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价值和命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人本论文,语文论文,命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本思想彰显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的概念一跃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教育的对象是人,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从“人”的高度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深刻理解这个核心理念,有必要先了解人本思想的历史历程。
在近代,世界上有两次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一是文艺复兴运动,要求摆脱宗教神学束缚,主张恢复人性,尊重和维护人的主体地位。二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诞生,为人类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世界的日新月异,进一步向人们展示了人发展的各种潜在的可能性。同时,现代社会种种阻碍人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这些因素折射到教育内部,必然出现阻碍人性健康成长与片面追求的某些外在目的,如取得高分,升学谋取好职位等。大多数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不得不“削足适履”,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人性的扭曲。于是,“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正如罗马俱乐部指出:不对人的因素做出新的强调,有关外部生命维持系统的许多考虑,很快就会失去意义。
“人”的概念在马克思文本中首先是一个类概念,其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可知,人是与动物相区别的生命实体。其次人是社会存在物,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人还是有个性的存在物,其本质是人的自我独特性。从哲学上来说,“以人为本”的“本”有三重含义:一是人为世界之本,二是人为人之本,三是人为价值之本。① 在当代中国,有以下三个事实支持着或者说形成着“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选择性的发展创造了外部空间。二是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存在,为文化的传承与人的生存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内部空间。三是多种教育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实现中国的教育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② 为人的发展创造了自我提升的空间。
教育作为提升人类精神空间的实践活动,理应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以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推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教育中的人本思想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中有成熟的体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追求人的平等,关注人性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其主要观点有:
1.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2.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地位。
3.注重学生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点追求课程的建构。
4.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强调以人为本、挖掘学生潜能的教育目标,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语文课程作为在学校进行母语学习的课程,理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消费联系起来,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及全球处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语文教学成效不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研究者就重在从“人的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思考。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不利于开发学生潜能的刻板模式。造成这种刻板模式的深层原因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定位有偏颇,所以必须从“人的建设”的高度来定位,而语文教育的“元问题”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人的问题。③ 还有学者认为,从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底子”的理念出发,中小学语文教育应主要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所有这些宝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可以概括为“青春的精神”。它既符合于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人的健全生命的基础。④ 也有学者认为,对于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应回归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来思考,回到语文教学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来思考,而不能仅仅从国家已有明确认识的现实需要中来思考。⑤
那么,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又是如何被诠释的呢?
二、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
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出新世纪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教学实践、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等都围绕此展开。在此,我们主要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来审视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
(一)人文精神的弘扬
人文精神体现着一种价值观,一种思想态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强调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命珍视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由于人文精神是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产生的,所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会有不同的表现。总的说来,凡是肯定人、肯定自我、肯定自我的意志,承认人的自我创造性,为人的幸福而奋斗的态度,都可以说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篇都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性质观一直以来的纷争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平息,语文以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而被大家接受,从而使人文性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各地学校的语文教育改革也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旗帜。一个人对其母语掌握的程度如何可以说蕴含着他所在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一个人的个性的养成也主要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在于通过活生生的感性形象来发展学生的精神,丰富学生的生命,只有精神发展了,人格发展了,才会有健康的表达、真实的表达。课程标准还有多处提及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如“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审美境界、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等等。
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才能为语文教育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从而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对话”理念的存在
马克思关于人类特性的表述最重视人的平等性。在他看来:“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⑥ 平等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和核心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切工作展开的基础。为表现这样的思想,语文新课程标准就引入了“对话”的概念。如“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等等。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以求得新的发展。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展示学生的个性、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不是为学习语词而学习语词,不是就课文而学习课文,要让学生能把方法、内容和整个课程的结构及其在社会现实中的意义联系起来。正如多尔创设的“舞蹈型课程”,其中的舞步是“两个舞伴之间——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样,意义不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来,它是我们与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⑦
