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曹振波

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曹振波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心血站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要】目的:讨论与分析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市某医院就医的30例患者,对患者的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检验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的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中,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参考比较单位,仪器法明显低于镜检法,剩余三种仪器法明显高于细胞镜检法,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两种方法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在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临床检验应用中,镜检法为最优方法,仪器法为次优方法。

【关键词】白细胞分类计数;仪器法;镜检法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088-02

血液在循环系统内不停地流动,参与人体各项生理机能活动,与机体的各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在除造血系统病变外的病理情况下,当人体其它组织和系统发生病变时,血液内的成分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发生改变[1]。对血液中的白细胞检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检验项目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检验[2]。目前,由于国内血液分析仪在临床检查实验室的普及,血常规检验参数逐渐增多,这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而且增加了医生临床诊断的参考数据,在医学的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市某医院就医的30例患者,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35至70岁,平均年龄(39.4±5.2)岁。为保证本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有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方式。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征得本人及其家属同意,以不给患者带来额外负担和保密为准则。

1.2方法

因为不同种类白细胞的功能各不相同,其在血液中的形态和数量的改变带来的临床意义也不尽相同。因此仅仅对白细胞总数计数已经不能满足临床上的需求,现在的检验医学要求对各种白细胞分别的计数,即分类计数。目前临床上主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法有两种,一种为血细胞分析仪法,另一种为显微镜分类计数法[3]。血细胞分析仪法是将患者血液放入仪器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的方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是将患者血液制作成细胞均匀分布的薄膜涂片,在瑞氏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据白细胞形态学的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的相对比值。结合白细胞计数的结果,还可间接得出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大概数量[2]。

2.检验

2.1 检验方法

2.1.1显微镜分类法 白细胞分类是将血液检验设备相对简单、费用相对低廉,但有耗时过长、准确度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等缺点[4]。此法是依据染色条件下细胞的大小、形态、胞质的颜色等情况具有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是形态学经典的分类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血细胞分析仪法 目前的血细胞分析仪在用于白细胞分类的有两类:三分群与五分类[5]。电阻抗法是根据经过溶血剂处理之后的白细胞的体积大小将白细胞分为大细胞、小细胞、中间细胞的三群。此法不能做到分析胞质和胞核的特点,而且其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能成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五分类的仪器是联合使用了多种类的高科技手段,其分类的结果相对较为可靠、准确。但是其对某些细胞仍然不能做到识别,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正常单核细胞。在目前的临床检验上,使用仪器法白细胞分类计数仅用于筛查,白细胞分类计数主要仍是涂片做显微镜检查。

2.2 质量控制

2.2.1血涂片制备 血涂片是镜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直接关系到计数准确性,而染色质量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也有很大影响。优质的血涂片,要求头尾分明、薄厚适宜且两侧留有一定的空隙。

2.2.2镜检部位 因为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大小、体积不同,所以在血涂片中其分布很不均匀。一般体积相对较小的淋巴细胞分布在头部、中部分布较多,单核细胞分布在尾部和两侧,体积特别大的细胞常分布在片尾末端[6]。所以,一般情况下白细胞的分布在片头至片尾的3/4区域比较均匀,在分类计数时最好选择体尾交界处,并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律的移动,以免出现重复计数现象,并且可以降低因为细胞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2.2.3报告方式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的结果用各种白细胞占去的比值或百分率来表示。当异常白细胞或幼稚白细胞时,则应分类报告,并注明所占白细胞的分类比值或百分率[7]。如果在血涂片中发现核红细胞存在,也要逐个计数,但是其不计入白细胞的总数之内,而是在报告分类计数的100个白细胞同时另计核红细胞数量。

3.结果

在我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的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中,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参考比较单位,仪器法明显低于镜检法,剩余三种仪器法明显高于细胞镜检法,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两种方法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

4.讨论

因为在白细胞中占百分率最高得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它的增减影响着白细胞的总数,例如如果中性粒细胞的增多,白细胞的总数也增多[8]。二者在数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白细胞总数的增减意义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减的意义趋于一致。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存在,即白细胞总数增减与中性粒细胞增减无关联,在此时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郭晓俊,王青,宋颖,缪颖波,许蕾.新鲜血液白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检验医学,2015,30(5):512-516.

[2]宓宇仙,才丽,赵佳怡,张美艳,姜海荣,崔晓兰.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高龄老人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6):992-994.

[3]熊小敏,李薇.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分析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J].生物技术通讯,2014, 25(3):394-397.

[4]郭桂英,郭勇,曾邦国.白细胞分类计数及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中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658-1659.

[5]王青,宋颖,许蕾,缪颖波,诸佩超.2014年上海地区红、白细胞计数结果一致性的初步调查[J].检验医学,2015,30(11):1074-1077.

[6]李瑞祥.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与瑞氏染色镜检结果的比较[J].广西医学.2015.37(3):403-404.

[7]胡晓红.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因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94-94.

[8]李明勇,李焱鑫,陈梅,张春平,李玉芹,李慧,王仁胜,周玉.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量值溯源性的建立[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6):150-152.

论文作者:曹振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曹振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