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网站可用性框架研究_数字图书馆论文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用性论文,框架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网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1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内容框架

1 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定义

关于可用性(Usability)的定义,国外学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基本上不脱离ISO的标准定义以及可用性工程学创始人Nielsen的定义。ISO9241-11标准指出,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而Nielsen则认为可用性应该包括“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和严重性、用户满意度”5个要素[1]。

一般可以认为数字图书馆可用性就是指“用户获取和大量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时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2]。数字图书馆从横向上可以包括数字图书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网站,本文所指的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主要是指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

具体而言,有效性(功能性)就是指用户是否能在数字图书馆的帮助下完成特定任务和达成特定目的;效率(易用性)就是指用户在完成特定任务和达成特定目的时,数字图书馆是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是否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用户的学习负担和精力支出;而用户的主观满意度,最终揭示了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程度。

2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

可用性的属性内涵,无论是ISO的三要素论,还是Nielson的五要素论,还是后来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诸多要素,都是比较概念化地划分了可用性的属性框架。而在对数字图书馆的分析过程中,可以更加细分出数字图书馆可用性的内容构成,从而在各个层面上去研究对应的可用性问题。

根据Newman的研究指出[3],网站事实上是一个包含内容设计、导航设计以及外观设计的多维复合体。所谓的内容设计,主要是指信息内容的确定、信息结构的组织、信息类目的标志;导航设计,则主要是涉及导航栏、超链点、站点地图等导航机制的设计;而外观设计,则主要是指用户界面的设计,包括色彩搭配,素材的选用,等等。

结合以上的分析思路,笔者认为,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问题,可以按照传输层、表示层、信息架构层(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和内容层进行一定的划分,如图1所示。其中,传输层主要是指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达性;表示层主要是图书馆网站的界面设计,是用户首先感知的部分;内容层则是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这一层是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的;而在内容层和表示层之间,设置了信息架构层。因为信息架构的可用性直接关系到了内容的获取(功能性)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易用性),从而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从内容上应该包括4个层面:网站的可达性,用户界面的可用性,信息架构的可用性和内容的可用性。

3 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框架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把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框架抽象为如图2所示的关系图。图2中,图书馆网站主要的4个构成部分缺一不可:网站的可达性是前提,内容的可用性是基础,而信息架构的可用性是关键,用户界面的可用性则是有效的辅助。这4个部分与可用性的三要素互相作用,共同影响着用户所能感知的可用性程度。

图2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达性,首先确保了用户可以达到特定的资源提供的页面;界面设计的可用性,使得图书馆网站可以满足用户基本的可用性需求,使得图书馆网站是易于使用的;信息架构的可用性,则保证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网站时可以高效地定位相关信息完成特定目标;而内容的可用性,则是确保用户可以最终获得特定信息内容,并加以利用。

4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分析

4.1 可用性检查方法

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评价,主要有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可用性调查(Usability Inquiry)和可用性检查(Usability Inspection)三类方法[4]。

其中,可用性检查方法是针对网站可用性具体内容的原则性检查,它有多种方法,而启发式评估方法因其投入产出的相对高效,从而被称之为经济的可用性工程方法(Discount Usability Engineering Method)。

作为最流行的可用性检查方法,启发式评估主要是通过利用一系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原则去对比现有的系统界面,从而发现系统与这些设定好的原则之间的符合程度。其中,Checklist是一种比较具体的启发式评估方法[5]。Checklist往往把相对笼统、概括的可用性原则进行具体的细分。如图3所示的施乐公司的Checklist就把Nielsen的10条启发式评估原则(如“可视性原则”,“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原则”等)细分成了大概200多个的细节判断。细分的结果是诸如“是否使用了弹窗”这样的二值判断。通过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每个具体的指标,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可用性问题。

Usability Techniques

Heuristic Evaluation-A System Checklist

By Deniese Pierotti,Xerox Corporation

Heuristic Evaluation-A System Checklist

1.Visibitity of System Status

The system should always keep user infomed about what is going on,through appropriate feedback within reasonable time.

