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燕赵看新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燕赵论文,看新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石麦14号
石麦14号是由石家庄市农科院与河北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200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4005号)。
突出优点:
1、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构成因素:
一般亩成穗50万左右,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河北省2004年高水肥区试平均亩产517.01公斤,最高亩产达661.96公斤。2005年国家粮食丰产工程辛集试区,15亩高产田经专家测产,85%折合后亩产达到637.83公斤,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2、抗倒性强,利于超高产栽培:
该品种根系发达,株高72厘米左右,茎秆坚韧,株型紧凑,旗叶上冲。经连续4年的试验、示范,均未发生倒伏。在高水肥地种植,亩穗数达到50万的情况下,仍表现为高抗倒伏。解决了高产与倒伏的矛盾。
3、白粉病免疫,利于稳产:
白粉病是高产麦田的易发病害,对小麦高产具有很大的危害。该品种是目前大面积推广品种中难得的高抗白粉病的品种。
4、抗寒性较强:
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越冬率在97%以上,能在冀中南地区安全越冬。
适宜范围:
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相邻省份在同等条件下可引进示范种植。
矮秆抗倒、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
石麦12号
该品种是石家庄市农科院连续7年异地交替定向选育而成的矮秆抗倒、高产稳产的冬小麦新品种。2004年审定通过,审定定名为石麦12号(审定编号:冀审麦2004004号)。
突出优点:
1、产量结构合理,表现高产稳产:
该品种成穗率较多,亩穗数较易达到50万左右,穗粒数34个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构成产量三要素协调合理。在大面积生产的情况下亦实现3、4、5、(30粒/穗、40克/千粒、50万穗/亩)的产量构成因素,亩产较容易实现千斤。2003~2004年参加全国和河北省区域试验,范围涉及到5个省份42个点次平均亩产525公斤,最高亩产达670.91公斤,经2003~2004年大面积生产示范一般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2005年河北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石麦12号作为首选高产品种,在冀中南多试点种植表现抗倒,抗病,穗多。生长良好。辛集试区经专家田间测产,亩产达626.47公斤。
2、抗倒能力强,适合高水肥地种植:
该品种整株株型紧凑、旗叶上冲,叶片短小、清秀,根系发达、茎秆坚韧,弹性好,经多年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在中高肥力情况下种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表现抗倒性好。
3、抗逆性好,利于稳产:
该品种经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表现高抗条锈及叶枯病;中抗白粉病;抗干热风、落黄好。
4、抗寒性好:
2003年省区试抗寒性鉴定(河北唐山遵化),越冬率为99.8%,国家黄淮麦区北片区试鉴定越冬率为100%;在省区试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6点试验结果越冬率均为100%。在全国区试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新疆等省区13点试验越冬率平均为99%。
2004年,在省区试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沧州、衡水等7点中有6点越冬率为100%、1点为98%。在国家黄淮区试抗寒鉴定(河北唐山遵化)越冬率为100%。
石麦12号在2001~2005年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推广过程中,在适宜播期内均未发生冻害,但早播时易发生旺长。
适宜范围:
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相邻省份在同等条件下可引进示范种植。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师栾02-1
“师栾02-1”栾城县原种场与河北师范大学共同育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北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4009)。2005年授权给河北敦煌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
性状优良:生育期242天,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匍匐,叶片绿色;根系发达,茎秆坚韧,株高在69cm,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上冲,叶片宽,旗叶与茎秆夹角小,穗下茎与整体的比率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纺锤型穗,白粒,长芒,白壳,硬粒,穗粒数在32个左右,千粒重37g,容重784g/L。该品种较抗白粉病,小麦锈病。
产量夺冠:2003年冀中南优质组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454.3kg,居1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4年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试验,师栾02-1平均亩产561.09kg,2004年河北省审定的13个小麦品种中区试产量第一位。在栾城原种场连续两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494.33kg;在2004年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平均亩产达513.12kg,比对照品种增产7.47%,居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
品质超标: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检测:籽粒蛋白质15.72%,沉淀值38.7ml,湿面筋32.1%,吸水率60.5%,稳定时间13.2min;同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哈尔滨)进行的检测:吸水率59%,最大拉伸阻力达1030E.U,延伸性13.8cm、拉伸面积172cm2;面团稳定时间27.6min;评价值95,其综合指标超过国家规定的优质小麦指标。
种植简单:施足底肥,浇好底墒水,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0月18日,亩播种量8~11.5kg。10月18日以后播种,每亩需多播种0.5kg。11月中旬以后浇好封冻水。
适宜性强:适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广泛种植。
前景广阔:近年强筋小麦发展很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据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世华期货研究中心组织委员会进行的强筋小麦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市场上的优质小麦主要为豫麦34、高优503、藁8901等,几个品种与美国小麦相比各项指标差距大,主要的问题是质量不稳定,质量退化比较严重,原因主要是种子纯度造成;第二个问题是数量不够。“师栾02-1”小麦新品种的标准化培育、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定单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将有效地填补强筋小麦的市场不足。
国审小麦新品种——北农金麦
北农金麦(北农9545)是由北京农学院最新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河北省重点推广品种。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株高75cm,穗层整齐,株型紧凑,全生育期238天,在北方冬麦区可以安全越冬;幼苗浅绿色、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粗壮坚韧,蜡质;灌浆速度快、抗干热风、落黄好;穗型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被誉为“小金豆”,品质与美国硬红春小麦相媲美。
稳产高产:增产潜力大,产量三要素协调,亩穗数40~45万,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0~50g*9熏一般亩产500~600kg,高产达851kg。
栽培要点: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尿素15kg,磷酸二铵20kg,钾肥10kg。适宜播种期一般在10月1日和10月10日之间,亩播量l0kg。冬前浇足冻水,春季浇两水,拔节水和灌浆水;不浇返青水;每亩追尿素10~15kg。
注意:在拔节期喷施一次粉锈宁,4月下旬到5月上旬做好麦蚜的防治。
适宜范围: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部等省市的中高肥地块种植。
高产抗倒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藁优9415
“藁优9415”是藁城市农科所最新育成的矮秆、抗倒、抗刹麦雨、高产、优质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并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
特征: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73厘米,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穗层整齐,抗倒性强,抗条锈病。穗长方型,白粒硬质,籽粒饱满度好。产量结构:亩穗数45~48万穗,穗粒数32~36粒,千粒重38~40克。容重811g/L。
品质:2002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检验:粗蛋白16.26%,湿面筋30.8%,沉降值61.9ml,面团形成时间8.2分钟,稳定时间18.8分钟*9熏面包体积885cm3,烘焙评分93分。2003年河北省区试品质检测:蛋白质15.22%,湿面筋35.5%,稳定时间25分钟。最大特点是在不同区域不同年份不同气候条件下,加工品质相对稳定,很受面粉企业欢迎。
产量: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2004年大面积示范亩产500~550公斤,最高亩产达575公斤。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抗逆性较好。今年在藁城市系井村种植面积270亩,涉及30户,测产结果为平均亩穗数39.6万,穗粒数34.2粒,常年千粒重按40克计算,按85折,理论亩产460.4公斤左右。
适种区域:冀中南、豫北、鲁西南水浇地。
联系电话:0311-88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