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模式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学术交流论文,模式论文,网络论文,Wik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交流是学术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术性的具体体现。它包括科学情报、科学信息、科学知识等在内的交流活动,其整个过程有科学信息(知识、情报)的生产、提供、传递、获取和利用一系列环节[1]。美国 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Gerstner于1996年12月1日在纽约的一次演讲中称开放的Internet是改变世界的“核动力”[2]。的确如此,Wiki作为新兴的网络技术,其产生与发展给网络学术交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同时为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带来了新的契机。
1 Wiki技术概述
Wiki中文翻译有“维基、维客、围记、快记”,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是由“Wiki之父”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根据檀香山的Wiki Wiki公共汽车取名的,这是他到檀香山学会的第一个夏威夷语。Wiki其实也真的是既简单又快速的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快点快点”符合Wiki每天都在成长的事实,其含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Wiki精神”。
Wiki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在 Wiki支持的协作式写作中,每个人都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在 Wiki页面上,每个人都可以浏览、创建、更改文本,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要小[3]。另外,在Wiki的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下,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可以保存下来。不但事后可以查验,也能追踪恢复到本来面目。这就意味着创作者随时都可以找回以前的版本,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甚至探讨,所以Wiki帮助我们在一个社会网络(SNS)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简言之,以Wiki技术创建的网站的最大特点就是允许任何人创建新网页和编辑自己或别人已经创建的网页,同一个Wiki网站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会信息网络,Wiki系统为这个社会信息网络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工具。
1995年,当时在美国普度大学计算机中心Purdue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PUCC)工作的电脑程序员沃德·坎宁安为了方便社群的内部交流,建立了一个波特兰模式的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其目的是方便社群的交流,他也因此提出了Wiki的概念。从1996年到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得到不断的发展,Wiki的概念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传播,网上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社会性软件系统,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和拉里·桑格(Larry Sanger)2000年提出的伟大设想“用世界上每一种语言免费传递一个完整而全面的百科全书,即使最贫穷和最受压迫的人也能轻松查阅”与Wi ki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维基百科(Wikipedia)。2003年8月Wiki传入我国,2005年8月4日-8日,第一届维基媒体国际大会在德国法兰克福青年旅舍举行,2006年12月3日,以“维客挺进中国”为主题的第一届中文维客高峰论坛在中国大饭店举行[4]。
2 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模式
“虽然网络组织的主要目标是共享信息和关系,他还可以由单纯的转移资料变成创造和交换知识。由于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接触一箭双雕的新信息,因此他们可以进行综合,然后得到其它新的观念,网络组织就可以共享这种新出现的思想和观念。每一个新思想都被并入下一个思想,从而产生一种对人类本质和对我们所生活的宇宙的积累性的新知识。这些新的智慧模式则由全世界新发展出来的网络组织所分享”。奈斯比特[5]这段论述揭示了网络学术交流的特点,Wiki技术在网络学术交流中的应用,正是这种新的智慧模式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具体表现。
2.1 从知识的互联到“人”的社会互联
综合分析,Wiki具有以下八个特性:
(1)开放性与自由性。Wiki相信“真理越辩越明”,按照GNU自由文档协议,社群的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创建、修改和删除页面;同时,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访问者观察到。
(2)即时性。由于系统内页面的变动都可以被访问者以及社群的每一个成员所共享,任何用户对Wiki页面所做的修改或者创建都可以即时地反映出来,使用户能了解到网站的最新动态和热点。
(3)合作性与共创性[6]。Wiki是一个协作共创系统,要求社群的成员具有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共同创作,实行分工合作完成某项任务。
