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应从家庭开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家庭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面临如下问题:大家庭分裂为核心家庭,父母缺少抚育子女的知识和经验;缺损家庭日渐增多危害青年社会伦理整合;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霸占了许多亲子沟通机会;升学竞争压力导致青少年伦理认知偏差;生活节奏的加快淡化了亲子关系。为了达到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的目的,帮助青少年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和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应从家庭做起,做好亲职教育工作,密切亲子关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沟通联系,携手共建成功的家庭,以期有助于社会伦理状况的根本改善。
关键词 青年;社会伦理;家庭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的重要决策,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阶段,为我国当代青年在追求效益和务实创新上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才能和智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带来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多样化途径,但同时也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当前,在许多青年人中,出现了文化失范、道德滑坡,对理想目标的追求短期庸俗、急功近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抬头,这些不正常的伦理现象已日渐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当前这场始于经济领域改革的社会转型具有深远和现实的意义。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可谓刻不容缓。其中,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社会伦理的本质
所谓“伦理”,与道德一词相通,指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伦理”一词,单用较多,连用较少。“伦”字的本义,是“辈”的意思,引申后有群、类、比、序等含义。《孟子》一书中所强调的“五伦”,就是指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其道德标准。在西方,英语的“伦理”或“伦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伊索思,含有风尚、习俗、品质、德性等意思。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从“伦理”一词的词源含义上看,同“道德”的词源含义,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道德侧重指人们实际的道德行为和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伦理则侧重指这种行为和关系的道德和理论,是对道德现象的概括。与伦理相应的伦理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道德现象的全面研究,揭示道德现象所表现的社会道德关系的矛盾,从而揭示道德的本质、作用和发展的规律性。[1]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复杂,每个人日常接触者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熟悉的人,还与大量陌生的人发生关联,所以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维系日益重要,而公共道德亦受到强调。近来由于公害问题日趋尖锐,环境保护的观念随之受到重视,呼吁调整人类“征服自然”、“竭泽而渔”的态度,并养成爱惜资源、保护生态的观念。上述个人和群体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即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物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仅构成生活的两维空间。而要处理、调整好这两种关系的根本条件乃是个体的人格修养以及与之相关的自我态度,亦即心理学上所称的“自我观念”。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上早已特别强调。我国秦汉时期的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主张“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具有崇高的理想人格的人方为君子,反过来讲,君子总是把追求高尚人格目标放在心上,言行举止自觉遵守仁的原则,即以天下为己任,目光远大,意志坚强,以义为上,见义勇为,好学上进,见贤思齐。特别是当他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仍能恪守自己的信条,自觉地约束自己。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的观点可谓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人生如戏”,将社会生活当作戏剧情境来分析,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都在塑造他人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但是事实上,每个人心目中尚有另一个忠实的观众,此即为他自身,特别是当他暂时摆脱所扮演的角色时,他所面对的是他内在的自我,这个内在的自我与观众都是监督个人行为很重要的力量。因此,重视“慎独”,对于造就青年一代的理想人格,严于律己,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伦理学的理论认为,“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表现为人们对自己道德动机和行为的一种自我控制;又是道德修养达到的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人们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注意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内容,认真检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人格,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2]从这个意义上说,“慎独”乃是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
