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裂缝填缝、表面封缝、薄面罩面等工艺说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重要作用,期望能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裂缝
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汽车通行量不断提高,连带交通流量进一步加大,公路面临着巨大的运输压力。如何养护沥青混凝土路面也由此成为了相关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根据预防为主原则,相关部门做了预防性养护工作,试图通过减少养护成本来延长公路路面使用寿命。
1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养护技术
1.1 裂缝填缝
不管是纵向放射裂缝,还是横向放射裂缝,都可使用裂缝填缝技术进行完善。但若道路出现网状裂缝,抑或是路面龟裂,则不能使裂缝填缝技术。因而,裂缝填缝技术有其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如果裂缝宽度不超过3 mm,避免应用裂缝填缝技术,否则会加大施工难度。如果裂缝宽度超过25 mm,整体裂缝偏大,也不能使用裂缝填缝法。应用裂缝填缝工艺时,应选择填充材料或者密封材料来弥补裂缝,以充分实现防水密封。若材料质量上乘,还可有效补强裂缝两侧的路面。此外,选择修补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无刚度性能、抗疲劳性能。为加强裂缝粘合力度,必须保证材料具有较良好的粘合力。
1.2 表面封缝
表面封缝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雾封层法。养护路面时,在道路表面均匀铺排沥青材,充分强化公路路面的泌水性。若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偏小,还可应用这种方法去除浮于老化路面的新沥青。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无法修复道路基层的失效问题、车辙问题、路面损害问题、骨料大量滑落问题等。这也是说,仅当沥青路面使用乳化沥青进行铺设,且路面质量具有较好渗透性时,才可应用雾封层法处理表面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乳化沥青材料修建的路面偏光滑,行车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目前,雾封层方法多适用于封层老化松散的热沥青混合料路面、已大修1-2年的公路路面、投入使用2-4年的路面等。经实践,应用雾封层法养护路面有利于增强路面防水性能和集料粘结性能。如果能将材料渗入到路面结构中,则老化沥青将得到高效修补。此外,可充分应用雾封层法填补公路车辙,修复填充裂缝后出现的病害痕迹,优化公路路面外观。然而,由于雾封层厚度偏小,路面承载力较小,只能对早期细微裂缝进行修补,而无法高效补强路面。第二,微表处法。这是一种用稀浆进行封层的方法,其原材料要求相对较高,但相较于其他方法,该方法的使用性能更佳。应用微表处技术处理路面裂缝与路面坑槽时,如果设计失误,抑或是材料性能不达标,经过微表处的混合材料空隙率便会提高,路面泌水性能便会弱化。但应用微表处技术对公路路面进行处理后,路面通行噪声会提高,混合料路面的整体抗滑性能会降低。此外,微表处技术应用成效会受到集料洁净度、气候变化、乳化沥青破乳情况等破坏。因此,如果施工地气温偏高或偏低,抑或是出现其他异常气候,应立即着手停止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薄面罩面
应用级配更细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原有公路路面形成的小厚度的铺摊面,即是薄层罩面。与热再生工艺、铣刨重铺工艺相比,在原有路面上选用薄面罩面技术,不用再做特殊处理便能实现路面病害修复。薄面罩面工艺操作流程也相对较简单高效,即便路面出现大规模病害,承载力相对较低,也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实践表明,公路薄层罩面的厚度通常是2.5 cm到4.0 cm,这个厚度有利于分散公路路面荷载,使原来的公路路面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缓解反射裂缝,减少车辙问题。
现阶段,建筑业已研制出了新型路面病害防治材料——ECA-10。这种新型材料比一般沥青混凝土材料更具级配设计优势。而且,其施工操作类似于常用的热拌沥青混凝土技术。据检验检测,ECA-10材料的温度明显低于普通混合料拌和温度,但却不容易受其周边环境温度影响,故而,即便是常温,该材料也能得到适度拌和。即便向施工地运输该材料时,突遇温度下降危机,材料也不会发生质变。究其原因,主要是ECA-10材料对存储、运输时间要求较高。如果施工现场的气温迟迟不降,可选用较低的拌和温度,并对热拌沥青混合材料进行充分碾压来达到缓慢降温的目的。若公路路面的密实度提高,可应用ECA-10材料去除混凝土病害,同时,该材料的应用还有利于满足高速公路施工指标要求。与微表处方法相比,ECA-10材料的降噪功能更强。其不仅有利于提高公路承载能力,减少公路养护成本,降低公路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消减施工损耗,避免大规模影响交通。不难看出,与应用传统材料处理公路路面病害相比,应用ECA-10材料可取得更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若能在ECA-10材料应用基础上适当添加2.5%聚酯纤维,整体修复材料应用后,公路路面的抗裂性能、柔韧性能将大大增强,故而,可在公路养护时广泛应用这类材料。
2 沥青混凝土路面问题及解决措施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未受损害,或仅出现早期损害时,加大力度预防养护公路有利于提高公路通车质量,减少公路初级应用损害问题,保证公路路面稳定性。因此,养护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时,应结合路面损害情况、病害类型选用恰当的预防方案,避免路面被无限度地损害,保证路面得到有效养护。如果路面只出现混凝土松散、坑槽、小面积龟裂问题,只需做局部修补即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结合病害面积选用几何图形进行有效修补为。修补公路路面时,应先对开裂结构层、松散结构层等进行彻底清除,再作进一步铺筑,保证碾压成型。相较于现代养护方法,如裂缝填缝、表面封缝以及薄面处理等,传统画线、碾压等修补手段对人工要求更高,损耗的人力物力也更大,粘结限制偏多,因而,路面修补效果相对较不理想。故而,当公路路面出现病害时,养护单位可选用预处理技术进行修复。如果公路路面出现沉陷、车辙、严重龟裂等问题,应先对病害路面的混凝土进行整段铣刨,再重新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
3 结语
在修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时启用预防养护技术,既有利于提高路面质量与使用性能,又有利于增强人们出行安全性与便利性。然而,目前,国内公路养护防护工作还不到位,通车公路的养护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养护单位有必要紧跟路面预防技术的发展,及时跟进损害公路的修复,充分保证公路能够尽可能延长使用年限,进而增加路面通车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公路经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格力巴,李春辉,董晓绚.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2):72.
[2]廖育根,余辉,刘海燕.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J].交通世界,2016(11):80.
[3]闫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J].交通世界,2017(3):98.
[4]吕晔.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5):103
论文作者: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裂缝论文; 公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病害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