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对教育质量的追求_能力素质论文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对教育质量的追求_能力素质论文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质量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着重考虑了四个要素: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我认为核心的问题是质量。质量是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前提,没有质量,也谈不上规模、结构和效益。“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是改善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评估是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怎样衡量、评价教育质量?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培养的人员能不能促进我国国民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从而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21世纪我国在世界物质财富和科学文化等精神宝库中占有更多的份额、更大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高教界经常谈论高等教育要与国际接轨。这有一定道理。这些年,通过国际互访,参加高等教育方面的国际会议,我们发现,各国大学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相似的,从教育目标、青年倾向……直到经费、管理等问题都有不少共同之处。但是,各国国情不同,传统有别,各国高等教育还是有许多差异和自己的特色的。“国际接轨”是与美国接轨,是与欧洲大陆接轨,还是与日本接轨?又比方说,高教界议论比较多的“通才”问题,我们就不可能与美国接轨。美国高等教育已处在普及阶段,有近6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国公民中只有百分之二点几接受高等教育,加上成人教育也只有4%,按国际教育界的说法,还处在“英才教育”阶段(一般认为高于15%为“群众教育”阶段,高于50%为“普及”阶段),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还相差很远。因此,高等教育的目标还应当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而不可能是“通才”。所以,我不赞成笼统地提“国际接轨”,这是不切实际的。

但从另一方面,世界即将进入新的世纪,甚至是进入新的千年。我们总要想一想,新世纪和20世纪会有什么不同,高等教育要有哪些变化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求?要预测21世纪这一百年年世界的变化是很困难的,只要看看20世纪这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什么样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一百年前的人大概是很难预料的。这一百年我国建立了近代的高等教育。如果说1898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始(京师大学堂担负着国家设置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和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机构两重任务),那么7年后,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意味着中国告别了千年来人才培训与举荐的制度。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教育制度的根本转变。在新的世纪转折中,我们期待高等教育会有什么样的重大转变呢?为此,我们需要审视一下教育赖以生存和为之服务的中国和世界社会一般的发展和变化,看看哪些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我想,下列这几个因素大概会对下世纪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产生普遍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突飞猛进。据统计世界物质财富大约以每十年增加20%—25%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精神财富的增长怎样衡量,似乎没有统一看法。有人根据科学论文的篇数、图书出版的册数来判断,不是很精确,据说现在大体是五年左右翻一番。可以说,科学技术是以加速度发展,成指数发展的。有一些科技领域,如信息科学的一些领域,估计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三年,三年以后相当一部分知识就老化了,不适用了。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和劳动内涵很快调整、变化。如电信事业,今天还有电报,已经不多了,以后传真(FAX)、电子邮件(E—mail)、移动电话、可视电话等发展起来,电报大概会消失。铁路交通,都是开火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电动机,直到磁悬浮,劳动内涵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在国际高等教育界有人提出,21世纪人们将没有职业观念,而只有项目观念,今年从事这个项目,明年参加那个项目,没有固定职业,因而也无所谓职业教育。这种意见没有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普遍认为,人们一定的职业分工和专业训练还是必要的,不会消失,如医生、建筑师等分工与训练总是会存在的。但这种意见至少反映了到21世纪人们的职业分工不会很稳定,工作内容的变动将会很频繁,将会产生许许多多今天想象不到的新行业、新工作来,这对教育将会有深远影响。

二、工作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的结合。技术的发展使许多简单的劳动由机器来操作,任何一件工作的劳动内涵将越来越专业化;由于大量较为浅易的问题早已解决,许多科学问题都需要较专较深的知识。如搞大规模集成电路,不仅需要一般的物理知识,不仅要懂得半导体物理、电路原理,还要深入到微电子学及其工艺,这些都是比较专比较深的知识,另一方面,一些大的工程任务、科学课题、社会问题的解决,又必须有多方面的专家,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大工程,如京九铁路、长江三峡,不仅涉及许多工程专业:地质、水文、土木等等,而且关系到环境、社会、经济等许多自然和社会科学,必须要组织各方面专家来“会战”。又比如像生命起源、人脑机理等问题,也不是光靠生物学家能解决的,还要有哲学、物理、化学、心理,甚至天文学家参加。像中国持续发展问题,就需要几乎全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农、林、工程技术学科共同参加。这样,一方面是分工越细,越专业化,一方面是越来越交叉、综合、整体化,这样一个矛盾的统一将主导21世纪的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从紧张趋向和谐。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物质生活带来高度繁荣,但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萎等弊病和灾害。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已经明显。所以现在人们不得不考虑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危害,希望克服它的消极影响。我们对单门科学技术将带来的利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还比较清楚,但对它们的综合效果却难以预测;科学技术还并未能完全解决人类的持续发展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还比较紧张,人类还不能完全认识自己的活动将对自然、对后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类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季羡林教授说过,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的口号“人类征服自然”应当受到批判,这是很深刻的。因为它不但不感激自然养育自己,反而以自然为敌,把它看成是人类可以无限攫取的对象,这样势必遭到自然的惩罚。另一方面人们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使人文道德衰落,精神生活枯燥,社会上犯罪、暴力事件增加,弊端丛生。人们开始反思,追求有高度精神文明的、高雅和谐的社会。回归自然,追求人文环境在下世纪将逐渐成为主导的倾向。现在美国已出现了重新回归家庭的倾向,就代表了这种趋势。

