也随着他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体力和智力是劳动能力的基本因素,但决不是人的劳动能力的本质因素。劳动能力包含相对稳定的自然力和成长变化的知识力,后者是它的人工知识属性,也是人的劳动能力的本质属性。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理化性质是它们的天然属性。它们在人类生产中经过加工后获得的结构和性质、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不是天然属性自动具备的,而是人的智慧活动赋予的,这就是它们的知识属性。那些直接成为人类劳动资料的自然状态的物质,也包含着人在实践中发现或发明的属性或功能。例如,人和动物都有获取水以维持生命的本能,这取决于遗传与水的天然属性;而在海水中获取淡水,或把水用于发电等,则是人的遗传本能中不具备的,它只能是人类智慧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知识。生产力中以劳动工具为代表的劳动资料的进步,显然不是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的天然属性自身的进步,而恰恰是人类认识、利用、加工和改造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的知识的进步。

分工合作被当作人类生产的另一重要特征,它“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16]。然而,分工合作和集体力本身,也不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和人类生产的本质特征,动物社会也广泛存在着分工合作。关键在于,动物群体的分工合作,主要是遗传的本能行为的直接表现,而人类社会的分工合作,则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智慧活动所创造的不断更新的方法,它不直接包含在遗传的本能行为中,只能是人工知识的表现。

人类的劳动产品也具有这种两重性。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常说: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作为物品的自然属性,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所决定的。这是对马克思学说片面理解产生的错误。

马克思采用自然属性这个术语,重点是为对比地强调商品生产社会中商品具有的特殊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全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人们常常混淆了主要概念中的普遍真理性与辅助术语中的特殊对比性。

满足需要的具体方式和具体劳动产品,是在生理心理需要和物质天然属性的基础上由知识创造的。人需要某种劳动产品,前提是人发明了生产该物品的方法;这如果不是遗传的本能,就只能是创造的知识。例如,只有能够生产出啤酒、认识到啤酒与水的区别,才会产生啤酒消费的需要。所谓啤酒不同于水的“自然属性”,也不全是自然的,而主要是知识化的劳动加工所产生的。又如科学著作与庸俗小说可以有完全相同的“自然属性”(相同的纸张和油墨),但它们能满足同样的需要吗?再如,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价值,与它的所谓自然属性根本无关,它完全是非自然的人工知识物。显然,劳动产品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自两个方面:产品的天然属性和产品的人工知识属性。前者仅仅是满足需要的物质载体,后者才是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如果人工知识属性是人类生产力的本质,它就必然以渗透性的形式普遍体现在生产力的一切要素之中。事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正是把人类生产力的这一本质更醒目地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人类的物质生产包含着天然属性和人工知识属性。前者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后者是人类特有的。动物主要依靠由遗传直接决定的本能行为去获取或生产生活资料,人类主要依靠自己创造积累的知识去获取或生产生活资料。人工知识属性是人类物质生产的本质属性。知识生产和知识生产力的成长与进步,是人类物质生产进步的根本动因。

四、社会存在的层次性

人类的物质生产,既是知识化的物质生产,也是物质化的知识生产。物质生产不仅产出物质资料,也使知识化的物质生产自身延续(知识的再生产),还使物质生产不断涌现新的发明创造(新知识的生产)。

正如人是一种动物,但是人的本质不在于他的动物性;人类的物质生产是一种物质的活动,但是它的本质决不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在于它的人工知识性。

知识的生产和发展,是自然发展的凸现环节,是动物的物质生产进化为人类物质生产的分水岭,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起点。以下简图表示这种凸现环节。

人类物质生产的本质,在于它的生产力不再单纯依靠遗传演化决定的体能和智能,而主要依赖于知识生产,后者成为生产力进步的主导变量。动物社会的全部遗产是物种的基因库。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包括生物性的基因库和非生物性的知识库,后者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客观存在。所以,知识生产不仅是人类物质生产的本质属性,而且也是社会存在的重要构成和本质特征之一。

因此,社会存在呈现自底向上的不同层次。最底层是自然进化的生物基因库,第二层是人类社会自身进化形成的知识遗产库,这两种自然与社会的遗产组成社会存在的深层结构。以物质生产为主体的共时性经济活动,是社会存在的第三层,也仅仅是它的表层结构。任何特定时期的物质生产方式,都是人类知识化的物质生产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人类总体知识结构的部分物质化的表现。要认识人类社会,仅仅研究它的表层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研究深层结构,特别要研究它的本质的特征的部分,即它的知识的生产和演化方式、总体知识结构的进化方式及其物化表现。