(4)简易性。Wiki采用了比HTML语言更为简洁直观的编辑方式,几乎与普通写字板差不多,加之 Web界面的编辑工具,降低了用户进行内容维护的门槛。而且,Wiki页面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不会造成网站结构的混乱。
(5)平等性。社群中的成员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相同的责任和权利。Wiki网站通常也没有专职的维护人员,所有网站维护的任务都是由各个用户自发承担的。
(6)可增长性。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页面,从而使系统得到增长。同时,Wiki系统采用了版本控制系统来管理网页的内容,用户可以在网页历史中查看到所浏览网页的编辑记录,获取页面的各个版本。
(7)自组织性。同页面的内容一样,整个超文本的组织结构也是可以修改、演化的,可汇聚的,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被汇聚于其中的一个,相应的链接结构也随之改变。
(8)客观性与中立性。由于成员层次的多样性以及对待问题的不同视角或态度,他们通过批判性地浏览、修改信息,使内容趋向全面、客观、公正。
基于Wiki的上述八项特征,各成员在Wiki所提供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参照系”中,随着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组成更加稳固和忠诚、更加客观和冷静的社会网络,并在知识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社会互联。
2.2 在“合作实验室”中,进行孕育性知识交流
合作实验室(Collaboratory)是在网络学术交流过程中诞生的一个新概念,它由合作(collaboration)和实验室(laboratory)两个单词组合而成。William Wulf将其界定为“一个没有围墙的研究中心,在这里人们可以开展他们的研究活动,而不受地理区域的限制——他们能够与同事相互交流,利用各种仪器,共享数据和计算机资源,并获取数字图书馆里的信息”[7]。孕育性知识交流指当一种新构想出现之后就作为科学或技术种子播放出去,引起响应、修改与批评,然后通过反馈,返回播种者,如此反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逐渐地将科技种子变成科技成果。Wiki将“人”社会互联构成“合作实验室”,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新形式“无形学院”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页面,人们无法固守自己的某种凝固的见解,而是在激活这些“背景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孕育性知识交流,个人的传播行为在社会互动中得到某种意义的净化和升华,最终构建“共识”,产生“经典知识”。
2.2.1 Wiki——学术资源的提供和共建平台
Wiki的协作是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将同一个问题谈得很充分很深入,信息获取的完整性、充分性以及经典性是其真正的目标。各成员只需登陆Wiki网站就可以轻松地获得与主题相关的大量、深刻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发布到Wiki之中,充实其内容,具有学术创作与成果发布的双赢效应。由于Wiki具有可增长的特性,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只要通过点击链接,就能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到增长,有利于各成员间多向互动、多元碰撞,形成“头脑风暴”[8],对某一主题内容的共建和扩展,为系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学术资源。
2.2.2 Wiki——学术成果的过程性动态评价平台
Wiki通过主题协作自动构建网络社群并进行信息跟踪,支持共享性和持续性,能够为各成员提供完整的电子档案式的学术评价过程。Wiki通过文本数据库或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版本控制[9]。它可以保留网页上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记录中恢复最正确的页面版本并随时找回以前的版本。版本控制还能使多人协作成为可能,保护内容不会被丢失。Wiki还可以实现版本对比,站点内的每一个页面都有更新纪录,可以和以前的版本进行对比。如果在任意两个版本之间进行对比,Wiki会自动找出他们的差别,记录下学术交流的整个过程,包括情境问题的产生、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各成员通过版本控制,能够很容易地看到自己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同时也让他人更容易地了解和跟踪性交流。Wiki还具有页面锁定功能,一些主要的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其内容锁定,外人不能对此进行再编辑。通过它,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精华内容发布于此,形成参照评价物,各成员可据此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Wiki还具有更新通知的功能,只要有人对页面进行了更改,它就会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最新消息给同一主题探究的所有成员,有利于实现对成员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做出最具即时性的评价,让成员及时反思,不断改进,真正实现学术研究的过程评价,体现“在过程中将群体性知识总结归纳的最优化模式,在动态评价中各成员共同提高”的理念。
2.3 Wiki:Blog的进化论
共同作为Web2.0的产物,Blog通过其评论功能,也在一定程度具有了从知识的互联到“人”的社会互联以及孕育性知识交流的雏形,但Wiki使Blog更加进化。
第一,Blog是个人话题的个体交流,是管理个人内容的工具,它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比如涉及到个人研究的体验或者是个人对社会各方面现象的评论。Wiki是公共话题的群体协作式交流,支持的是一套群体协同写作工具,它提供的是一个公共空间,涉及的是一些公众性的话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众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建立一个供社群享有的公用的知识库。虽然 Blog也强调一种交流,但这种交流只是对他人的一种外部的评论性补充,Wiki却可以在他人的记录中直接修改甚至删除[10]。
