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观念论文_曾丽霞

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观念论文_曾丽霞

紫金县林业局 517400

摘要:林业除了是一项必要的基础产业外,更是一项具有非凡意义的公益事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因素,是保障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现阶段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但是,现实中恶劣的生存坏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碍,社会大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提高,更好的调节生态环境已成为了当前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本文就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做了简单阐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个人拙见。

关键词: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当前国民关注的重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伦理形态。在现在及未来,林业都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有着不可小觑的自身作用。因此,不论是何种岗位、各种工作都应对生态观念有正确认知,进而牢固林业管理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为林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1.林业生态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了国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更好的切合当前发展趋势,如何更好的实现生态林业建设已成为林业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是指人、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真正实现和谐共处的文明形态。在后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生态林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尽力保障每个社会大众都能对建设理念有明确认知,并将其落实到自身工作中,在此过程中,应 以生态林业作为主要理念,应用新型管理方式来推进林业发展进程。

建立立体林业是建设生态林业的主要目标。立体林业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在动态环境中可以保持平衡的林业系统,此种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综合生产,还可有效调节生态平衡,达到资源重复利用的目标。除此之外,发展立体林业也可有效推进当地经济发展进程。

2.林业的生态效益

林业具备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更是直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森林在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简单来说,林业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储存水源,保持水土平衡

每当出现强降水时,地表植被可有效降低水流冲击力度,使水流流入土壤,降低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同时,植被还可实现对水的存储利用,如果可以实现森林蓄水功能最大化,毫不夸张的说其作用完全可与水库媲美。

2.2有效避免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由于树木根部及其落叶自身结构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在我国,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为水土流失,很多泥沙流入黄河,导致其形成“地上河”。近几年,黄土高原地区已经开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有效改善了当前地区水土流失情况。

2.3促进降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降水量相对较少,干旱对我国经济的损害力度更是不言而喻。森林植被可有效调节大气循环,推进云和降雨形成进度。

2.4防风固沙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沙漠吞噬了我国数不清的耕地与农田,时刻威胁着我国国民的正常生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背景下,可以加大林业发展力度,进而改善当前紧张局面。森林除了可以防风,降低风速,形成一道有效的绿色屏障外,由于植物自身根部特性,可以实现有效固沙,最大程度防止土壤沙漠化。不仅如此,对改良土地、推进植物生长,建造绿洲方面也有明显作用。

2.4.1保障生物多样性

森林于各种生物而言都是赖以生存的家园,多种动植物都在森林里生存繁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我国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我国森林面积出现了极具锐减,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很多野生动物失去了自身生存的家园,更有甚者,很多物种正在面临灭绝危机。所以,如何更好的保障生物的多样性已成为国内外发展生态林业的直接要求。这对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2.4.2调节温度

近几年,“温室效应”现象逐年加重,全球变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两级冰川逐渐开始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对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构成直接威胁。在此情况中,森林的生态作用尤为明显。森林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所需氧气,有效缓解全球变暖现象,此外,对净化空气也有明显作用。

除此之外,其还可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某地区森林创生态效益69.94亿元,其中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某地区森林生态效益分类

类别数值(亿元)

涵养水源效益10.62

森林储能效益5.91

保土效益4.62

净化大气效益1.56

生态旅游效益12.62

同化CO效益15.75

释放氧气效益18.86

3.建设生态林业的措施

第一,要提升自身保护森林、建设生态林业的主观意识。培养国民的生态意识是发展生态林业的关键,要让所有人都对林业资源的重要性有明确认知。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该方面的宣传力度,制定出明确的相关规定,使社会大众形成建设生态林业的共识。只有社会大众真正明白、接受生态林业的理念,才可以更好的采取相关措施。

第二,加大对现有林业的保护力度。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总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天然现有林业是自然生长的,不用对其进行特殊保护,使得滥砍滥伐现象频发,导致我国天然林业收到了大面积破坏。此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必须要勒令禁止。同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林地要及时进行有序治理。

第三,在建设生态林业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转变自身发展方向。由于传统的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想早日实现生态林业建设就必须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使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比如,可以完善传统的林业模式,种植多种物种,进而保障生物的多样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生态观念应用于林业管理中可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更能突出现代林业管理的现实。发展生态林业不仅对当地的周围环境有着积极作用,合理利用资源,保障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当地经济效益也有明显作用。只有端正社会大众建设生态林业观念,才可以保障群众遵守相关规定,进而有效改善当前林业管理现状,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构造出真正完善的生态林业。

参考文献:

[1]蒋波. 生态观念在现代林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绿色科技,2015(03):130-131.

[2]刘艳强,李志国. 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 江西农业,2017(23):88.

[3]朱正.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措施[J]. 南方农业,2017,11(36):44-45.

[4]夏文妹. 利用林业技术创新促进生态林业发展探究[J]. 农技服务,2017,34(03):3-4.

[5]刘影. 浅谈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7(07):227.

论文作者:曾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观念论文_曾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