人类和人类社会,决不仅仅是被物质生产支配的机械物,也决不仅仅是受经济生活严格决定的奴仆,而是人类群体的智慧活动创造了并决定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从而创造了并决定着人类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只有人类自己,而不是纯粹物质性的经济活动,才是创造人类社会的真正主体。

五、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递归性

为了认识人类社会,人们往往先采用横断分解的方法把社会剖析为一个个历史阶段,进而相对于这些横断切分的阶段建立解释社会发展规律的共同范式,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范式。此时,经济基础与社会存在基本上是同义词。横断切分法是共时性的因果决定论的分析模型,它强调同步性的因,如经济基础,决定同步性的果,如上层建筑。

多因素的累积和递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应该进一步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复杂系统决定论的纵向分析模型。从过程考察,异步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必然互为因果。例如,在T[,1]和T[,2]前后两个时刻,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T[,2]时刻的经济基础可以在很多方面被T[,1]时刻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因素决定。纵向合成法比横断分解法能更合理地分析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和递归效应。

从纵向考察社会发展的连续过程看,社会存在不等于经济基础,它有更广阔的递归构成。可用如下公式表示特定时期T[,j]的社会存在:

T[,j]的社会存在=ΣT[,i]的社会遗产+T[,j]的经济基础

i

马克思阐述过人类社会发展的递归性,他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17]

马克思这一论述告诉人们:第一,生产力是以往活动的产物;第二,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第三,人的实践能力又取决于社会条件、先前的生产力和社会形式;第四,前人的生产力成为后人的新生产的原料;第五,人类的历史是在人类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递归中所联系起来并愈益发展的。

特定的社会系统,是该社会群体与该社会的知识遗产库之间在自然和历史条件制约下,相互作用、相互选择而产生的特殊的知识生产的物化形态。从人类物质生产的构成要素和本质属性,从人类社会存在的层次结构和本质特征,从社会发展的递归性及多因性,都可以看出:如果把每个时代外显的表层的物质生产和消费绝对化、本质化,当作社会存在的全体和决定人类命运的根本原因,那就会导致把社会发展表面化、孤立化、单因化、机械化,把人降低为物质活动的奴仆,就会像恩格斯所批评的那样,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而把历史唯物主义蜕化为它的对立面。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片面和狭隘的理解。

如果把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进步”[18]这一论断稍加扩展,就能够获得解决历史唯物主义缺环的基本原理:人类的劳动生产、进而人类社会,是随着人类自己创造的客观知识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进步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证实着知识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物质生产进步的根本动力。从采食经济到产食经济,从石器到铜铁器,从手工劳动到自动化生产,从体力扩展机器到智力解放机器,物质生产力每一次推陈出新,都是知识进步的伟大成就。没有知识的进步,就没有物质生产力的进步,就没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人类历史!

正因为上述原理,文字作为知识生产的中性的高效的符号工具,才能够具有超越任何物质生产工具、生产关系、阶级矛盾或社会制度的持久的社会发展推动力。

基于同样的理由,科学孕育和发展出一整套日益丰富的自我批判的进化机制,依靠这种机制,它有能力把知识生产主体的情感性心理意识因素、功利性社会意识因素从知识生产中逐步剔除出去,从而不断使自身朝着中性化的纯粹认识工具的方向演化,成长为继知识生产的符号工具——文字之后又一伟大的新创造——客观知识生产的理性工具,空前地解放了“人的实践能力”,它才能凸现为知识化的物质生产中的第一生产力。

The Essence of Man's Social Being and Material Production

Xu Huohui

Abstract Proceeding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primary components of humen material production,the strata of man's social being and the recurre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theoreticalimperfe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dual attributes of human material production:the natural attribute and the artifical knowledge attribute with the latter as the essential one of human material production.The paper also expounds that knowledge production is a primary component and an essential part ofman's social being and the fundemental factor for the progress of material productive forces.

Key words knowledge,productive forces,social being,historical materialism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93页。

[3]《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第350页。

[4]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简练概括中,就把科学与政治、艺术和宗教等等并列。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页。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94页,第82页。

[6]世界哲学界直到20世纪,才开始真正重视语言文字。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66页;第19卷,第225页。

[9][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2页,第60~61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

[12]有学者认为生产力在三要素之外还包括意识因素。我们认为,“人工知识属性”是更恰当的表达。见蔡量:《知识决定论》,北京日报出版社。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4页。

[14][16][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0页,第362页,第644页。

[15]珍妮·古德尔:《黑猩猩在召唤》,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标签:;  ;  ;  ;  ;  ;  ;  ;  ;  ;  

人的物质生产与社会存在的本质--论唯物史观的理论缺陷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