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刘海波,王宇婷
摘 要: 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培养体系和存在的问题。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指导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以“课堂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为主、以“社会实践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为辅的实施路径。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软环境建设和完善硬件条件建设三个角度,提出了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日新月异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重大变化,表现为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和金融等领域风险增加、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消失和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显然,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和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背景,都对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明确指出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出要努力“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重要的发展方向。[1]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强调要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2]显然,劳动力具备创新能力是实现报告中提出的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创新发展,不仅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稳定就业,更能够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形成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3)从生命周期费用来看,加装中间换热器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LCC值较高,而空气源热泵系统相对这两种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应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
此前,东北师范大学开创性地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理念,直接指向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显然,在这样的时代要求和理念指引下,重新思考如何构建经济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将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为例,结合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和建议。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存在问题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经济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1986年在教研室的基础上设立经济系,2004年成立经济学院。学院现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财政学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七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五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三个博士学位点,并设有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经济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和清晰的培养目标定位,虽然已为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但随着外在微观和宏观形势的快速变化,在其目标实现过程中亦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打造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以贯彻“创造教育”理念的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为实施主体;以含有激励机制和质量监管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贯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师资、软环境和硬件条件为支撑;具体依赖于课堂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其中,前两个体系为厚基础的“通才”培养模块,后两个体系是实现人才分类、分层和专业特色培养的重要载体。
经济学院立足现有的学科发展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已经基本构建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为两类创新人才,即培养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复合型创新人才。其中,本科阶段教育旨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目的在培养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和应用复合型创新后备人才;硕士阶段的学术型硕士以培养学科拔尖创新过渡人才为目标,专业型硕士则直接对应市场需求,以培养应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则定位于学科拔尖创新的专业研究人才。
1.3.1 以Wbester评分标准为依据,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判定。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计算结果为50%以上则表示痊愈、20%~49%表示显效、1%~19%表示有效、0%为无效。
图1 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3.教研一体化管理格局服务于人才培养的作用仍需不断探索。学院目前已经初步确立了教研一体化的管理格局,构建了由团队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学科秘书和专业教师四部分组成的基础组织架构,辅之以教务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共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管理队伍运转相对较为成熟,但基础组织架构内部的教师资源整合与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与摸索。如何形成不同组成部分间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真正实现教研相长,如何实现提高工作质量和激发工作效率,使专业教师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成了构建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2.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有待深入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所谓纵向,指按时间顺序排序的各个培养阶段,即指本科生从大学一年级入门到四年级毕业的相互承接与延续;所谓横向,指相同时点或相近时点内,各年级同学在相应培养阶段内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实习、课下第二课堂活动的良性互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在纵向和横向的两个维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例如,培养过程中偏重于课堂中的学习环节,忽视了课堂外的学习;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了课程见习、课程实践等环节;关注了培养计划中课程之间知识体系的衔接,忽视了实践内容之间的衔接;关注了局部性的子体系建设,忽视了整个体系的完整布局等。因此,如何构建全局、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成了构建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1.培养目标落实与培养特色有待加强。经济学专业以两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在当前如何使创新人才更具特色、适应时代要求,则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力求在课堂理论教学及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共同基础上,依托于实践教学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实现人才的分类、分层培养。但在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选课模块的限制,导致两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困难,且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因此,如何修订培养方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培养特色,成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面对的核心问题。
