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文化价值重视能力考核_英语论文

突出文化价值重视能力考核_英语论文

凸显文化价值,重视能力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能力论文,价值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试卷亮点

黄聚宝:我们先来谈谈,2012年的试卷有什么亮点。

薛盛兰:2012年的试卷有许多地方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第一,试题所使用的语料较生活化、很真实,让学生备感亲切、轻松。例如,单项填空题的第21、22、24、25、29、31、32、33、34、35题;阅读理解的A、C、D篇。同时,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紧跟时代脉搏,材料新颖,放眼国际,如单项填空题的第30题、完形填空题及阅读理解的E篇。

第二,试卷与责任感、价值观及道德意识等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单项填空题第23题,阅读理解的A、B篇,短文填词及书面表达,使学生在完成这份试卷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和心灵洗礼。

第三,部分题型较往年更有新意、更加开放。如阅读理解C篇,改变了单纯的实用文体形式,采用了在叙述中拟出实用说明文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做题的乐趣。而书面表达题则需要学生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开放程度较往年大。

薛蓉:我觉得,2012年的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重视文学渗透,强调语言的原汁原味。2012年的试卷在选材上有了新的思路——添加了文学色彩。例如,阅读理解的B篇改编自一篇文学作品,体现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另外,语言上也十分注重原汁原味,如a stone’s throw等英语成语的使用。

第二,关注热点,体现语言的人文性。2012年的试卷关注了不少现实问题,如医改、南海争端、希腊财政危机、种族平等、慈善、公民道德等,体现了英语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三,强调基础,注重语言知识的运用。与前几年的试卷相比,2012年的试卷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保证了考试的效度。在考查基础的同时,为了实现“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目的,也设置了部分区分度较大的试题,如第40、42、47、69、75等题,这些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在语言知识题部分,不仅保证了知识的覆盖面,而且加入了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强调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强调在语境中考查英语知识的运用。

黄聚宝:两位老师分析得很对。此外,我觉得,2012年的试卷还凸显了两大亮点。第一亮点是依纲考查学习能力。2012年的试卷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和《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纲》)为指导,以《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英语)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依据,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实际,较为全面地检测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充分体现《课标》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在考查“三基”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立意,特别是在阅读能力和新课程词汇的覆盖面上,加强了能力考查力度,但绝不超纲。例如,2012年的试卷阅读理解C篇出现了众所周知的生活化词汇sign,但因《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未把此词列入词汇表,所以试卷上仍然标注汉语意思“签订”。

第二个亮点是语篇凸显文化。2012年的试卷有很多语篇都渗透了文化意识,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和《课标》要求。例如,2012年的完形填空题是关于民族文化融合的主题,其中含有丰富的英语成语、习语文化。如第40题考查了a stone’sthrow(一石之遥),有些考生不熟悉这一成语,便猜成a stone’s roll等答案。又如,阅读理解A篇是关于好人好事的报道,文中提到的Robin Hood(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常把得来的钱财用于救助贫苦百姓,体现了中世纪英国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在英国的传说中,罗宾汉的名字是极为响亮的。如果学生了解这一文化典故,显然会对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2012年的试卷所选用的语篇既强调实际运用,强调语感和语用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又注重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检测考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策略。

二、命题思考

黄聚宝:对于试题命制建议,你们有什么想法?

薛盛兰:我觉得,可以减少纯语法的考查,注重根据语境设题。比如,2012年的单项填空题仍然较侧重于考查语法,过分强化词与词组的区分,15道单项填空题中,关于词的辨析就占8题,其余大部分是语法;完形填空难度稍大的原因在于考查上下文语境理解的题量不到一半,学生做起来较费劲,单纯考查语法、搭配较多,如第38、39、40、49、54、55等题;多数短文填词不需要与上下文语境联系,就能写出,如第76、78、81、82、84、85等题。

薛蓉:总体来说,2012年的命题体现了规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但是,就文学作品的改编部分,个人觉得,选材方面还可继续深入探索。近年来,我省高考英语逐步重视和加强了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前两年只是通过对小说家或作品的简介来体现文学渗透,直到2012年才真正实现了文学阅读的考查。但是,所选的文章篇幅过短,无法体现小说情境、语境丰富的特点,也就无法承载“通过文学阅读理解英语文化,提高思维能力”的任务。当然,文学作品的选择及改编是一项繁重的工作,2012年的尝试已经让大家感到了眼前一亮,希望我省能在这一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黄聚宝:2012年我省高考英语试卷命制总体上是成功的,体现了命题者精雕细琢的精神,这是命题组专家们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在考点平衡及干扰项的设置方面还可进一步探究。