当代青年伦理整合要达到慎独的境界,与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有赖于道德信念的培养,也可以通过读书达到“修身养性”,但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就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而这种直接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更多的就来自他们赖以生活的家庭。一个人能爱别人并非天性,如果他在儿时没有被爱的经验,这个人的爱心就无法培养,就不会形成爱的能力。就是说,个人爱社会、爱他人的能力首先是在家庭环境中社会化而习得的。又如一个人若没有被尊重的经验,他怎能懂得尊重别人,更何况自尊。目前西方德育心理研究领域中三大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个体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与生俱来,一心追求个人的快乐,要求满足本能欲望。自我从本我的一部分发展而来,它代表外界要求,既满足但又控制约束本我。超我从自我发展而来,可称为“良心”,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是通过男女儿童各以自己的父母自励,仿效他们,天长日久,就学到了父母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而形成的。[3]研究表明3~6岁是儿童社会化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都证明了早期家庭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青年社会伦理整合不应单靠树立理想,口头说教,而是应通过有系统地提供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引导人们从这些经验中体悟出伦理的价值,使自己的慎独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化与提升。这是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社会变迁、家庭变迁的必然要求。
二、家庭生活的变迁与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
家庭伦理整合是社会伦理整合的基础,传统的道德教育大多是从家庭生活开始,“端蒙养、重家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德育教师,但时下一代的儿童因家庭生活客观环境的变迁而丧失了很重要的方面——和谐的亲子伦理。因为“谈论道德教育而不具体说明它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这一定会先陷入含糊不清和不着边际的道德教育的共同性而不能自拔。”[4]况且我国目前还未走出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状况,加之传统意义上的父母角色已经变化,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在中国青年中已不复存在,所以“照我说的做”已经行不通。因此社会的变迁要求家长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适应“多元角色”趋向。所谓“多元角色”,是指家庭环境中,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既是法定的父母角色,又是孩子的教师角色,伙伴或朋友角色。家长的“多元角色”扮演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如伙伴式角色,这种伙伴式角色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平等而亲密的关系,它最能激发孩子的心智活动与创造。家长在履行伙伴式角色时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受、去理解事物。
(一)大家庭分裂为核心家庭对伦理整合之不良影响。现在,很多家庭住在孤单的城市公寓环境中,家族居住一堂,长辈教导晚辈的情景实属罕见,三代同堂的家庭也为数渐少。据统计,目前法国每户家庭平均人数为2.88人,美国为2.75人,瑞典为2.60人。我国也出现了这种趋势,1947年我国户平均人数为5.35人,1982年则为4.43人,1990年则为3.97人。[5]从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转变,使人难以学到父母的技能。在大家庭中,年轻成员通过观察年长成员,可以学习到做父母的技能。当已婚的哥、姐居住在家里或者住得离家很近时,弟妹们即可以从帮助照看他们的孩子中学到这种技能。但是,在当今中国的城市环境中,这种情景已愈来愈少见了。所以,对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为人父母者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全部责任。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养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马、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亦认为:生儿育女,只是青年人生理成熟的标志,能够教养子女,才是青年人心智成熟的标志。但是,现在很多年青夫妇做了父母,却对为人父母意味着什么了解甚少。他们通过做父母来学习怎样做父母,凭着一些不太管用的自己幼时的模糊记忆行事,基本上模仿上一代的教养方式。孰不知社会变迁、家庭变迁,变法宜矣。例如,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相距比较远,做父母的白天必须外出上班,早出晚归,跟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而孩子们心目中的父母,不再是辛勤工作中的情景,而是下班后要充分休息的父母,显然孩子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二)缺损家庭的亲子伦理教育是对伦理整合的严峻挑战。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破裂的情形愈演愈烈,因种种原因造成的缺损家庭数量日增,这些变化破坏了传统的家庭结构和抚育方式。缺损家庭是指夫妻双方有一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家长的缺损,带来子女教育的缺损。据调查,缺损家庭的孩子在心理、性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表现为恐惧、胆小怕事、孤独、不合群、自卑、消极低沉,对人生冷漠等等,甚至对人、对社会有仇视感,行为问题甚至犯罪较容易发生。上海市对3987名工读学生家庭分类统计表明,其中缺损家庭子女占1459名,占36.6%。