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方针和实现路径
基于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为实现经济学专业的“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国内一流的专业培养特色,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方针为“一个核心、三个支撑点”,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仅包括学生的培养,也涵盖优秀教师的培养),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软环境和硬件条件为三个支撑点;具体实现路径为完善课堂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四大体系建设(见图1),具体路径如下。
(一)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方针
2.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在课堂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虚拟仿真平台、专业分析软件、专业数据库建设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展开相应课程的实验模拟、专业分析、见习、专业调查与拓展创新训练及毕业实习。应针对每一年级的特定学习阶段和认知基础,打造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到大学四年级毕业生全过程的立体实践教学辅助体系。结合两类创新性人才特色培养的目标,一方面体现实践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另一方面更应体现出实践项目能力训练的针对性、挑战性和创新性。
2.重视人才培养的软环境建设。一方面,重视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是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载体,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各项工作按计划和要求达到预期目标。“人才培养制度先行”,要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规范工作、引导工作的关键,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管理机制建设是一项常态性工作,加强机制建设还要做到适应实势、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相配套的软环境建设,理论上厘清各模块之间如何衔接、配合、促进,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完善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成员属性和其成长的软环境,也需要相应硬件条件的辅助,即良好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包括教室设备、实验室资源、图书馆信息资料、体育运动场所、食宿条件、医院和生活辅助设施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办学条件,学院作为人才培养任务的具体落实和执行单位,其硬件条件的改善则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设备的更新以及教学平台和数据等教学工具与手段实施方面。
韩城区块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的影响下,自北向南发育薛峰北断层、薛峰南断层两条大断层及密集的次级小断层(图2)。断层附近或构造转折端,伴生有大量的天然裂隙,形成高渗通道,天然裂隙不但使岩石抗张强度降低,也改变井筒附近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压裂缝的起裂、扩展、传播方向[14-15]。压裂时延天然裂隙发育的高渗通道方向易波及邻井。构造变形小无天然裂隙发育的地方不易波及邻井。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为实现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路径依赖于四大支撑体系建设(见图1),即以“课堂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为主体,以“社会实践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为辅助。四个模块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通才”教育以及分类、分层和专业特色培养。科学设计,力求做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上教育与课下学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培养相互促进。
第三步:瞳孔边缘像素点愈多,椭圆拟合的精度愈高,为了使分割出的瞳孔区域更加完整,本文对阈值T进行修正:
第一,营造“教学为本”的良好氛围。积极宣传、鼓励和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关注教学、服务教学和投入教学,打造“教学为本、教学为荣”的氛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对高校教师来讲,“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教师的根本使命是教书育人,要坚决抵制“我为科研,科研为我”的狭隘思想,牢固树立“教学为本”的理念。[4]要科学设计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奖有罚、奖勤罚懒,积极落实将教学相关考核和成果列入评价体系的要求,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教学、思考教学、完善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要让教师亲身体会“教学光荣”,实现“教研相长”,引导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以本为本、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解“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师生构成情况,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培养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发挥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精神,既要充分保障师生的各项权益,又要促进师生的全面快速发展,逐步凝练和培育出“发展依靠师生,一切发展为了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的公平和谐氛围。进一步加强涵盖教师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
认知模型是根据课标中的统计观念或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建立的,注重心理、意识的考察,关注内隐的认知过程.但是这种模型不能直接进行测量,需要外在表现间接得到认知发展水平.目前比较典型的是童莉建构的认知模型,这一模型包括了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3或4个水平.但是这一模型缺乏实证研究,能否真正刻画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据分析观念上的不同表现还有待研究[5].
油饼、炒粉、炒饭……这些花样繁多的主食是人们常点的外卖,高油、高盐或高糖,它们往往具备其中一到两个特点。由于外卖菜肴难免油多盐多糖多,因此主食选择上,尽量选择做法简单、口味清淡的米饭、馒头,或素馅、肉菜混合馅的饺子、包子。主食中若能加点原汁原味的红薯、玉米、芋头等杂粮最理想。
3.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利用课下业余时间,开展系列性辅助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优秀专业教师牵头,师生互选,引导学生开展如读经典著作和经典文献,实现课堂内容的向后延伸;前沿热点问题讨论,包含理论问题和专业研究方法,实现课程内容的向前延伸;专业实践方法研讨,包括专业软件模拟实训、英语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等训练,促进理论学习与实际需要相契合。第二课堂体系应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计划、分阶段、成体系进行。