系统地总结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所应涵括的内容,有助于在实际的可用性研究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测试和评价工作。下文中,就试图结合这种Checklist的方法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5-15]。

4.2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检查

4.2.1 网站的可达性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达性是指数字图书馆的各类型用户是否可以通过主要的信息揭示途径到达图书馆网站。用户对于图书馆网站的访问,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主管机构网站上的链接;通过浏览器收藏夹;通过搜索引擎。用户主要是使用主流的浏览器来访问图书馆网站,而随着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确保从移动设备如手机等进行有效访问也将成为图书馆网站可达性的重要因素。再者,对于如何确保一些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对于图书馆网站的使用,也是网站的可达性所必须涉及的。

因此,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达性检查,就可以从以下方面设置Checklist:①通过搜索引擎的可达性;②多浏览器的可达性;③多语言界面的可达性;④多用户的可达性(如残障人士的可达性)。

在具体的检查实施上,可以参照W3C的无障碍访问指南(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2.0)来对自身的网站进行检查[6]。这方面有一定的自动化检查工具。而搜索引擎的访问性以及其他途径的可达性检查,则一般要靠手工完成。

4.2.2 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用户界面的可用性,主要是指数字图书馆网站在界面设计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可用性。用户界面的设计,应该满足界面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采用用户易于理解的语言。数字图书馆在网站界面上,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图书馆的专业术语和缩略语,如“联机目录”,“光盘目录”,“CALIS”,“CADAL”等。如果必须使用术语,就必须在术语首次出现的时候进行相关的说明,并且尽量使用和用户的任务相关的动作描述来定位某项服务,如“找图书”,“找学位论文”,“问图书馆员”等[11]。又如,从设计的角度,必须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颜色,一般保持在3~4种配色即可[12]。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弹出窗口或者是在新窗口打开页面,因为这些都被证明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用户界面的可用性检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启发式的检查:①屏幕布局;②字体的应用(大小,颜色);③术语的使用;④帮助与容错(如是否提供帮助;是否提供改进的404错误信息);⑤链接的显示和变色(如已访问链接变色);⑥多媒体信息的利用,等等。

4.2.3 信息架构的可用性 信息构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得到广泛推崇和快速发展的一种信息组织和管理的理论。信息构建的结果就是具体产品的信息架构。信息架构的内容包括组织系统、标志系统、导航系统以及检索系统的设计。因此,对数字图书馆网站信息架构的可用性检查,具体也就包含了对这4个系统的分析。

1)组织系统。数字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资源的组织上,应该考虑不同用户在使用习惯以及利用资源内容上的差异,从而提供丰富的资源组织方式,更好地辅助用户完成特定信息的查找和利用。

具体地,组织系统的可用性检查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实施:①是否按照用户的任务和频率来组织网站;②是否提供学科分类的组织方式;③是否有资源A-Z索引;④是否有元数据。

2)标志系统。数字图书馆的标志系统,主要是指在数字图书馆网站上所使用的各类用于标志特定内容和操作的用语。这些特定的用语,包括上下文链接标志,导航栏目的标志,索引标志以及图形标志。标志的采用,应该具备一致性和准确性,并且是易于用户理解的。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的标志系统进行启发式检查:①网址对网站而言是否有标志意义;②网页标题是否表达了网页内容;③文字标志是否使用了术语;④术语首次出现的时候是否进行了解释;⑤文字标志是否易于用户进行“跳读”;⑥标志是否提供了鼠标注释或者链接注释;⑦是否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图形标志;⑧图形标志是否有效地传达了标志的意义;⑨图形标志的链接是否正确,等等。

3)导航系统。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新用户或者是具备学科背景的用户而言,往往比较倾向于使用学科导航或者是其他的主题导航来定位自己的查询内容。又或者,有些并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需求的用户,也往往在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导航系统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或明确自己的需求。

