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技术应用论文_张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

摘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重视节水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不仅可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还可挖掘其环保潜力。因此,需要将节水节能技术合理地应用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实现节能环保目标的同时,促进现代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应用

1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近些年来的调查显示,我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如果再不对水资源的利用加以限制的话,就会引发用水危机。我国大多数省份位于内陆地区,水资源相对稀少,再加上许多水域多多少少都因工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受到污染,甚至一些区域的淡水资源尚未被开发使用就受到了污染,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用水标准,丧失了利用价值,久而久之便加剧了淡水资源日益不足的形势。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普及居民的节水意识,让生活更加地节约化。

2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热水供应系统造成浪费

目前,在我国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各地区基本都采用了常规的热水制备与供应方式。其运行原理是加热设备将冷水加热至使用温度,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水器具供居民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水时间的不连续性,管道内储存的热水随着时间的延续,温度逐渐降低,直至室温。当居民再次使用时,需先将管道内的冷水排放掉,才能取得合适温度的热水。在这个过程中,被排放掉的冷水远远大于人们真正使用的水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超过80%的住宅建筑都采用了这种供水方案,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

2.2住宅给排水工程漏损严重

在部分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管部门的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缺乏甚至不作为,导致建筑内给排水管道、阀门等年久失修,极易出现锈蚀、氧化等问题。这种问题在老式建筑中尤为常见,居民在日常的用水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管道渗漏、阀门关闭不严、管网堵塞等问题,直接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且严重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居民的财产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另外,若配水管道出现大面积锈蚀,水质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对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策略

3.1合理设置给水分区

传统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通常会采取水泵和水箱结合的供水方式。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近些年来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供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工程多样性的供水需求,这种供水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也逐渐开始凸显出来。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市政供水部门提供的水压有所不同,像北京和上海地区,市政水压较高且供水稳定性较强,可以基本满足当地多层建筑的用水需求,因此无需再额外设置加压设备来保证基本的生活用水;另外,即使对于大部分高层建筑来说,市政水压仍可满足大部分楼层的用水需求,这种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分区设置,仅针对高区部分采取加压供水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供水能耗,节约能源。

3.2选用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一些城市的市政供水压力较高,供水稳定性较强,居民无需过多担心供水中断的现象发生。除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给水分区外,还可以采用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来充分利用市政余压。传统供水方式中,从水压和水质安全的角度考虑,市政部门禁止利用水泵直接从管网中取水。现阶段的新产品基本解决了倒流污染的问题,在未来的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利用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取代传统的水箱和水泵的联合供水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水泵扬程实现节能的目标,还减少了水箱存水影响水质的隐患,间接实现了节水的目标。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推进,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未来必将实现设备智能化远程控制,这对于提升物管人员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能。

3.3应用节水节能新型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新型设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通过自主研发,近些年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的节水节能新设备,包括配水管道新型材料、节水卫生器具等。通过下表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的用水量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关注卫生器具的选择,尤其在缺水地区,应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淘汰掉不达标的产品,从根本上解决水源浪费的问题。

表1 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指标

3.4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热水供应系统是现代住宅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采用贮热式电热水器制备并供应生活热水成为首选。为有效实现住宅建筑中的节能目标,应在适当的地区和城市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较大一部分省市的太阳能资源可基本满足居民日常的需求。同时随着多样化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涌入市场,不同地区的用户可根据日照时间、住宅建筑的朝向以及具体的房屋结构形式等进行针对性选择。即使对于东北严寒地区,采用太阳能和电辅助加热的运行方式,仍能保证热水供应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可大幅节能。

3.5加强中水利用

为了使节水节能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在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积极探索住宅户内中水的回收利用。在工程设计之初,通过不同的管道设置,区分开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针对水质较好的生活废水进行收集,通过简易的户内处理单元对废水进行过滤、消毒等,产出的中水可直接用于大便器的冲厕。通过这种户内的回收、利用,不仅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可避免出现大规模回收处理造成制水成本过高的现象。另外,仅仅收集居民户内的生活废水进行就地处理回用,可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居民对再生水回用的抵触心理,进而增强节水节能意识。

结论

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应加强节水节能技术在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理念,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斌.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理念与技术交流[J].中华建设,2017(06):138-139.

[2]陈展国.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2):27-28.

[3]熊亚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6):42-43.

[4]韦德法.探析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6):6-7.

论文作者:张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解析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技术应用论文_张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