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菜同棚生产四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利用大棚和温室蔬菜定植前、收获后、倒茬间隙和夏季休闲生产食用菌。如在大(中)棚及保温效果较差的日光温室,冬季(1~2月份)进行平菇、金针菇等低温型食用菌生产,尤其在冬春季节多阴天、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更显示出这种模式的优越性。夏季高温,棚室休闲期可栽培喜高温的草菇。这样不仅可延长棚室设施的有效使用期,还可增加收益。
2.利用温室后坡进行菇菜同室生产。一般温室后坡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但由于后坡长,再加上中柱的影响,坡下阳光不足较为荫蔽,往往被空闲下来。然而这种条件正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为了使菇菜都能得到良好的生育条件,可在中柱间挂一道镀铝膜(向南反光),这样既满足了食用菌对暗光的要求,又增加了绿色蔬菜的光照强度。绿色蔬菜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和食用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可互相利用,能获得菇菜双丰收。
3.利用棚室立体空间吊袋或搭床进行菇菜同棚室生产。这种模式只适合对光照要求不严而又无架的蔬菜,如韭菜、蒜苗(黄)、油菜等。可根据不同的菇菜种类灵活安排。
4.利用棚室边角空地等进行食用菌的菌丝体培养。由于大多数食用菌的菌丝体发育适温高于子实体生长适温,冬春季节栽培食用菌时,在自然温度下培育菌种或接种后发菌时间过长,并且菌丝长势弱影响出菇。为了提早发菌或出菇,可利用棚室边角空地进行菌丝的培养,出菇时可将菌袋移至棚室之外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这样既不影响棚室蔬菜生产,又可以使食用菌的整个生育期都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提高了产量,调剂了淡季市场,增加了收益。
以上菇菜同床同棚室生产的四种模式,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种植季节、棚室特点、菇菜类型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合理安排,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联系电话:0451-273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