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与环黄渤海经济区的合作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渤海论文,经济区论文,滨海新区论文,前景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
通常认为,天津滨海新区所集合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滨海新区位于欧亚大陆桥之东端,是中亚多个内陆国的出海口;二是以港口为主导的交通优势,海、空、铁路和公路综合网络发达;三是资源优势,拥有大量可供建设的荒地,渤海油气资源富集;四是工业基础优势,新区石油和海洋化工发展历史悠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达,出口领跑全国。解读天津的这些优势,多数是以时间序列的纵坐标为参照,在天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之后,特别要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多作横向比较,才会进一步发现和把握天津现实与潜在的优势。
1.京津城市双核互补。
两个特大城市毗邻而生,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罕见。京津的互补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天津的能源优势。北京的资源禀赋较差,是典型的能源调入地区,96%的煤炭、70%的电力、100%的天然气和石油、60%的成品油需从外埠调入。而天津面向的渤海湾,石油储量达到20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5,天然气1937亿立方米,每年开采地热水2000万立方米。
二是天津的土地资源优势。北京市域总面积为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62%,平原占38%。天津市域总面积为11919.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8%,平原占94.2%,平原面积是北京的两倍多。滨海新区内有海岸线153公里,滩涂1321平方公里,生态湿地5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此外还有1200多平方公里盐碱荒地。
三是北京的科技文化优势。环渤海是我国智力最密集地区,有高等院校近300所,占全国总量的1/3。科研机构1000多所,科技人员13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北京。2005年,北京的科技研发(R&D)投入规模是上海的1.83倍,天津的5.2倍。北京科技人力资源达到1015.46人/万人,是上海的2.1倍。天津市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名第三,可与北京实现强强联合。
四是北京的行政资源整合的优势。作为首都,北京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全国、海外吸引技术、人才、资本等流动性要素。受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只要区域基础设施足够畅达,两市距离充分拉近,天津的建设发展就可以不断地从北京获得各类资源和要素,这一优势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所殊难享受的。
天津建城600余年,长期作为拱卫和服务于首都的门户而发展。北京对“经济中心”的舍弃和天津对“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是对历史本真的一种现实回归。天津要融入、服务于环渤海区域,不仅要实现自我超越,更是对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2.区域辐射作用有增无减。
天津港历史上就是北京的外港和“三北”地区传统的出海口岸。经过近20年的均衡发展,环渤海区域超亿吨大港有四个,其中列为全国集装箱主干港的分别是天津港、大连港和青岛港。天津口岸70%的货物、60%的集装箱来自华北和西北,东北市场尽管有大连港,但天津港的区域服务和辐射功能并未衰减。目前,天津本埠的集装箱货源只占30%,区域经济的带动效果愈加显著。
3.商务环境不断完善。
据全球知名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国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William Mercer)2006年6月公布的全球144个城市的生活消费成本排行榜,北京排名第14位,名列中国内地生活成本最高城市之首,天津只排在第128位,较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具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该调查是对样板城市200多项物价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后得出的,其中如房价、交通费用等对生活消费的变化具有极大影响。
天津曾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老工业城市,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职工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城市生活消费水准长期偏低,与港台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的城市比较,城市生活消费成本差异较大①,与亚太地区的城市比较优势则更为明显。天津的这些不足恰恰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天津是外商投资回报最高的城市。
当然,城市商务环境优劣不仅体现在生活消费方面,在由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评比中,北京、天津、唐山分列前三名,该项调查涉及城市的区位及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环境以及综合安全环境七个方面。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城市,应该说,天津近年来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
4.发展制造业的基础稳固。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世界产业分工格局的调整,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和资金转移,几乎是我国东部所有沿海开放城市的共同追求。但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提,也需要承接方具有产业结构的垂直分工,以及一定的产业平行分工,这意味着,承接高技术产业转移的一方必须充分具备产业嫁接的基础。
滨海新区近些年之所以能够大量承接来自欧美日韩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并促使许多在津外资企业不断追加投资,一个基本优势是天津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此外,通过对老企业普遍实行外资“嫁改调”、市区工业东移等战略举措,进一步夯实了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在区位上,天津虽不及胶东、辽东等日韩投资的传统进入地区,但天津的比较优势也不可忽略。天津在东亚十城市经济合作会议上被推选为制造业部主干事城市,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国家将天津定位为“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和转化基地”是实至名归,有助于天津进一步发挥其比较优势。