四、经济学专业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1.完善课堂课程体系。课堂课程体系一般受限于专业培养计划。计划中对最低毕业总学分及各类学分提出了明确要求,涵盖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发展方向课程。就专业教育课程而言,细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系列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培养计划应相对稳定,但同时也应动态调整,适当补充。可以设置前沿研讨课,课程内容应与所在学科的理论发展、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配合一致。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包括专业授课教师队伍、实验教师队伍、校外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实现师资队伍专业结构、学缘结构、人员数量和年龄结构合理。另一方面,也要以教学团队负责人为核心,凸显教授的引领作用,团队成员应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明晰课程衔接、授课梯队和课程AB角色分工,坚持实行“老带新”制度,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和传承。
假若有人在她的背后招呼她一声,她若是正在走路,她就会停下;若是正在吃饭,就要把饭碗放下,而后把头向着自己的肩膀转过去,而全身并不大转,于是她自觉地闭合着嘴唇,像是有什么要说而一时说不出来似的……
第三,完善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建设。教师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支撑。动态调整的“导师制”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分类培养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重要影响亦不能忽视。除继续执行本科生导师制外,应深入推行学生之间的老带新制度,即高年级带低年级、硕士生带本科生,通过经验宣讲、问题解答和生涯规划等有效途径,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完善自我管理组织的建设。
第四,循序渐进的教学管理机制建设。以制度建设为载体的管理机制建设可以彰显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可以为有从事教学改革意愿的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可以营造教师常态投入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氛围,可以为高水平教学成果的累积和固化提供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应通过管理机制建设加大力度支持教师前期和常态性的教学改革投入,时刻关注教师教学改革过程,激发教学研究潜力和动力,应由仅仅关注教改项目和教学会议,拓展到支持教学团队、优质课程、教学成果等,应由支持个别教师到鼓励支持所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应由支持学院层面的一般性教学改革与研究,到配套支持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改革与研究,并建立起针对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教学成果的分阶段、逐级培养机制。在管理机制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应由关注制度措施的有无,到关注管理机制功能的深入挖掘和目标的达成落实,应由关注支持对象,到关注支持教改内容的经验总结与成果交流,应由随机支持到学院整体规划下的有目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配套建设工作。
第五,四大体系的融合与深入推进建设。首先,进一步修改完善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类别和专业培养特色,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分析技术的完备性,以及经济发展阶段需要的特殊性,抓特色培养,落实培养特色;应强化英语、数学等基础工具学科的培养;也要强化经济史训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训练及方法论上的微观、多维空间、大数据经验分析训练等。其次,在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针对实践内容分离独立、缺乏系统性、实践内容与实践形式单一、各部分实践内容衔接不紧密、各年级实践内容递进性不突出等问题,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进行通盘考虑和规划;要在现有部分课程实训平台购买,见习、实践和实习基地构建的基础上,既要关注每一实践环节的细微之处,更要注意各模块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再次,加强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厚基础、前沿性和创新性;“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在课堂课程和实验课程学习夯实的基础上,注意课程内容的延伸,即以课程学习为核心,经典理论、经典研究方法、前沿理论和前沿研究方法等要尽可能的涉猎;“应用复合型创新人才”突出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专业技能拓展和专业实践方法等多方面实践应用能力复合培养。
第六,“互联网+”背景下硬件设施的持续改善。应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手段和产品,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升级各类教学设施,落实“创造的教育”理念,引导、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当代大学生被称为“弹幕”“触屏”一族,不喜欢和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个别课堂上又存在传统的“满堂灌”现象。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上出现了众多解决师生之间沟通问题、助力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产品。该类设施或产品的适当引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实验室建设方面,除进一步升级固定实验室设备的技术支撑参数、实验数据的种类,加强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外,还应在当前移动通信设备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关注移动实验室建设,即新型实验模式移动终端实验室如“pocket lab”等。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5]创新型人才是贯彻当前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勇气,坚持以新思维和新理念更新办学思想,在汲取国内外同行先进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同时,深入分析当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做到因材施教。各培养单位应结合当前人才培养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 l.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index.htm.
[3]刘益春.“创造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3).
[4]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6).
[5]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806/t20180621_3 40586.htm l.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531(2019)06-0050-05
*2017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经济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教改研究课题“经济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刘海波/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吉林长春130117);王宇婷/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务秘书,硕士(吉林长春130117)。
责任编辑:何 言
标签:经济学专业论文; 创新型人才论文; 培养体系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