第一,考点分布要广,避免影响效度。在设置考点时,应注意其覆盖面的程度,才能确保有较高的测试效度。例如,对照双向细目表,我觉得,2012年的试卷单项填空题部分可在介词(第26题考for the benefit of的意思;第33题考查for的用法)和从句(第23题考as引导的定语从句;第30题考unless引导的状语从句;第35题考whoever引导的名词性从句)的考查上各减少1题,分别改设动词和特殊句式的考查,以突出多样性原则。又如,完形填空题可减少考查动词1~2题(共7题),增设考查形容词1~2题(只考1题),以使考点分布更加平衡。

第二,避免重复干扰和暗示答案。同一篇阅读理解的同一问题或不同问题的选项如果互相牵连,甚至重复设题,无意中“暗示”或“透露”答案,就会影响试卷的效度。比如,阅读理解A篇的第58题干扰项“C.The donation comes from the newspaper.”与第59题干扰项“A.Money is raised by the newspaper.”和“B.Newspaper distributes money to the needy.”考点疑似重复干扰,可相互排除,使其失去干扰意义,且对第56题答案C.a newspaper起了暗示作用。

第三,设题思路要清,避免排序凌乱。同一篇阅读理解的各个问题的考点所在段落应该清晰,错落有序,既要分散又要集中,既要有独立又要有交集,遵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前到后等原则,而且不同问题的选项要长短结合,这样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体现人文关怀。例如,阅读理解C、D、E篇所设的第63、65、66、67、69、70、71、73、74题考点分布过于分散,可适当归类、集中,以免考生都要从全文中去查找、验证答案。

第四,选项力求一致,避免干扰失效。如果选项不一致,会导致干扰项的虚设或失效。例如,完形填空题第36题干扰项A.interested B.pleased D.excited都表示正面的、积极的意义,而只有答案C.puzzled表负面的意义;第38题只有B.which为关系代词,其他为关系副词。因此,设置选项时,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包括长度一致、结构一致、类属一致、难度一致等),干扰项的干扰方式也应尽可能是单向的,以保证每个干扰项都起不同的干扰作用。

三、教学启示

黄聚宝:下面,我们谈谈2012年的高考英语卷对今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

薛盛兰:我觉得,转变观念很重要。今后,英语教师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更应立足于现实的英语,为了真正的交流而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少做些题,开拓思维,培养国际视野,做一名真正会交流的、能读懂世界的英语学习者。

薛蓉:盛兰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英语教学应培养的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我想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谈几点看法。

第一,在英语阅读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摒弃功利性阅读的思想,扩大语言输入量,增强思辨意识,促进其人文精神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警惕“伪阅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化文本,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第二,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考查更趋应用性”是目前英语教育的大趋势。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应用性文章,如广告、通知、报告等,同时,在选材方面,注意突出哲理性、原味性、科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记忆、分析、对比、判断、归纳和综合等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三,增强语法教学的有效性。语法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服务的,教师一定要从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设计话题任务,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去体验、掌握语法规则,在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语法的讲授方法应视其难易情况而定,从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讲,高一、高二阶段的英语语法教学应更多地倡导发现式学习。

黄聚宝:我同意两位老师的看法。另外,我还想补充几点。

第一,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教师要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本为基础进行教学,不随意拔高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要点进行分类整理,注意以新带旧,将所学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摸索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仅可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第二,重视文化教学。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不再仅仅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考查,而是融入了很多文化知识,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考查。因此,英语文化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体验和理解英语国家文化,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恰当地挖掘材料中的文化内涵,融入更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英语文化。

第三,坚持英语“悦”读。除课堂教学外,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悦”读英语10~15分钟,让学生每学期各自购买一本不同的英语杂书(读完后可与其他同学互换),每天选读一部分,摘录好词好句,并撰写读书报告,每节课由1~2位学生作读书汇报。这样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方式,能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有关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大量接触英语文化,体验中西文化的异同,积累丰富的英语语言及文化知识,拓宽文化视界,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标签:;  ;  

突出文化价值重视能力考核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