二、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面临的挑战
1.滨海新区只具备比较优势。
温家宝总理2005年来津视察时指出,滨海新区在新形势下必须明确的发展思路之一是“坚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对滨海新区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滨海新区拥有的多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这些优势在环渤海其他省市并不鲜见,如拥有海域、油气资源、腹地等是共享的。在战略机遇期内,比较优势会充分体现,但随着开发布局的时空条件变幻和国际市场波动,比较优势多会弱化乃至消失。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一度出现的产业结构老化、腹地萎缩、商务成本增加等问题,务必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创新发展中引以为戒。
第二,滨海新区虽有多种优势共存的特色,也有能级整体较低的不足。就港口这一核心战略资源来看,就存在距市区较远、航道等级低、集装箱化率不高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认真研判、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之势,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延伸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做大规模、提升等级,增强港区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以“有为”促“有位”,靠“有位”带“有为”。
第三,滨海新区的现有优势多为资源约束硬优势,而非持续利用的软优势。“硬优势”如土地、海岸线、油气资源等多有刚性约束。“软优势”靠政策扶植和制度环境构造,如市场准入、人才集聚、科技扶持、风险防范、民企成长和金融生态环境培育等,在香港统称“营商环境”。比较而言,上海浦东新区的“软、硬”优势均好于天津,仍在开发开放15年之后积极争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其动力来自比较优势的匮乏。天津在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同时,即获得“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政策支持,目的是要在战略机遇期内将硬优势尽快转换为“软优势”,在硬优势殆尽之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2.国家经济重心并未“北移”。
在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后,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将滨海新区比作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甚至认为,珠三角和长三角级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优势将递减,国家经济的发展重心会趁势“北上”,为环渤海地区所替代。这些认识作为一种民间愿景可以理解,决策者不可陶醉其中。事实上,天津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影响尚在构建,谋求“第三极”的地位还任重道远。
据商务部2005年对全球排名前100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在投资区位上,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地将是跨国公司未来三年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区。从选择投资区域企业数量分布看,长三角经济圈占47%,环渤海经济圈占22%,珠三角经济圈占21%,东北地区占9%,中西部地区占8%。同时,92%的跨国公司选择在开发区内投资②。这表明,环渤海地区只是外商未来投资考虑的重点区域之一,在认同投资的外商比重上,环渤海不占绝对优势。显然,在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下,珠三角、长三角的作用不会也不可能被环渤海地区所取代。恰恰相反,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海峡西岸经济区开辟等国家区域战略目标相继推出,滨海新区反而缺少了深圳开放和浦东开发那种“一呼百应”的轰动效应,大量海外投资将被分散和稀释。
3.地区性贸易组织缺失。
至2002年末,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区域贸易协议(RTA)已有179个,多数WTO成员至少都参加了一个以上的RTA。其中,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两大强势组织的区域内贸易额已占全球贸易额的1/3。中国加入的APEC过于庞大和松散,在推进实质性经济合作方面难与EU和NAFTA抗衡。鉴于多边贸易体系(WTO)无法充分保证发展中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成果,更多的国家将借助区域贸易自由化来补充多边贸易机制不足的损失。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一项调查,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总额在本世纪前5年中翻了一番,以中国为基轴的中日、中韩对华贸易呈现出增长迅速、水平分工扩展的特征;三国间相互直接投资也以日韩进入中国为主流。但在东亚(东北亚)区域,一直缺乏像东盟(ASEAN)之于东南亚这样的区域性贸易组织。其主要原因:一是中日韩都有作地区盟主的野心且各不相让;二是中央没有明确表态谁将成为代表东北亚区域中方利益的省市,导致国内环黄渤海各城市纷争不下,天津因距日韩俄相对较远而缺乏区位竞争优势;三是东北亚地缘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不断被地区政治、军事冲突所削弱,天津对日韩外向型经济的依存度极高,很难置身度外。因此,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海外战略只能做出“面向东北亚”的模糊定位。
4.天津港面临诸多挑战。