(三)对“自我”的强调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社会存在及其状况的认识。自我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实体,而且是一个人社会化的结果。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自我意识,“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⑧ 人之所以为人,也是因为人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⑨ 一个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自我”的,而是在社会的交往中“自我”才凸现的。我们谈学生的全面发展,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核心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自我发展了,才能谈到主体性的发展,“以人为本”也才有现实的基础。我们的语文新课程就处处着力体现对学生“自我”的关注。以课程标准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提法,如“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等等。
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这种对“自我”的强调不是对社会集体影响的弱化,而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个人关心自身命运的责任感、自觉能力和独立选择的行为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依然维持着自我的情感和体验,感受着书面文学语言的价值和美,能有一颗依旧清澈的心去玩味祖国的语言文字。
(四)语文课程与生活的关联
生活世界观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现在的哲学家来说,世界就是人的世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由人说出、为人把握、由人生活体验的世界。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生活世界。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语文课程改革的价值基础之一便是要关注到语文课程建设与生活的关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多处表现了这样的思想,特别是语文课程资源的提出。如“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等等,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关联提供了平台。通过系统的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习,对普通生活进行提炼、思辨,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生活性的情感、意志和体验。让学生在其中体悟人存在的价值,感受自我的发展对于生命的意义。
三、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价值
教育是人的教育,把学生当做具有他自己独特情感价值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做物来看待应该是教育的核心,语文新课程以极大的热情关注这一点,无论是课程标准中的表述还是教材的编写,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评价,都表达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展个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至少有以下的价值。
(一)从思维方式上思考人的问题
在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变革的趋势表现为:从实体思维进入关系思维;从客体思维进入主体思维;从单向思维进入多向思维;从静态的直观思维进入动态的变革思维。⑩ 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显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人的本质和人的能力。语文新课程中的人本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直指人的主体地位,要求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确立起人的尺度,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当用这种思维方式来看待人时,人便不再是被动的“占有性个体”,而是主动的“生成的人”“发展的人”。由此语文课程的学习就建立起了一种非功利的精神性联系。多元的思想、立体的语言空间要求学生们先抛开一切功利想法,学会如何真实地体验、感受,如何真实地表达,学会如何关心人、爱护人。面对活生生的真实生活,我们不能仅仅检测学生表达了这么一些语言,这些语言符合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知道,在他们成长的这一阶段里,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和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二)从价值取向上体现对人的关怀
价值取向是主体按照自身的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目标做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人的因素,认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同时,马克思主义还特别强调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并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素常的语境中,我们是在“识字—接受义务教育—考大学(获得高学历)”这一脉络下来理解学校的语文功用的。在这一呆板的理解中,语文教育忽视了人,人只是作为客观的“物”而存在。而新课程在强调语文课程选拔功用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提升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唤醒学生对本真生命的感觉,而不是按照效益或“代价—利益”的可算度来衡量学生。
(三)从日常教育上重视对人的建设
学校语文是有明确、自觉教育目的的,有指导的语文活动,是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对话,要在对话中思考、在对话中争论、在对话中追问。人本思想在日常教育上就是要思考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教师授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能以特定的方式获得特定的知识体系,语文知识的学习建基于人格体验,由此追求审思性阅读、真实的表达和灵动的感觉。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书面文学语言系统,情感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并激发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校语文这个独特的空间,师生在语言情意的表述中凝聚着生活的艺术化,显现着生命的诗意。师生在课堂上面对的语言就是面对人,面对世界,以充满心灵的体验去赋予世界感性的意义,从而形成融入个体生命的语言。
四、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命运
“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应该从人是主体、人是尺度和人是目的的层面来理解其基本含义及其精神实质。在语文新课程中,人本思想已经是必然存在,在论证了一个个可能的概念世界后,我们必然要回到真实存在的当下进行思考,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命运如何?
(一)对语文新课程人本思想的认识偏差
1.对文本的过度诠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在教学目标中提到“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这都体现着以“立人”为本来提出阅读鉴赏目标、提出教学建议。但是当我们批判霸权支撑下的对话,要求释放学生的思维和心灵时,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时,我们又容易走向另一极端,即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放任自流,加上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结盟,脱离文本的解读倒成了“有创见性的阅读”“值得探究的话题”。如一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当学生提出林黛玉当时是多少岁时,这位教师给予学生探究很大的支持,把此专设为研究性话题,让学生探讨。对此连红学家都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却让学生课外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上《斑羚飞渡》让学生讨论此故事的真实性问题。读了《背影》后,对父亲的穿过铁路、攀越栅栏大加批判,认为此举违反交通规则。诸如此类的阅读,看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则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
2.过于注重活动,使学生“过度运动”。
为打破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状态,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讲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语文课堂上热热闹闹,充斥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活动,笔者称之为“过度运动”。我们先来看一些教学镜头:
镜头一:教师的提问尚未结束,各组学生争先恐后举起小手。
镜头二:一个小组的同学回答尚未结束,或是教师的评价尚未完成,其余小组成员就纷纷举起手来。
镜头三:在同一小组中,一个学生本来完全可以由自己把话讲完,却要留一截让其他同学补充。
镜头四:同组活动后又进行跨组活动。
镜头五:小组活动时,仅在乎自己的活动,并未关注其他组员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动起来,能做学习的主人,期望一改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然而,笔者认为,这些活动仅仅是让师生与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相联系,而关于交往过程中的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等重要因素被忽略了;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对语言的体会、玩味、揣摩,对思想的感悟、体验,对文学的价值和美的欣赏被热闹所取代。如果将此行为视为对学生的尊重,那么,“以学生为主体”,这曾被压抑的概念是否会走向另一极端而被滥用?