第二,Blog是个人日志的交流与共享,究其根源,体现的是个人知识的共享,是一种个人的声音,张扬的是一种个性,只不过Blog起到了对个人知识的超级链接。Wiki技术因为建立在人人参与、协作书写的基础上,它体现的是社群知识的共享。从个性化思维过渡到共性化文本的生成,不仅是简单的加与减,而是思想的乘积。再次,鉴于Wiki协作式书写的特征,它所涵盖的范围是知识场,大家本着追求真理的志愿,自觉为“Wiki”做“贡献”。
第三,Blog上的读者可能只是内容的浏览者,某一主题的参与者或是评价者,来自个人的声音充斥在一起,他们可以是不交融的,读者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反馈;而Wiki中的社群成员,只要愿意,其参与性评论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外在的反馈,而且可以与其他人的看法在相辅相成中融合与扩充,而他所“贡献”出来的一点成了“知识库”中不起眼的一小块砖,却坚实可靠。所以,Wiki中的成员可以看作是著作者,而并不像 Blog,读者只能作为其自身的反馈者。
第四,Blog与Wiki在某一层次上虽同属超链接式的操作方式,但其在坐标轴上的最后趋向是不同的。 Blog属于横向链接,在横坐标上,每一点都是每个Blog的个人网站,它不需要与其它同一类型的Blog达成共识性,而只要共享与交流个性化的东西,没有哪个 Blog可以在其它Blog的网页上任意增删他人的话语。Wiki属于纵向链接,虽然Wiki建立的是一个公共空间,但它并不抹杀创造性,而是在集思广益之下走向“共和”。Wiki的平等性原则,使它集中了平凡与不平凡人的思想,在不断增删与提炼中,纵向式到达知识金字塔的顶端,获取思想的精粹,Wiki的各成员正是这一“造金术”的使用者与受益者。
2.4 孕育性知识交流模式功能互换图
行为科学中关于行为发生的规律,有认知理论和场理论。
认知理论的表达式:M=E×V
其中:M——动机作用(Motivation)
E——期望值(Expectancy)
V——诱发力(Valence)。
场理论的表达式:B=f(LS)=f(P,E)
其中:B——(Behavior)
LS——(Life Space)
P——(Person)
E——(Environment)。
在Wiki构筑的社会网络中,孕育性知识交流模式与以上两模型有相通之处,但更为复杂,可以从功能互换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描述(如图1)。
图1 基于Wiki的孕育性知识交流模式功能互换图
首先,Wiki系统与Wiki系统中各成员的学术意识之间的功能转换。各成员的学术意识向Wiki系统输出“需求”,而Wiki系统向各成员的学术意识输出“满足”。实际上,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就是通过Wiki系统与各成员的学术意识之间的功能转换,实现学术需求的满足过程。
其次,Wiki系统与学术知识之间的功能转换。学术知识向Wiki系统输出“效用”,而Wiki系统通过社会网络各成员的群势效应,以“效用实现”为功能输出。此时,孕育性知识交流,这种基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模式,又是一个通过Wiki系统使学术知识的潜在效用得以实现的功能互换过程。
另外,各成员的学术意识与学术知识之间的功能转换。学术知识向各成员的学术意识输出“价值对象”,而各成员的学术意识以“价值目标”为输出。这时,孕育性知识交流模式又可理解为学术知识的价值得以确认的功能互换过程。
3 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模式情报学原理视角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 (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tics)、突变论 (Catastrophe Theory)[11]。
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建立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基础上的结构即为耗散结构。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机制是耗散结构出现的三个条件。
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是使系统产生新结构的直接根源。涨落是由于系统要素的独立运动或在局部产生的各种协同运动以及环境因素的随机干扰,系统的实际状态值总会偏离平均值,这种偏离波动大小的幅度就叫涨落。当系统处在由一种稳态向另一种稳态跃迁时,系统要素间的独立运动和协同运动进入均势阶段时,任一微小的涨落都会迅速被放大为波及整个系统的巨涨落,推动系统进入有序状态[12]。
突变论则建立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突变过程是由一种稳定态经过不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跃进的过程,表现在数学上是标志着系统状态的各组参数及其函数值变化的过程。突变论认为,即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临界值,突变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可能达到若干不同的新稳态,每个状态都呈现出一定的概率。
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系统,同样体现着这一情报学的基本原理。
首先,系统的开放性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前提,远离平衡态是有序之源。Wiki所构筑的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性的系统。根据熵增原理,随着Wiki系统中越来越多的成员创建、修改页面,系统在运营过程中的有效能量的逐步减少、无效能逐渐增加,这种情况会使Wiki系统逐渐向无效、无序和混乱的方向运行。但是,随着系统中成员的进一步增加,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将新理念、新知识、新人才等有利于增强负熵的若干因素引入系统中,进行组织的再造和系统的创新,形成耗散结构,让组织有序度的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的增加,系统负熵增加大于正熵增加,进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产生新的能量。
