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方法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心理学论文,思想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4-0041-02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长期提出但始终未决的老问题。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且终身受益的课程,不仅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而且需要深入研究学生在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心理状况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强化教学效果,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把握学生的需要心理,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也是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心理反映。需要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重要源泉,需要心理不但有从低到高的层次之分,而且各层次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和递进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且有相对主导的辩证关系。据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重视对学生基本的真实需要的心理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学生的心理预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习内容的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指个体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在外部信息刺激下产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当教育信息接近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由于它与大学生解决自己的认知矛盾有关,因此可能比较容易被接受;反之,如果这些教育信息不及或超越青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则不易被他们接受。二是对教育方式的期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持久的兴奋性和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教师所授内容并内化为自身需要。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符合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在求学期间,学生首要和最迫切的发展需要是学习需要,与此相联系的是成才与就业需要。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群体,有着强烈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的需要,有着对理想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有着自强、自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上的积极追索。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和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相吻合,顺应大学生的心理期望。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大学生的人生经验相对应。大学生的人生经验尽管有着不成熟之处,但它的客观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它会影响个人的认知方式,常常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另一方面,大学生会依据自身经验对外部信息作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接受或排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人生经验状况。当代青年大学生处于由少年到成人的转化期,其思想、思维及判断力都呈现成熟与不成熟的两面性。他们往往有一定的思维力与辨别判断力,又存在一定缺陷,如看问题不全面、易偏激、以偏概全,并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具有喜新厌旧、喜真厌假、喜深厌浅等特点。对于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既要肯定其积极合理的方面,也要关注其消极落后的方面,防止他们走极端。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不能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来观察分析,不能以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来衡量他们、要求他们,而是要抓住学生真实合理的需要,注意在“新”“真”“深”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克服他们的逆反心理。 二、充分认识从众心理,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指向 从众心理是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在认知上或行为上趋向群体认同,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一种心理。心理学认为,人不仅是个性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既受自己个性的支配,更受集体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个人之所以从众,是因为它能使个人获得一种安全感和被接纳感,还能从他人的肯定性评价中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群体认同对其成员的从众心理也有重要影响,它使成员对一些特定事物尽可能保持同一的态度、意见与价值观。从众行为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效果:在一个团结坚强的集体中,从众行为带来的是对集体建设的促进和加强;而在一个正不压邪的群体里,从众行为必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无论是积极的从众还是消极的从众,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和惯性力。 群体认同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社会宣传与提倡的某种理论或观点,被一定的组织、民间团体所接受,成为这些组织的行为指导;二是一定的理论或观点被一定的社会文化宣传机构所接纳,并取得相应的社会占有形式,如出版物、影视剧等;三是得到社会公众认可,并转化为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价值观念等形式。我们要积极运用从众心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着眼点应立足于教育对象的大多数,要努力形成一个有明确目标和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的良好的集体氛围,有意识地拓展教育的有形和无形渠道,有效地带动起全体学生。同时,对学生一些消极错误的思想苗头、言论行为,要及时疏导,不能置之不理,以防形成消极的从众心理误导学生,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三、注意心理定势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接受某种认识或事物之前,已经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类化的态势和习惯,它具有稳定性、潜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人们对事物作出迅速判断,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少走弯路;但也容易引起刻板或封闭效应,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人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用这种定势去看待事物,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有色眼镜看问题。比如,当前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学生往往就有一种“没意思,走形式”的心理,一味盲目拒绝、排斥,这就是一种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如果不顾及这些心理定势,一味脱离实际地说教,很容易形成“夹生饭”或逆反心理。因此,要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取得好的效果,教育者本身不能戴上心理定势的有色眼镜,而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在教育前,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定势要有基本的、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找出难点,确定教育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的力度。同时,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换位思考,即心理置换,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引起学生与教师的思想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四、注意情感体验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水平 心理过程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没有感知、思维和记忆等基本认知,就无所谓心理的形成和思想的提高。但是,仅仅停留在认知的水平并不够,因为情感和意志的生成与丰富,恰恰是人最基本和重要的特征及其优势所在。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人们事业、成才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为许多事实所验证。并且,情感具有感染性,也就是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功能。当某个人带有某种情绪的时候,不仅自己会感受到相应的主观体验,而且还能通过外部表情为他人所察觉,并引起他人相应的情绪反应,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共鸣就是典型的移情现象。这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以情动人来达到影响和改变对方思想、态度和行为提供了前提与可能。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充分发挥情感体验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在正常、健康、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和感知教育内容;通过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认同,产生情感共鸣,可以进一步激发和转换受教育者更大更多的认识与行为的能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落脚点和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内化为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强大的精神支柱,转化为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指导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仅仅满足和停留在使学生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程度,而应运用情感体验的诸多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现实、就业前景、发展空间等等,通过真实的事例讲解才能让学生信服,增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学生头脑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上升为学生自觉而高尚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进而转化为他们积极和持久的行为。 五、充分利用心理环境,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更好开展 如果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活动看作一个特定的系统,那么一切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活动之外的自然、社会、组织和人类思维方面的条件、事物对象、关系状态和过程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按其层次结果、性质特征和心理功能的差异,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三种基本类型。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时,光研究受教育者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受教育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应充分利用心理环境的广阔性,选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成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教育材料;充分利用心理环境的渗透性,营造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如开设专题广播、举办读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还应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持久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践证明,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避免在一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常出现的不良心态,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要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并内化为学生思想、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能深入研究学生心理活动发展规律,以高尚的情操熏陶课堂,以精彩的内容授予学生,以生动的事例打动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能进学生的头脑,并在新一代青年学生中开花结果。用心理学方法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_政治论文
用心理学方法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