3.在语言学习中缺少真正的文化沟通,使个人处于孤立状态。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这个语言,不仅仅指字词句的识得、语法的运用,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语言并不是一个人可以随意拾起放下的工具,它包围着一个人,并且侵入这个人的所有经验、理解、判断和行动中,通过语言一个人才能参与到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中去。语言的背后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经由语言去理解并且就在语言中理解,一个人就在他能够使用的语言中,并且经由这些语言去思考他最好和最坏的想法,去理解他最大的快乐和痛苦。然而在语言的学习中,要么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要么跨过语言单纯地进行纯技巧式的教学。使语文课要么成为生物课,要么成为书法课……其实在对话者之间,只要进行的是真正的对话,便总存在一种相互转变的开放性。在语言的学习中,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教学活动是一个意义不断创造、不断生成的活动,“教学不能仅仅意味着讲,教学应当成为一种约定: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此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她)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11) 我们要通过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感觉。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的互联性,关注着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着文化的内涵。
4.对生命的尊重仅仅浮于表面。
语文教育通过其独特的存在使人成为“人”。那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成“人”的条件是什么呢?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人的条件》一书中指出:是生命而非世界才是人至高的“善”。(12) 其实,生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全生避害”,还是传统文化认知的“天人合一”,都表明了以生命为价值取向。语文课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对生命的尊重的价值取向必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但是,在很多场合这种关注又是不够的。比如教材编选中的性别偏见问题,女性形象系谱,经常表述为这么几类:悲苦的女性——男性构思社会问题的对象物;沉默的女性——男权中心下的弃妇形象;被矮化的女性——男权话语中的悲歌及幻化的女性——男性对纯美女性的想象。这之后的性别价值假设为懦弱的、无反抗、无诉求的“超人”意识和美丽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化意识。蕴涵于教材中的性别偏见再生和强化的社会性别偏见观念,尤其影响学生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
(二)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正确把握语文新课程中的人本思想
目前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诉求,因此课程研究必须折射教育所承载的“人”的具体而复杂的内涵。正如叶澜先生指出的:“教育发展的内在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认识,教育学基本原理的突破需要从对‘人’的认识的反思开始,她认为就中国目前教育学理论的现状来看,在有关‘人’的认识上,主要缺乏的是‘具体个人’的意识,需要实现的理论转换是从‘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的转换。”(13) 而所谓具体的人就是指“作为一种物质的、理智的、有感性的、有性别的、社会的、精神的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这些成分都不能也不应当被孤立起来,他们之间是相互依靠的”。(14) 对语文新课程中人本思想的理解,应该是从各个层面整体性的理解,而不是一个细节理解的问题。不能想当然地用“以人为本”给语文新课程套上神圣的外衣。这种只涉及表层文化的变化,会导致对“人本”理解的简单化。而应该在深层文化结构上使语文新课程能为“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提供生存的土壤。
王富仁先生在谈到有关教育的整体认识问题时说:“首先,教育永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成年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的标准是成人的标准,而不是也不应该是儿童的标准。其次,现在的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性的教育,是把不同的儿童编入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级进行集体教学的形式。(因此)教学活动永远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趣味,‘因材施教’在这种集体性的教育中永远只是一个努力的目标,而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实现。”(15)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分文化化了的社会,教育为培养下一代,就是通过学校课程灌输社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知识技能,这样才能使下一代适应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教师的责任感主要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感,教师总是以一个社会成员的要求来要求全体学生的,可以这么说,教师的责任感不是对一个个具体学生的责任感,这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我们要让学生带着他原本具有的对世界的幻想走向成人世界,而不是让学生过早陷入功利主义的精神境界。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16) 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应该使学生亲近社会,应该教给学生智慧,应该让学生会使用美好的文字。这就是对“人”的尊重。
总之,任何语文教育实践都要心中切实装着人,装着人的跳动的生命与真切的感受,装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期望,装着不怕被排斥的精神性追求。只有学生、教师的个体生命得到发展了,语文教育才能一步步走向完美。
注释:
①张奎良《从民到人的历史切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新视角》,《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②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③童庆炳《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5期。
④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语文学习》2000年第1期。
⑤王富仁《当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依据》,《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页。
⑦[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193页。
⑧《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第228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1972)年版,第18页。1995年版第1卷,第60页。
⑩李德顺《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
(11)[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12)[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4)保罗·郎格郎《终身教育引论》,中国翻译出版社公司,1985年,第85页。
(15)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读书》,2001年第6期。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