滨海新区最大发展优势是港口,建设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具体可概括为一个基地(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两个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而实现这些目标,一直以来都是环黄渤海诸港口城市的梦想。在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之后,各地的第一反应不是“拱手认同”,而是积极应对。其中第一位挑战者首推上海。2005年之前,上海港浦江的宜航岸线资源极其紧张,洋山港一期深水码头和保税港区投入运营,使得上海港发展形成浦江、外高桥和洋山港三大支点,确保了上海作为中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据此,上海港制定了以承揽集装箱中转业务为核心的“东北亚挺进战略”,其势咄咄逼人。第二位竞争者是韩国西海岸各城市。韩国政府制定的第四次国土整治规划以“开发西海岸”为目标,将仁川、群山、釜山等港口建成东北亚区域集装箱枢纽港作为国家战略。其中,2004年釜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5位。釜山新港一期泊位已投入运营,到2011年全部竣工时,集装箱吞吐量将增加1倍。第三位竞争者是大连市。辽宁省已将全力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全省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首要目标,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带动,大连港的吞吐量增长迅速,中央也已明确大连的定位,即要为东三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平台和通道。大连大窑湾国际保税港的规划也得到国务院批复,成为天津东疆国际保税港发展最直接的对手。第四位竞争者是青岛市。青岛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规划期内基本形成“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以及配套的航空枢纽、金融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这种与滨海新区极其相似的发展定位,在天津港的未来发展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滨海新区发展与环黄渤海区域的关系
笔者认为,“环黄渤海区域”只是天津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迈向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过渡区域。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1.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循序推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已确立了“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发展轴,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新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据此定位,天津以滨海新区为圆心构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将构成四个开放圈层:第一圈层为京津冀(北京、冀北),第二圈层为环渤海(辽东、胶东半岛两翼),第三圈层为“三北”(华北、西北和东北);第四圈层是面向整个东北亚区域。在此圈层结构中,并不存在“环黄渤海”这样的地缘经济区概念。
对于加快天津渤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央一直强调地缘经济战略的核心,在于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全面吸引日本和韩国的产业资源和金融投资,壮大华北经济和东北经济,实现整个中国东部经济的大发展。进而使这一态势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渐次扩展,形成全中国的超大市场经济体系。这一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基本是在中国境内进行,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特点。
2.环渤海与环黄渤海是空间重叠、发展重心不同的区域。渤海属于中国的内海,这一区域覆盖的陆域和海域都有明确的界定。但“环黄渤海区域”只是一个笼统的地缘经济概念,因为,黄海不仅与中国的渤海、东海相贯通,其东岸为南北分治的朝鲜半岛,陆域覆盖范围不确切,积极响应者多是沿岸受益最大的地区,如中国山东省胶东半岛和韩国的西海岸城市地区等。国内其他一些毗邻的地区如辽东半岛、苏北地区和上海的响应并不积极。相反,这些城市的发展却受到“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日本海(东海)区域”③ 的影响。
由于中日韩各方的认识不统一,1991年由各国多个城市建立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定名为“东亚城市合作组织”,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中国的天津、大连、青岛和烟台,韩国的釜山、仁川、蔚山,日本的北九州岛、福冈、下关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由环渤海的概念出发,其重心放在陆域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核心层是京津冀的两市一省,紧密层包括山东、辽宁两翼的三省两市,外围层可扩大到内蒙古、山西等华北地区。而“环黄渤海圈”的覆盖范围不甚明确,其区域重心侧重于海域而非陆域,但其重心无论是放在中国内地,还是朝鲜半岛,目前都不够确定。
3.“环黄渤海”的经济合作是天津“面向东北亚”的过渡圈层。在中国谋求面向东北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仅有“环渤海圈”而忽视“环黄渤海区域”的参与是难以想像的。“环黄渤海区域”虽然不属于官方确定的开放圈层,但从“环渤海”走向“环黄渤海”,需要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相对于东南亚为主的东盟国家地区,以中日韩为核心的只是太平洋西海岸经贸最活跃地区之一。环黄渤海沿岸城市分属于不同国家的不同行政区,由于缺少区域性基金组织的统筹,整合的力量更为薄弱,因此,谋求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尽管是中日韩的共同愿望,但其实现过程将比较漫长。
实现天津建成北方经济中心终极目标,要求以滨海新区为圆点,通过不同空间开放层次步步递进,最终实现谋求“面向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带动功能。空间开发开放的圈层布局,按照“由点带面、由近及远”的顺序推进,即要积极开拓与京冀、环渤海和“三北”的区域经济联系,以“有为”促“有位”的路径:首先要实现京津经济的联合和互补,利用京津整体力量逐步带动河北发展,在京津冀实现一体化后,进一步增强与山东和辽宁等地区的互动与协作,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一体化,再谋求环黄渤海、东北亚的区域一体化,从而担当起带动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注释:
①有专家质疑该项调查的结论,认为过分夸大了京津两市物价水平的差异。但该项调查是以外企雇员在中国城市中的消费成本来比对,且多年连续调查,应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②参见商务部《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
③“环日本海”包括中、朝、日、韩、俄5个共同濒临日本海的国家,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承认,但韩国对“日本海”叫法持反对意见,坚持称其为“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