其次,协同导致有序。如图1所示,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每一个要素能够直接与其它的要素交流,每一个要素都成为一种资源。各成员都是系统中知识的贡献者,他们通过Wiki系统,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监控、自我修正,个人与组织产生自我调节、相互协调的动力,形成实现共同愿望的合力和凝聚力,建立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知识构建体系。
最后,涨落导致突变。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系统总是动态的,它所达到的有序是动态有序。基于 Wiki的孕育性知识交流模式中三要素功能耦合关系得以确立,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它还仅仅是一个有待发育的“种子”,随后,会经历由小规模到大规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效用不多到效用良多的若干生长阶段。这是一个各要素功能输入与输出不断涨落的动态扩张过程,不断完成新的功能耦合,达到新的整体性有序状态。
4 Wiki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的互动性知识构建系统,因此,它适用于面向用户、面向对象的语义型专业化信息服务。“科印百科”[13]就是众多实例中一个典型的运用 Wiki进行“面向内容”专题信息服务的案例。
“科印百科”创立于2006年2月18日,是以印刷包装行业为专题的首个Wiki百科全书。“科印百科”在内容上侧重于印刷、包装行业的历史发展、高新技术的介绍、行业最新资讯的报道以及专业术语的释义等,同时也涉及测绘、色彩、出版等相邻学科。由于 Wiki的可增长性,只要按照Wiki系统的编写规则,每个人都可以在“科印百科”中随时添加印刷、包装等领域的相关信息,保证了“科印百科”内容的丰富性、中立性、开放性。同时,它的互动性和分享性吸引着用户不断关注网络,自主交流知识,彼此启发,不断地孕育出有关印刷包装的“经典知识”。另外,用户还可以对其添加的信息按照学科、时间、人物以及资料来源等进行分类,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分类信息方便地检索到该条信息。除了可以按分类浏览之外,“科印百科”还提供了按主题浏览的方式,并配有某一主题的特色图片,使其成为最具特色的印刷包装行业的百科全书。
参与“科印百科”编辑工作的方法是:从“科印百科”页面左边中间的“搜索”框里输入要查询的信息,例如输入“胶印机”。然后按“进入”按钮,就会直达关于“胶印机”的“条目”信息页面,此页面不仅显示了有关“胶印机”的内容,而且显示了本页面的最后更改时间和已经被浏览的次数;点击“history”可以与“先前”或“当前”等版本进行比较;点击“编辑”可以重新编辑该页面,其中“show changes”按钮可以显示该页的变化。如果没有发现有关“胶印机”的任何消息,用户可以点击“立即创建这篇文章”。通常,应尽量先给新文章添加一个合适的分类,以免产生难以找到的孤立页面。此时,用户只要按照Wiki语言的规则输入想添加的信息,点击“保存本页”即可。同时,页面左上方“导航”栏里的“新闻动态”和“最近更改”分别提供了最新动态和对页面的新近修改;左下方“工具”栏里的“链入页面”和“链出更改”分别提供了链入“胶印机”的信息页面和从“胶印机”链出的页面所作的各种更改。通过这一系列“导航”和“工具”,以及Wiki自身支持的“人人都可当编辑”的开放性,多用户多项互动,不断孕育出以“胶印机”为专题的“经典知识”。
“科印百科”为Wiki技术在传统印刷包装行业的应用创立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它通过Wiki系统利用人工将信息整理、分类,形成了一种网状的链接,各个词条之间的关联性十分智能,将人工知识引擎与机器搜索引擎并结,形成一般搜索引擎无法完成的人工关联的面向语义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基于Wiki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这种新技术实现了互联网信息整合的新思路,它以内容建设为基础,以人气聚集为形式,以内容关联为精华,以只有互联网才能做到的动态开放方式整合信息,建立平等的“知识场”,进一步体现信息自由共享的思想。随着Wiki系统中逐步融入Ajax, Social Tag,SNS等社会软件的新元素,Wiki系统为网络学术交流进行了多平台的整合:基于同一主题的共享协作式创作、资源共建、学术课题的合作研究平台;传统学术会议内容拓展,跨时空跨学科的知识交流平台;即时信息通知、新闻群组、协调工作环境、主题清单等知识管理平台;基于研究性E—learning的知识动态评价平台;通过共建资源的目录索引而形成的人工知识引擎式信息导航平台。在这些高效互动的平台上,个人与群体共反思,通过功能互换使知识持续不断地外化、内化与融合,实现个体知识构建、群体知识构建以及知识的社会构建。
5 结论
Wiki以其独有的特性表现出在网络学术交流中的比较性能优势,为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然而,Wiki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时代协同工作与知识共享的工具才刚刚起步,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提升,有些问题也尚在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之中。
(1)本文从开始介绍了Wiki技术的概况,进而引出了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模式,并用实证案例介绍了其在情报学领域新应用的形式和特征。
(2)运用自组织理论,总体发现Wiki在网络学术交流中的运用,实现了从知识的互联到“人”的社会互联,使孕育性知识交流模式构成自组织系统,实现各要素功能互换,从而维护这一系统在序变中达到有序,在动态中实现平衡,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通过实证案例,探索了基于Wiki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在知识构建中的应用。Wiki能够创建一个开放、自由、简单易用的学术交流空间,能够营造一个制造“经典知识”的民主化平台,因此,基于Wiki的网络学术交流模式可以提供高效的专业信息服务。
收稿日期:200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