[6]可见,缺损家庭儿童少年乃至全体成员的社会化,应引起社会充分的注意。另外还有不少家庭父亲或母亲的工作地点远,常常不在家,每周甚至每月、每年回家团聚一次,或者即使生活在一起,夫妇因学习、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子女,就把幼儿托养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里,可能会使这些儿童从小“母爱剥夺”,即子女缺乏或丧失母亲的温暖和爱抚。根据心理学家鲍尔比的分析,儿童幼年时期有数年遭受这种不幸,会对儿童个性造成有害后果。另据日本松尾恒子等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发现患儿的一些特征,如缺乏面部表情,看不到微笑反应,没有依恋母亲的行为,与缺乏母爱、缺乏对身体接触、爱抚等母性养育行为的体验有关。松尾恒子等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重视母亲和孩子的紧密接触,否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7]这种“母爱剥夺”现象一向被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视为导致少年问题或人格偏离常态的因素之一。
(三)电视的普及占用了大量的亲子沟通机会。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上,现在已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电视在今天工业国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国际天主教无线电和电视协会出版物《全球信息》报道,1976年已有人指出,20岁的美国人看电视平均累计超过15000小时,而他们在课堂上平均度过的却只有11000小时。[8]中国也不例外。对当今中国家庭而言,电视已取代诸如收音机、电影、报刊等而成为最重要的生活娱乐设施。此外,电脑、电子玩具也逐渐走进家庭,电视作为“电子保姆”伴随很多幼儿度过孤独的童年生活。这意味着青少年的社会化环境已经改变,家庭和学校不再能垄断信息和道德,电视已具有“第三类家长”或“平行学校”的身份。儿童因电视有助于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而被电视所吸引,这“白色屏幕”一方面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似乎有这样的一种效果:经常使儿童与其家庭不相容,并且使他们发现存在两种道德,即对成年人来说有一种道德,对儿童来说有另一种道德。儿童从电视上学会了许多这个年龄阶段无须懂得的东西,使儿童心智发展过于早熟且不平衡,童稚的心灵受到污染,呈现“假性成熟”状态。即青少年追求对成人行为表面的模仿或学习,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领会其实质。这使他们一方面想表现得像成人一样,另一方面流露出儿童的幼稚性,这些矛盾使他们内心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如果遇上失败时,这些冲突便转化为失望沮丧、焦虑苦闷、自卑、烦躁、抑郁等行为,引发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显而易见,电视机已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家庭中天伦之乐的氛围,霸占了亲子沟通的机会。“人们普遍承认家庭通过其感情联系所产生的力量来培养儿童乃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要素。因此,把儿童将要从中作出抉择的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是家长的责任。与此同时,儿童应当在完全自由的条件下作出判断。儿童这种对多元价值的学习,要求家长必须表现出作为榜样性的宽容精神和对话意识”。[9]但不少家庭在晚餐时也开着电视机,吸引着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不但使人“食而无味”,学童也无心去谈论学校生活中成败、忧喜等种种琐事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分依赖电视已成为污染家庭环境的因素之一。
(四)升学竞争压力下青少年伦理认知偏差。很多儿童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功课负担加重,早出晚归,回家之后还得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应付考试,所以几乎没有什么休闲时间。做父母的体谅子女读书的辛苦,唯恐对孩子照顾不周,当然不忍心让孩子做家务,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更甚。所以目前家庭中的儿童,很少干家务事,久而久之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学习成绩尚好,就算对得起父母,尽到了家庭责任。部分儿童因课业负担过重,经常乱发脾气,举止乖张,寻求发泄,家长也不忍心责怪。于是久之,尽管童年逝去,发脾气、耍性子、摔东西等攻击性行为渐渐成为他们受挫后发泄不满的行为模式,变成自私、粗暴、孤独的“空心人”,缺乏应有的社会良知,这就为成年以后的生活种下了祸根,社会伦理整合亦很难保证。
(五)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淡漠的亲子关系。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可以在家里举行生日晚会,家庭卡拉OK演唱、中秋赏月等有积极意义的家庭文化生活活动。但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忙碌的生活常常使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前的美景,对美味佳肴也无心品尝;且感情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差,根本无心去注意到别人的心理感受。现代家庭中的成员往往各忙各的,为人父母者忙于事业,忙于社交;为人子女者忙于功课,所以家庭成员虽身居同处,却交往很少,家庭只不过是日常生活较为方便的单位,不少家庭甚至难得凑在一起照一张全家福。这种家庭实际上是徒具形式的生活共同体。更有甚者,家庭成员间整天相互戒备,与武装的军营相差无几。[10]
三、为了青年的社会伦理整合美化家庭环境