高效的导航系统可以让用户清晰地明确自己在网站中所处的位置,并方便地判断自己下一步的操作路径。数字图书馆网站界面往往需要设置一个统一的全局导航(一般在页面顶端),该导航将有利于用户在任何时候都能快速地在不同内容之间进行穿越;其次,应该在页面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立相应的常用导航,从而与页面顶端的全局导航形成交叉导航,缩短用户的点击路径,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导航系统的可用性检查可以包括如下内容:①导航栏目的数量(7±2原则:控制在5~9个导航栏目);②是否具备全局导航和局部导航;③网站是否使用了统一的全局导航并在每个页面可见;④是否有面包屑导航(正确标示当前页在网站中的位置);⑤语境导航是否易于发现和使用;⑥导航用语是否易于理解;⑦是否有站点地图;⑧导航的链接是否都是正确的,等等。

4)检索系统。根据K.Kim的研究,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查找过程,更多的是倾向于通过输入查询词(Search Via Query)来进行信息查找,见图4[13]。

有效而丰富的检索入口,是数字图书馆提高可用性的重要措施。对于一般的数字图书馆而言,其往往只提供馆藏目录(OPAC)查询检索界面,且该OPAC也只提供了对馆藏图书馆的查询,缺乏对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丰富的电子资源的揭示。此外,数字图书馆应该在醒目的位置摆放检索框,并注明该检索框所能够检索的范围和功能。

图4 基于模型的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方法

因此,可以从以下内容来进行检索系统的启发式检查:①是否提供了OPAC;②OPAC是否提供了对馆藏电子资源的查询;③是否有站内搜索;④站内搜索是否明确标志了检索的范围(检索站内或者在搜索引擎中搜索);⑤是否提供高级检索功能;⑥是否提供错误纠正功能(类似于Google的检索建议);⑦检索过程中是否可以随时获得有效的帮助。

检索系统的可用性检查往往比较宽泛,可以借助相应的任务模拟来完成,即通过扮演典型用户来完成特定操作,例如查询某馆藏图书或者是某个馆藏电子资源。

4.2.4 内容的可用性 一般的可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机交互和用户界面层面。而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体,必须确保内容提供的无缺失以及权威性。总结起来,数字图书馆网站在内容的提供上,必须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包括:①对馆藏书、刊的查询。②对馆藏数据库的查询。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查询。④对图书馆相关信息的查询。

至于如何衡量内容的可用性,需要分析特定图书馆网站的服务目标和用户群体,从而确定是否有内容提供上的不足。而正如可用性内涵所指出的那样,内容的无缺失只是保证了“功能性”的基本要求,要使内容的提供让用户觉得好用、易用,则需要更多的努力。

有学者提出可以根据点击数来检查内容提供的可用性[14]。例如,从数字图书馆网站主页达到特定服务内容所需要的点击次数。最小化的点击次数,可以提高用户获取特定内容的效率和满意度,从而让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水平得以提高。

而除了可用性检查之外,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评价来进行评估。内容的提供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有学者提出,应该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准确性、权威性、实时性来进行一定的衡量[15]。

因此,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内容可用性的启发式检查:①是否提供主要的服务(OPAC查询,电子数据库查询,个人信息查询,图书馆信息查询,参考咨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②网页是否标明了创建者;③是否在网页上显示更新日期;④是否可以在3~4次点击内到达相关的服务,如检查从主页到达馆藏目录查询的点击次数,从主页到达个人信息查询界面的点击次数,从主页到达常用数据库检索页面的点击次数等。

5 结束语

从可用性的角度来研究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国外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进行了一定的框架划分,探讨了可用性属性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可用性,图书馆网站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尝试制定了一系列用于检查数字图书馆网站可用性的启发式指标。这些启发式指标的设置也许还不足以覆盖数字图书馆网站的所有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而为了更好地发现数字图书馆在可用性上的差距,仍然需要用户参与的可用性测试进行辅助。

标签:;  ;  ;  ;  ;  ;  ;  ;  

数字图书馆网站可用性框架研究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