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勇
(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施工,采取这种方式对现场进行管理,还可以降低施工能源的消耗量,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秉承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原则,走绿色低碳的施工路线,下面就对这方面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低碳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前言
进行绿色低碳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先从施工理念着手,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在思想上有节能环保意识,然后再提高技术手段,让进行建筑施工中使用先进环保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和策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周围的环境,下面就先分析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例如施工问题,工艺问题和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绿色低碳施工就是纸上谈兵。
1传统建筑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
1.1技术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行业还是一个比较“传统型”的经济产业,因此在技术方面确实有很多问题。业内人士都十分清楚,先进合理的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如果在施工现场技术不能做有效支持,那么不仅会制约现场的施工作业情况,同时还会延长施工周期,因此技术人员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早期工程在设计之初就出现问题,再加上后期技术非常落后,直接导致污染问题出现,而且所有操作人员都在追赶工期,也没有时间注意环保问题。
1.2工艺方面的问题
施工工艺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施工的灯塔,如果整个施工工序出现问题,也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严重情况还会造成工程返工,进而导致施工现场发生混乱,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产生很多材料的浪费,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例如很多建筑物施工中,大多数的内外部结构安装工艺都要依靠固定的安装流程,而操作人员没有依据建筑形式做灵活的调整,致使事故现场发生混乱。
1.3污染方面的问题
环境污染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的操作秩序,同时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例如施工技术不先进,在施工中发出很多噪音,或者是为了追赶工期在夜间进行施工,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有些工序还会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和扬尘问题,除此之外,有些土地开发面积远远超过了规定面积,造成土地、植物等资源浪费,施工中给排水设计不合理,经常发生长流水、漏水、长明灯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要点
2.1有效的环保技术措施
2.1.1减少固体废弃物
在建筑施工中产生很多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在建筑施工的前期,固体废弃物产量会更多,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例如在进行地基挖掘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土方,有些管理人员会把土方运送出去,进而增加建筑施工成本,而后期进行土方回填中,还会继续增加施工的成本,而在运送土方过程中,进一步引起灰尘出现,影响附近的自然环境,因此技术人员一定合理使用挖掘出的土方,科学的来安排施工工序,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建筑垃圾是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众所周知,对原有建筑进行拆卸肯定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而多数垃圾都进行了堆放处理,或者直接运输到垃圾场。这种处理方式是不科学的,应该进行分类处理,发现一些有很好强度的混凝土块,可以利用到建筑的基础施工中,而一些其他的零碎混凝土,可以对材料输送通道进行铺垫,一些钢筋、金属和废纸、或者是塑料送到垃圾站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根本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结合我国国家标准进行填埋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
土方和垃圾运输是产生扬尘的主要因素,而做结构施工中也很容易产生扬尘,针对上述问题,有关人员一定要对运输车辆进行防尘处理,例如可以在车辆周围做封闭处理,有效控制运输物体四处飞扬,运输时间最好选择在夜间,降低对居民的影响,控制对人体的伤害。而对建筑结构施工中,产生大量的灰尘可以使用封闭式的密网覆盖措施,把扬尘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2.1.3振动和噪音的控制
在施工现场大量的振动都会制造处不同频率的噪音,而根据我国《建筑施工 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施工管理人员一定实时监测现场的噪音,如果发现噪音频率超过了有关固定,那么就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降低,在声源上控制不了,就要在传播方式中寻求突破口,使用隔音与隔振措施,有效控制噪音和振动。
2.1.4控制光污染
施工中最常见的光污染有材料反光、电焊眩光,夜间照明等。为了确保绿色环保,低碳施工,就应该做如下的控制:例如进行材料焊接过程中,针对电焊处最好使用木板进行围挡,把光线进行封闭处理;脚手架要高出楼面3m左右,降低材料反光问题;装在高处的夜间照明灯,使用俯角进行照射,控制了其照射范围,有效避免了光线的发散影响;进场的玻璃等高反光材料,可以使用塑料布进行遮盖。
2.1.5地下设施和文物的保护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下施工时,应该先把地下的光线管路都调查清楚,确保这些设施和文物不会受到破坏。在施工中,技术人员要了解附近有关联建筑的图纸,包相交部分有红线标出,同时和有关市政部门联系,对各类的管线、管道都在建筑图纸中进行标注,细致到每条管线的深度,以及左右之间的距离,保证在地基施工中,不会影响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如果发现了文物,现场人员要及时通知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协助其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施工现场如果有一些古树和名树,应该予以保护和避让。在此之外进行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的统计。
2.2有效节能措施
2.2.1节水方面的技术
建筑施工中,能有地下水的都要使用地下水进行施工,例如进行绿化浇水、清洗厕所等,有效减少自来水的用量,使用水泥预制方格块铺设加工场地,这种措施能方便雨水渗入,进行基坑施工时,如果发生地下水上涌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应该做好深井降水设置,建设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控降水动态。进行混凝土养护中,坚持使用浇水和覆盖相结合的办法,减少用水量。
2.2.2接电方面的技术
建立严格的现场用电制度,实行用电责任制。在施工的不同阶段,不同施工环节都要制定不同的用电要求。例如可以核算出用电总数,然后通过比例分配的方式,把用电量统一分摊到生产区,进而并建立台帐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在施工现场进行分路用电,同时在每一个供电支路上安装电表,除此之外,还应该大制定型施工机械运行管理制度,因为这些设备的用电量非常大,只有合理的使用这些电力设备,才能有效的节约电能,控制设备老化问题。
3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施工之前做好合理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实行可靠性强的绿色施工方案,然后因地制宜合理落实产业政策。在材料选择上多用新型材料和环保节能设备,同时提高建筑零件的工业化比例,这些都是绿色施工的关键。之后还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是管理人员工作的纲要和方向,把有关的工作能及时有效的落实,避免施工现场出现人员设备安排不合理,管理监督不到位而出现现场混乱,浪费水电能源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好动态监管和考评工作,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现场统筹管理,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的方式,监控施工策划阶段、施工现场材料采购、准备阶段和后期验收,实现绿色施工目的。
4结语
绿色低碳施工是现代建筑的主流方向,为了倡导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建立一整套现场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在绿色节能施工加以培训,提高其在思想方面的认识,应用现代化现场监控技术,做到现场统筹管理,实时动态调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波,杨文奇,刘浩,孙超,孙庆东.新加坡绿色施工及文明施工评价标准[J].施工技术,2011(07).
[2]曹文军.浅谈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3(12)
[3]苗冬梅,肖绪文,陈兴华.绿色施工技术措施[J].工程质量,2011(03)
[4]张立山,孟德光,朱天志,董艳英.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及策略(综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论文作者:许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建筑论文; 土方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扬尘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