四、竞争非常激烈而合作更加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促进技术发展、效益提高、经济繁荣的手段。由于资源有限、机遇不多,人际、国际、企业间、行业间的竞争将非常激烈。但是完全无序的竞争也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使竞争双方两败俱伤,对持续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竞争各方将逐步协调,制订必要的竞争规则,这就意味着竞争中包含着合作。事实上,为了对付更大更强的竞争,企业间合作的事例已层出不穷,一些大的企业集团正是这样应运而生。国际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另外,科技发展,世界变小,地球上很多问题互相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问题却会带来全球影响。环境问题就是这样,所谓“蝴蝶效应”未免过于玄妙:欧洲一只蝴蝶抖抖翅膀,会在太平洋发生台风。但一个中国学生得病,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事已在互联网络中发生。所以,国际上除了有激烈竞争一面外,还会出现互相合作、彼此协调、共同来营造小小的地球村的局面。

五、国际化与区域化并存。由于通信的发达,交流的便捷(今天,地球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靠飞机和直升机,原则上都可在24小时之内完成),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经济的国际化,劳动力和人才培养也会逐步国际化,这当然会使高等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国际化。但是,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世界都整齐划一,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没有自己的特色。相反,世界将力求维持其多样性,保持五彩缤纷的局面。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进步。现在,许多人都提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我想,应该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强盛,国力的充实,科学文化的发达,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更多地为世界所认识、所接受,我国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所占的份额将更多,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将更充分,从而使世界文化中东西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色彩斑斓、丰富繁荣的世界文化。因此,下个世纪各地区的地域特色将充分发挥,并通过便捷的信息媒体在全世界传布发扬。在这点上我们要有信心,要努力发掘与培育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特色和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出发预测的上述五点看来似乎是互相矛盾的趋势:科技迅速发展与人们工作不稳定,工作专业化的深入与综合化的扩展,科技使进步、繁荣和灾害、弊端并存,竞争与合作共生,以及国际化与地域化相结合,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对高等教育发生重要影响。这些素质要求主要有:

首先,要建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了适应不断变更的职业和工作内容,人们必须不断学习,学习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观念,不学习就意味着被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学习的世纪。由于技术的进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不断减少,人们的工作时间将不断减少。多余的时间决不能完全用于休闲,而更多的将用于学习,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以迎接一些新创造出来的职业内容。未来社会一个人能否自立,事业能否有成就,主要决定于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动力。最近,我校总结了一位很有成就的毕业博士研究生的经验。他在电子材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毕业一年多后就被一个研究所聘为研究员,此后又为几个国家聘为客座教授,请去讲学。这样的例子是很稀少的。他的突出特点是对知识的狂热追求,为了获得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几天不出门;他到处主动求师,获取知识。21世纪人才首先要有这样的积极性。

其次,要有独立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必要的坚实和宽阔的基础知识之上,因此需要打好知识基础。无论科学技术多么迅速发展,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总是从原有科学技术中产生的,掌握了基础,就建立了根底,就能不断自我发展。当然,什么是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会有所变化,这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追踪的。随着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的趋势的发展,这种基础还应更多地包括一些相邻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此外,这种能力还包括掌握和使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工具的能力,其中有本国语言文字,一、两门外国语、计算机、多媒体及通信工具以及各种检索工具。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在竞争中能否取得成就将取决于能否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要的最全面知识信息。

第三,要学会做人。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对待国家、民族以至人类,这里也包括对待自己的学科,对待自然,要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合作共事的社会,首先要学会尊重人。现在不同学科的人往往互相看不起,很难交流。这样,怎么能组织多学科会战攻关?要组织起来解决一个综合课题,各学科的人要彼此理解,这不仅要互相有些跨学科的知识,而且首先要学会互相尊重。这也可看成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不同个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基本出发点就是要互相尊重,这是做人处世的基点。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做一件事,一个个人行为,总要考虑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后果和影响。一个搞科学技术的人,就应该了解本门科学技术既能给社会带来福利,也可能造成危害,就要使其尽量做到趋利避害。如前面所说,对自然也是这样。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做人的基本态度。