一个工作中遇到挫折的人回到家里,如果置身于温馨的家庭环境,自会疗伤止痛,重振工作的雄风。一个学童如果在学校中功课不尽人意,回到家里得到父母亲切的关怀与鼓励,自会心灵滋润,激发起学习热情和成就动机。所以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家庭环境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家庭意识,它反映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从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标准,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意识包括家庭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行为,它反映家庭成员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家庭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各项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规定的行为原则,如家法、家规等。家庭物质,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家庭物质包括经济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那么,如何构建美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呢?我们认为必须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
对于家庭来说,家长要竭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大多数父母赞同民主的家庭氛围,却不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因而,可以看到一些父母的心态:冲突、焦虑、困惑、害怕、不知所措等等。那么,身为父母者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呢?也许此刻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教育心理学的策略和技巧,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则是空谈,因此亲子沟通是最重要的方面。什么是促进亲子沟通的方法呢?我想“倾听”是较重要的。如果孩子心中有一些困扰或问题能把它说出来,通常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净化作用”,就像眼睛里进了一颗沙子很难过。但当眼泪将之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此外,家庭成员应当有一定比例的时间生活在一起,经常一起做些娱乐活动,如全家旅游是共同分享美妙经历的难得机会。通过观赏,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这样一边观赏,一边交谈,增进了彼此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11]另外,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员能够培养起共同的兴趣,家长放下架子,在平等基础上同孩子交往,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并安排较为舒适清雅的起居环境,注意家庭中文化气氛的熏陶,家庭功能一定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就教育部门而言,亲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为人父母,尽职尽责。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就主张开办“父范学堂”,即为使父亲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所开办的教育机构。1983年,浙江象山县石浦镇创办中国第一所家长学校。随后,全国各省市地区一些城市相继举办了家长学校。教学形式主要有专题讲座、电视刊物函授、问题咨询、组织家长参加教育活动等。[12]《科技日报》1994年4月12日第4版报道美国发起家长参与子女教育运动。美国教育部呼吁学生家长放慢生活节奏,多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帮助孩子挑选节目,并在行为举止上为孩子树立榜样。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撰文倡导家长读一些儿童心理读物,知道如何了解孩子、与孩子交谈以及如何辅导儿童做功课,这些都属于亲职教育的课程内容。今后,还可以利用开家长会等机会,进行亲职座谈,甚至鼓励家长参加一些学校校务工作。此外,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经常性联系。
社会方面,为了促进全民的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弥补家庭破裂引发的问题,社会服务系统应配合巩固家庭社会服务工作,如开设家庭咨询热线以帮助解答疑难等。文艺部门在倡导提高家庭质量中亦应责无旁贷,可以通过文化机构开展全家一起的活动,如近来电视、电台中播演的一些欢乐家庭节目,一方面愉悦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促成人们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关注。此外,还可以利用社区教育形式带动家庭质量、品味上的提高。家庭生活的改善一部分有待于观念的倡导和生活态度的转变,所以新闻出版单位应充分利用其媒体多出版些家庭杂志、亲职教育刊物,在报纸杂志上开辟父母教育专栏等,倡导一些较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这样对家庭伦理的整合必会有所促进和裨益。
有成功健全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虽是老生常谈,却有不变的真理。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必须从家庭生活入手,从增进亲子关系开始。人们如能多注意于此,共同开展创建美好家庭活动,相信将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改善。
本文于1996年10月11日收到。
注释:
[1]宋希仁主编:《伦理学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5页。
[2]《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第410页。
[3]谢安邦、戴玉芳:《世界教改潮流中的德育改革》,刘佛年主编《回顾与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9页。
[4]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8页。
[5][6]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7]张承先主编:《教育大辞典》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73页。
[8][9]张坚:《对当代电视节目的社会学审视》,《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第6期。
[10]张杰等译:《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7页。
[11]"Let's take a trip",Childhood Education,Annal Theme Issue,1996.
[12]张承先主编:《教育大辞典》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