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准知识转化为深度评改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化为论文,精准论文,深度论文,能力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文的深度评改能力,需要精准知识的支持。对习作的评改,是建立在“好文章是怎样的”这个知识基础上的。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每一次习作练习都提出了“互评互改”的要求,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评改”标准,这就使得操作上困难重重。实践中,我弥补这一缺点的办法是,每一次都从习作要求中选取一个重点,传授这一次习作评改的“精准知识”,在评改实践中让“精准知识”转化为评改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习作深度评改能力。 一、阅读教学中提炼精准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要求“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之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名家经典之作。因此,教学中重点着力人物描写的方法,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上表现突出;《临死前的严监生》,在细节镜头的反复渲染上匠心独具;《“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运用侧面描写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让王熙凤的形象跃然纸上;《刷子李》对刷子李的一身黑衣黑裤和所刷的房子的侧面描写,同样令人叫绝;《金钱的魔力》中,马克·吐温对托德的神态和老板的肉麻语言进行了近乎夸张的细腻描写,讽刺的效果淋漓尽致……为此,在本单元的教学时,应该有明确而强烈的指向写作的意识,有的放矢。 (一)利用“提示”,引导学习方向 “单元学习提示”明确了学习本组课文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求:“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其中的“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是阅读中新出现的学习目标;“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是写作中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明白单元学习提示的内涵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然后再开始本组课文的学习。 (二)关注形式,概括写作方法 在本组课文的阅读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特殊之处,概括出作者独具特色的写作方法。如《临死前的严监生》,学生通过阅读一定会发现:课文四次写到了严监生的“两根手指”。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假想严监生的心理活动,认识他的吝啬鬼形象。同时,师生一次又一次地探讨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既是体会反复渲染一个细节镜头的写作方法,同时也在实践着对同一心理的“反复描写”的方法——既要重复,又要有所变化。最后,教师通过提问“这样的反复描写有什么作用吗?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这种写法”,将学生的感性体会水到渠成地提升到理性思辨的高度。 二、写作辅导时明确评改标准 (一)复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复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实现。教师将课文中用到的写作方法制作成微视频,发布在网络上。每个微视频的长度控制在7分钟左右。微视频的内容包括写作方法名称解释、课文实例、可能运用的语境。如关于“侧面描写”的微课脚本解说词: 1.什么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相对于正面描写来说的。正面描写是直接描写该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来反映人物特点;而侧面描写则是描写其他人或者物来间接反映该人物的特点,所以也叫间接描写。 2.哪里有侧面描写?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是用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写王熙凤的人物特点。 《刷子李》:“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房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是用刷好的房子和一身黑衣裤来写刷子李技术高超。 3.怎样运用侧面描写? (1)写他人的评价:如通过学生、家长等的评价来表现某位老师的特点。 (2)写他人的神态动作:如描写观众的反应来写演员的演技,写同学们的表现来写老师的特点。 (3)写这个人物的作品:如描写学生的作业本,可以反映这位同学的学习情况。 (二)规划习作中适用的方法 习作辅导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写作内容,让学生设想可否运用刚学的写作方法,怎样具体运用。这是本次作文的难点。 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好,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前确定题材,完成“习作计划表”(例见下表),以便教师在辅导课上能够准确地选取典型,引导学生精准运用写作方法。 例如,一位同学的习作计划表是这样的:将精确知识转化为深度评价能力_描写方法论文
将精确知识转化为深度评价能力_描写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