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峥 蒋新启 魏志明 渠海鹏 刘青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近年来,机械自动化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国家在农业方面的不断重视使得人们对于农业也刮目相看,农业既然要发展,肯定也要紧跟现代潮流,将农业与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相结合,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本文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应用现状,提出遏制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因素,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制约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还较为落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家领导人意识到农业的发展在一个国家的行业中必不可少,不仅在农业的配置上加大成本投入,而且在人力上也做出了较大的变动,使得我国农业的机械设备产量急速上升,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尽管国家的投入和政策在那,也避免不了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瓶颈以及难题,所以需要我们政府以及相关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国家对农业财政力度扶持的加大,对农机具购买补贴的增加,我国的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购置、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大为提高。2008年,全国农机装备总量达到8.22亿kW,比2003年增长36.1%。特别是农业生产急需的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大幅增加,农机结构得到改善。2008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99.5万台,比2003年增长208%;插秧机达到19.96万台,比2003年增长2.35倍。
1.1农业机械自动化产品少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众多差距,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的研发模仿外国的痕迹较大、可供选择的机械自动化产品较少。过多的研发模仿使农业机械在用于中国农业发展时,显得水土不服,且这类产品在应用于农业之前,更多的选择对其增加零件,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繁琐度,也增加了产品维修费用。受技术水平的局限,我国农机产品种类较少,缺乏同类竞争的环境使农机设备的价格一路飙升,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率。
1.2微灌机械中自动技术的应用现状
自从零八年大地震之后,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包括旱灾,涝灾等,为了更好地预防旱灾带来的土地产量不高,我国从2010 年开始研究灌溉技术,并且在下半年将此技术进行分批试点,取得了可观的成效。随之,灌溉管理自动化技术成为发展高效农业,我国先后对自动化生产进行改进,将流量滴灌设备、微喷灌设备、微灌带,孔口滴头、压力补偿式滴头多种先进设备与其融合,组建了心性试验示范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普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初期,农用拖拉机可谓是风靡一时,家家户户都将此当成宝,它是采用机械油压式三点联结的位调节和力调节系统装置,随着社会的变迁,为了使其效率更大化,对其又进行了系统的完善,比如播种机使用了根据检测产量来规定其行驶速度,保证高产不浪费,还有就是谷物干燥机可以自动维持自身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可自动断开电源等装置。
1.4农业机器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农机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智能化、自动化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逐渐应用到农业机械中。在农业机器人研发及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取得显著进步,研发出采摘机器人、嫁接机器人、除草机器人、分检机器人、施肥机器人、喷药机器人等。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机电一体化与农业装备融合的产物,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方式和作业模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了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二、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监管中间商的力度欠缺
经销商作为政府与农民“打交道”的中间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在对农业扶持的同时,应对经销商数量进行控制,因为经销商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该行业内部的秩序,包括要是经销商数量过少,会导致农机供给不够,如果经销商数量过多,会形成联盟而产生垄断现象,这样对农民和政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农业主管部门应该以此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他们不法行为,加强监督,保证农民权益,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康庄大道。
2.2机械的资金补贴缺乏
当今农业发展当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国家对农机的补贴资金仍然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农业资金补贴缺口很大。在当今资金补贴缺乏的状况下,应当积极的完善与坚持社会服务、提高效率、政府扶持、农民自主以及市场引导的农机化发展策略,全面的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实行跨区作业等一系列的社会化服务。
2.3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不重视
该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机生产厂家负责三包期内的维修,而三包维修站大多设在市一级农机销售单位,县乡两级很少设维修站,农忙季节由于路途遥远、交通困难,且设备检测所花时间较长,检修就更是难上加难。农户为修理农机需付出很大的精力、财力,这甚者导致购买者与生产厂家、经销商之间的矛盾激化;不少县区只注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而不注重农机具的报废和回收,由此导致本应报废的农机具却还在使用,一些不法分子也以此牟取暴利。
2.4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的对象主要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这使农民的思想成为影响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认为农业机械设备主要应用于收割阶段,在耕作阶段很少依赖农业机械,促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受限。此外,农机推广还受生产成本的影响,众多农业工作人员认为农业受天气、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农业收益不确定,农业机械的投入会加重农业生产成本,减少自身收益。
三、结束语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农业上,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还减少了劳动力,受到百姓的支持。但是从应用层面来看,还是一些较为基础的实施,普通机械自动化设备还是比较常见的,精准农业以及一些比较高级的机械自动化设备还很少,这引起了国家及相关政府的支持,智能自动化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一大潮流和趋势。分析现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很多的制约因素、挑战、困难,现在唯一可行的就是认清制约因素,突破瓶颈,使得我国得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秋韵,闫思成,洪恺鑫.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J].南方农机,2016,47(10)
[2]张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
[3]冯帆.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03)
论文作者:刘峥,蒋新启,魏志明,渠海鹏,刘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机论文; 我国论文; 农民论文; 机械论文; 机器人论文; 《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