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佟瑞,江冠霆,张晓晴,王晓宇(通讯作者)

(徐州市儿童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摘要】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53名。在实施相同护理服务下,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镇静,对比不同镇静方案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并加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能够提高镇静效果并降低患儿的谵妄情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谵妄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155-01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严重且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的先天性疾病,目前,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手术是较为常用且相对有效的方式[1]。但是,术后患儿多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哭闹、谵妄等现象,从而影响术后恢复。为此,加强对患儿术后镇静及护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53名。其中,实验组男孩17例、女孩36例,年龄1~36个月、平均年龄(15.05±0.30)个月,平均体重(10.02±0.35)kg,母乳喂养32名、人工喂养21名;对照组男孩18例、女孩35例,年龄2~36个月、平均年龄(15.12±0.33)个月,平均体重(10.07±0.36)kg,母乳喂养30名、人工喂养23名;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第一,遵医嘱进行科学的药物镇静干预并在用药的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即,用药过程中注意动作轻缓,不可引起患儿过大的不适反应,避免因用药而造成的躁动。第二,微笑护理与眼神交流,在向患儿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必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适度面带微笑为患儿提供各项服务,从而增加患儿的亲近感和心理舒适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注重眼神交流所起到的心理鼓励、支持作用,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给予患儿友善、支持、信任等眼神,以此来向患儿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第三,给予患儿适当的身体抚摸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与护理人员的互动,在抚摸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护理人员必须保持洁净卫生以及肢体温度适中,尤其避免冬天寒冷时护理人员“冷手”抚摸患儿。

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27)镇静:以0.25~0.75μg/kg?h的剂量与速度维持泵入,至计划撤离呼吸机时停用。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1)镇静:以0.5~3μg/kg?min的剂量与速度维持泵入,至计划撤离呼吸机时停用。

1.3 观察指标

回顾两组维持镇静期间Ramsay评分均值,苏醒期使用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其中,Ramsay评分越高表示患儿镇静效果越好,而PAED评分越高表示患儿谵妄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Ramsay评分为4.30±1.80(分),高于对照组的3.82±1.70(分);实验组患儿的PAED评分为5.22±1.31(分),低于对照组的6.32±2.5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患儿的Ramsay评分与PAED评分(x-±s,分)

3.讨论

近年来,受到环境质量、生活作息与工作压力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越来越多。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中部分患儿由于较为躁动,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并可能引发伤口开裂、感染等一系列不良事件[2]。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护理的引入能够改进护理人员镇静护理工作的方法与模式,将肢体抚摸互动、情绪干预等纳入到护理的组成体系中并重点强化对患儿躁动情绪的疏导、转移[3]。同时,镇静护理还给予患儿以鼓励、微笑服务,这些都能够改善患儿的躁动情绪。但是,单纯的护理服务对于术后镇静的作用还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为此,采用药物干预具有必要性。临床上,咪达唑仑的应用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改善患儿躁动与谵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通过激动中枢α2受体抑制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产生镇静、催眠作用,其本质是通过提高觉醒阈值,维持近似非动眼睡眠状态,不易产生耐受,对自主呼吸无显著影响,并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此外,右美托咪定通过激动外周α2受体产生交感抑制作用,减轻了气管导管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这也是其镇静效果较好的原因之一[4]。临床应用效果显示,右美托咪定能够更好改善患儿的躁动情绪;最终,使得患儿在术后康复期能够保持一定的平静,以有利于疾病恢复。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而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并加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能够提高镇静效果并降低患儿的谵妄情况。

【参考文献】

[1]刘丽华,彭映雪,谢佩珊.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52-53.

[2]王艳蓉.舒芬太尼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45-46.

[3]朱庆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优质护理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8):183-184.

[4]王志.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0):3173-3175.

论文作者:佟瑞,江冠霆,张晓晴,王晓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佟瑞,江冠霆,张晓晴,王晓宇(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