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蓬溪县任隆中学 蓬溪 629100)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然而,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由于受高考设题、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目的认识偏颇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文言文教学偏重文言词义和句法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文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受到很大限制。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兼顾两个不同层面的教学目的,做到“言”“文”并重。
“言”是基础,是工具,是载体。 现代汉语中,词语的表意特征明显淡化,远不如古代的繁体字理解那么容易。但在废除了繁体字后,如何能让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高效率。
一:化简为繁
文言文中一些偏难的词语需加强讲解,在疑难词语的讲述中,需要化简为繁,即找出简体字的原本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如“略”字,其篆体文为 像一个人拿着工具种田,又指代侵略的意思。 又如“拊”,捶打的意思,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像这类较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金文、篆文等字体来达到表意的特征。学生也能够易于理解。因此,在文言文实词的教学中,可以还原字本来的面目,让学生一目了然。可以根据我国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造字法具体讲述疑难字,以便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
二: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文言文教学,可以根据句子词语前后的意思推出疑难实词的意义。如在《荆轲刺秦王》中,“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在这句话中,“淬”、“濡缕”等词的意思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在这里,就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进行分析:“以”为用的意思,药为奇毒之药,“淬”有三点水,再加上前后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淬”的含义,即为沾染、浸染的意思。而“濡缕”根据前面意思,燕太子丹用人来做试验,毒药沾染在身上会怎样?鲜血会怎样?“濡缕”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沾满衣裳。所以,在文言文实词讲述中,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推断出疑难词语。
三: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
知识积累是能力 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 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例如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 走 ”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 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 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会到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尖锐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无文。”文言文教学既要讲“言”,又要讲“文”。“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灵魂,统率着“言”,没有“文”,“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语言教学而没有文学文化等方面学习的文言文教学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教学。下面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体会,谈一谈我的看法:
1.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教育,领会文言文的意境美、人格美、情感美、语言美、智趣美。构建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文言文课堂,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并重,既要有“言”,又要有“文”,使文言文教学具有真实的语文味。我们通过合理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彼情彼景,与作者同喜同悲、共乐共怒、产生火花、产生向往,把作者寄寓的情感,经过渗透沉淀,形成自己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进而获得情感和审美体验。
2. 利用联想想像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欣赏美文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等都会有差距。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对内涵的深切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会感到杜甫很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想象一下再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于是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被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3、通过对文章写作思路的分析,读懂美文。教读《陈情表》一文可以讨论四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紧扣题名“陈情”二字就可以串起整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六国论》一文中对六国破灭的原因有好几方面的归纳:有割地的,有派刺客行刺的,有受挑拨而排斥名将的……作者为什么惟独注重分析“弊在赂秦”这一观点呢?针对宋王朝对当时外敌侵扰实行屈辱妥协政策的现实,可以更深入理解作者选择“弊在赂秦”这一观点为的是针砭时弊,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议论文的生命力在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文”的教学,既要使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技巧之高妙,更要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之美。学习《屈原列传》要让学生懂得忠于自己的祖国,追求高洁的操守;学习《报任安书》要让学生理解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必须有忍辱负重的精神;学习《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要让学生明白孝悌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文作者: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词语论文; 作者论文; 实词论文; 要让论文; 目的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