第四,学会表达、交流和组织的能力。树立了基本的做人态度,要真正发挥个人的作用,在有组织的社会中作出积极贡献,还必须使别人了解自己,把别人组织在为完成共同事业的合作集体中,这种表达、交流、组织能力十分重要。这也是过去我国教育中所不够重视的。这种能力也是建立在相当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包括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本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的知识,以及对不同文化习俗的了解。表达、交流除了要相互尊重、理解之外,也还要锻炼些技巧,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训练。

以上四方面概括起来可说是两种态度,两种能力,即积极学习和正确做人的态度,以及独立学习与表达交流的能力。我以为这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这些素质包含了德与才的要求,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怎样塑造这些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我想有以下几点:

⒈上面这些素质包含了德和才两方面,因此,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过程,必须把传授知识与塑造人的全面素质结合起来。教某一门科学技术,就应当讲清它能对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福利,同时,又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以激起学生对民族、人类的高度责任心,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正确态度。

⒉大学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烈的学习愿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一位教师只能向学生讲清所教课程的知识内容,而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不算成功。相反,如果教师虽常使学生听不懂,但学生对他讲课仍很感兴趣,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不仅弄懂了课程内容,还激发起对这门学科的进一步追求,这样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北大有几位老教师,口才并不好,讲课学生常常听不懂,但他有魅力,能把学生吸引到这门课上来,通过学生自己钻研,把课程学得很好。学生毕业后还常常记念他们,认为是教学成功的例子。

⒊一定要打好基础。尽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不断产生,老的知识会陈旧过时,但任何新知来源于旧的基础,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就等于掌握了科技发展的钥匙,就能应付迅速的变化。什么是基础?这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对学科有全面了解并能高瞻远瞩,与洞察科学发展趋势的学者们共同研究讨论。基础需要一定的广度,需要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但是,我不赞成只是开设一些比较浅显的“概论”、“介绍”性质的入门课,它只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名词术语,可以夸夸其谈,却不一定能了解这些学科的思想脉络与治学方法的精髓,不利于树立扎实的学风。北大地质系历史上曾培养出4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教学是非常成功的。据老地质学家们说,那时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系主任,就是让学生去听数学系的数学课,物理系的物理课,跟化学系、生物系的学生去做实验,使他们扎扎实实掌握相邻学科的基础与治学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开拓发展和适应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打好牢固的基础。基础还包括理工科学生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学生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就是现在教委提倡的文化素质教育。

⒋在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全民还占很少,而社会、企业的职业培训体系还相当薄弱的国情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只能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有专业训练,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但是专业不要分得过细过窄,专业划分不能过早;学校的基础课程不能过分强调为专业服务而忽视其素质的培养。

⒌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个性。像博与专这样的一对矛盾,没有一个普适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主动学习去解决。为了解决其专业和工作的需要,学生要主动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为了这样做,他在学习时就要克服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困难。学校不可能给每一位学生设计出一条顺利的通向成功之路,一个人要想取得异常的成就,就要以异常的毅力去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创造性也是从发挥个性克服困难中培养出来的。学校组织教学应当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成长途径的可能性。比方,可以允许不同学生选择不同课程。但这决不会是无障碍的,学校里的课程冲突就是一种限制,只有那些有顽强毅力的学生,才能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机会而获得成功。

⒍教育过程必须是开放的,而不能是封闭的。这包括绝不能给学生造成所教知识和科学规律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印象。恰恰相反,应当让学生了解学科中的问题和争议,以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解决科学课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密切关注所学学科的社会应用,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各种实践活动,以启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使命感。

⒎要讲究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是为了启迪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主动的学习精神,并通过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来训练学生表达思想、发表意见、交流观点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运用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⒏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整体育人环境。教育不仅在课堂,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整体环境。学校有学科综合交流的气氛,学生就能耳听八方,目观四围,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从而提高全面的文化素质。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文化氛围、社会活动、课外讲座,得到高尚的精神激励与文化熏陶。学校的许多社会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心具有巨大的作用。一个崇高文明的校园气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⒐最后,管理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北大管理强调“活”和“严”相结合。活就是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创造性,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活”也就是管理民主化的体现。“严”则是要有统一的要求,要统一于培养目标的要求。治理学校也是这样,要尊重知识,尊重教授。但完全靠教授治理,就难以统一。因为每个教授都会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而学校发展要服从社会需要,适应政治目标。所以现在西方也感到单纯教授治校不行。要靠教授和教育管理专家共同治校。这就需要协调。学校的领导要非常清醒,协调几方面(政府、社会、教授、学生)的关系,使学校的目标能得以实现。

标签:;  ;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对教育质量的追求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