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高考英语江苏卷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历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英语论文,阅读理解论文,测试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及各省区自主命题的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占了整卷权重的25%—30%,其效度高低对高考测试评价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效度进行研究。本文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教育部,2010)(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4)(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对2013—2015年高考英语江苏卷(以下简称“江苏卷”)阅读理解部分进行内容效度的历时分析,并据此对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命题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语言测试效度指的是在多大程度上测试了想要测试的内容,内容效度是其中最重要的测量指标。内容效度指测试是否考了考试大纲规定要考的,或者说考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它所测量的内容(Heaton,2000:162)。本研究根据Bachman和Palmer(1996:56-72)提出的考试任务特点框架,以《课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阅读部分的要求为依据,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维度分析2013—2015年高考英语江苏卷阅读测试的内容效度。语篇输入包括体裁、题材、语篇难度及阅读速度,预期回答包括阅读能力的考查。 (一)语篇输入 语篇输入维度包括体裁、题材、语篇难度及阅读速度。本文从以上四个角度对近三年江苏卷阅读理解进行分析。 《课标》(教育部,2003:54)均要求阅读理解文章体裁要多样。体裁一般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描写文,但纯粹的描写文很少(丁往道等,2010:113)。《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等应用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4:56)。因此,高考阅读理解体裁应该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4:56)。本文依据《课标》的“话题项目表”所涵盖的24项话题,将题材分为以下6类进行分析:社会与文化、个人经历与情感、人与自然、历史与地理、科普、旅游。 3.语篇难度及阅读速度 难度的测量一般包括:文本易读度、语篇长度、生词率等,通过Readablitiy Analyzer 1.0进行测量:(1)文本易读度指文字材料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按照Flesh易读度衡量表进行分析,阅读理解文本易读度分别对应:70—80为“较易”、60—70为“标准”、50—60为“较难”、30—50为“难”(许家金,2010)。(2)语篇长度要求。《课标》(教育部,2003:54)指出“阅读技能的考查,每篇文段可在100—300之间,阅读篇章总量在3—5篇,词数总量在300—1500之间”。2010—2014年高考卷阅读理解平均文本词数为334(章玉芳,2014)。因此,阅读理解单个语篇的长度在200—400词之间为宜,总长度应控制在1500词以内。(3)生词率指生词与阅读理解总词数之比。《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能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材料。本研究中的生词率指阅读理解中标注中文单词与阅读理解总词数之比。(4)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为阅读文本总词数与考生阅读文章所需时间之比。《教学大纲》对高中学生的阅读速度的一级要求为50—70词/分钟,二级要求为70—80词/分钟(教育部,2010:2)。因此,高考英语试题的阅读速度应控制在50—80词/分钟。阅读文章与答题所需时间的比例通常为1:0.75(杨慧中、Weir,1998,转引自董曼霞,2011)。《考试说明》规定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共计30分钟。按照该比例分配,考生阅读文本需要17分钟,回答问题需要13分钟。据此,本研究中的阅读理解阅读速度指阅读文本总词数与考生阅读文本所需时间(17分钟)之比。 (二)预期回答 预期回答主要指阅读技能要求。依据《考试说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4)规定,研究主要涉及6项技能的考查,包括:理解语篇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提供线索推断生词的词义;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等。 三、结果与讨论 根据研究设计,下文分别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维度进行内容效度的分析。 (一)语篇输入 语篇输入包括题材、体裁、文本难度和阅读速度。 体裁多样,各种文体分布均衡。其中应用文共出现4篇,占33%;说明文共出现3篇,占25%;议论文最为常见,共出现5篇,占42%(见下页表1)。记叙文没有单独出现,但是各年的议论文中均出现夹叙夹议。体裁的选择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体裁选择体现测试的真实性。丁往道等(2010:131)认为,说明文和应用文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最常见体裁。说明文和应用文体裁的考查,说明江苏卷语言材料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体裁选择体现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议论文语言精练,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语篇以议论文为载体,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三,体裁选择体现稳中有变。如:2013年江苏卷A篇“加拿大迪斯尼乐园的旅游景点服务”和2015年江苏卷“新西兰旅游准则”均为应用文,前者属于商业广告,后者属于公益广告,属于跨文化层面的考查。 2013—2015年江苏卷阅读理解文本题材(见下页表1)广泛,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题材的选取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题材来自当前社会热点。如:自由与责任、如何处理电子垃圾、如何使自愿行为有效等话题,这些话题富有时代气息,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热点话题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第二,题材贴近生活。如:“加拿大迪斯尼乐园旅游景点服务”、“新西兰旅游准则”谈到了国外旅游时的注意事项,这些话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具有真实性。这让许多学生感同身受,能激起他们的共鸣。第三,话题体现思想性。如:插队还是排队、生气的机制、机会成本,这样的语篇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话题广泛有助于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高考测试的正面导向作用,能促进学生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2013年至2015年江苏省高考阅读理解测验内容效度的历时分析_高考论文
2013年至2015年江苏省高考阅读理解测验内容效度的历时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