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及其实现途径_大学论文

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及其实现途径_大学论文

略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及实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性及论文,途径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544(2001)-04-0019-02

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专业教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成为专门人才的教育,还是一种学术性较强的教育,即使学生在接受学术气氛的熏陶中,习得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养成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学者个性品质的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内在特质,也是高等教育产生之后蓬勃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发挥愈来愈大作用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这一点似乎正在被中国的高等教育所忽略,多年来,我们一直延用着刻板传授知识的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前苏联的极端专业化模式,学术精神被逐渐淡忘。

一、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灵魂

早在古埃及、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以及中国殷周时期的“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就汇聚了当时社会的最优秀学者,他们著书立说,研习学问,传授知识,共同讨论,相互诘难,成为人类文明最早的专门传播者和学校教育活动的开拓者。西方历史上的教育家古希腊“智者派”广泛施行的演讲与辩论,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以及被美国《高等教育大百科全书》尊为“古代高等教育家”的孔子、老子的教学方式和他们所倡导的游学论道,百家争鸣的学风都充满了诱人的学术色彩。

随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发展,蕴含在古代混沌状态的高等教育活动之内的科学研究因素,逐渐被历史上日益强盛起来的助学功能所覆盖。早期欧洲的中世纪大学成了性质单一的教学机构,“大学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这一教育观念,曾一度被英、法两国的大学教育奉为最高准则。

1810年威廉·洪堡为首创办的柏林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大学只是传授已有知识的旧观念,树立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相统一”的现代大学观念。在这所大学里,教师不仅是传递知识者,更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学者,学生不是为了接受知识,而是为了学习如何自由地、创造性地探索知识前沿。这一变革使柏林大学很快成为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摇篮,并成为世界其他国家仿效的一种模式。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头30年内,德国科学家获奖人数占全部获奖数的30%,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34位各国科学家中,有14位经过德国大学的培养和深造。德国大学的贡献在于将研究机制引进教学过程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探求知识,发现真理,并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和净化师生的科研能力以及道德灵魂作为大学的目标。正如美国教育家梅滋(Theodore MerZ)指出的:“一言以蔽之,大学制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这是它的骄傲和名闻遐迩的原因。”

1876年,美国金融家约翰·霍普金斯以德国模式为基础,创建了美国第一所新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在就职演说中阐明,大学的目标是“最自由地促进一切有用知识的发展,鼓励研究,促进青年人的成长,促进那些依靠其能力而献身科学进步的学者们的成长。”

在19世纪声势浩大的“西进运动”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了“学术性”的涵义,改变了德国大学中重“学”轻“术”的倾向,把教学和科研活动延伸到课堂和校园之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建立了供学生观察、实验和科研之用的各种基地,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实际,从而使美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全世界最完备、最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90%在高等学校)。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益哈德·卡斯帕尔在北京大学“国际大学校长论坛”的发言中指出:“未来的高等学校应当是研究密集型大学”而“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在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中,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急剧膨胀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必须使未来一代掌握认识新生事物的方法,能独立充实自己的知识,具备科学地解决各种课题的综合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放在比传授现成知识体系更为重要的地位。这就是说在教学中增加研究的因素,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课堂充满学术气氛。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和传递知识的基本价值功能,决定了它的科学研究活动重点在于发现新知识、创建新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只有不断加强学术研究,才能不断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更好地建设原有学科并开发出新的学科,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新的课程、新的教学内容,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正在消退

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正在从大学的课堂上消退。走进课堂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逐渐远离科研活动,而沦为上课“专业户”。教务部门的检查、考核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人对课堂的学术性进行要求;不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进一步加剧了科研与教学背离的趋势。没有学术精神的课堂,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失去学术精神的课堂还何以称大学课堂!

我国高校当前积极推进的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教研究领域也大量报道了这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但观察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说对创新人才培养还有一定距离。教学改革只停留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层次上,本科生培养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质的转变,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只是泛泛地被提起,缺乏这方面的具体措施。课堂的学术性和学生参与科研仍未列入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缺乏规章制度上的支持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就影响到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学术性追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如果不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必将是一句空话。

科学研究进入大学之初,主要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所谓“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大学研究在人类知识进化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已成为它的重要功能。但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毫无疑问仍然是高校学术研究活动的理想追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大学的科学研究毕竟不同于社会专门机构的科学研究。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都很重视科研,但它们的科研大都游离于教育目的之外,并没有把科研活动纳入整个教育活动,绝大部分科研活动还不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必要延伸。具有教育功能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大学里不能说没有,但应该说至今仍不是主要的形式。

目前,中国高校科研经费短缺是不争的事实。经费问题的限制,使高校科研的功利性很强,正在越来越强烈地发展着另一种走向,即日益明显地游离开教学活动过程,从培养人才的活动逐渐向纯粹服务社会的活动转换,将社会的、经济的目的作为科研活动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否与教学活动结合,已不是这类活动主要考虑的问题,为了取得科研项目和经费,许多大学教师在研究课题选择上很少从学科发展、知识传递和人才培养出发,而纯粹从经济的目的出发。公司企业纷纷出钱出物与高校科研联姻,希望高校为之解决问题,开发产品、培训科技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这种需求尽管有益于高等学校获取较多的科研经费,但也对高校科研活动性质的变异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使大学教师的科研方向和选题从教育目的转向纯经济目的,并且使科研的教学功能受到公司企业的盈利原则的限制。如有些企业集团资助大学研究后,附带制约条件,要求教师不得在课堂上传播或公开发表尚未获专利的或尚未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高等学校不仅在科学研究方向上、选题上开始从教育目的或学科自身建设上更多的转向急功近利,而且在教育活动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的组织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日益注重功利性研究活动而轻视教学活动,因为科研可以直接出成果,见效益;教师热衷于带研究生而不愿带本科生,由于许多研究活动是在完全与教学相分离甚至相违背下进行的,科研本身已确实体现不出多少教育功能,即使走上讲台也毫无学术性可言,因此,有人把教学看作是科研的阻碍力量或负担因素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高等教育学术性实现的有效途径

唤回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应当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和科研改革的重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加强高等学校学术研究的制度建设,把教师、学生的学术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使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机构上将教务处与科研处由分设改为合并,使教学与科研不再人为分割互不相干。学生可以通过科研活动取得学分,并把此项工作开展的优劣作为考核、评估院系工作及教师的重要依据,使学生参与科研和教师发挥科研的学术教育功能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其次,调整高校的经费使用,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可设立资助教育教学研究的专项经费,鼓励教师为学术而科研,为教学而科研,给大学的学术教育功能以持久的动力源。设立“大学生研究基金”,为学生提供研究机会,鼓励学生主动从事科研,并把其获得的科研经费计入其导师的科研经费之中,激励教师的积极性,美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RPO)、麻省理工学院的URPO为一半以上的本科生提供研究机会的做法值得借鉴。第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借鉴牛津大学的经验,实行“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单独见面一次,把自己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向导师报告,请导师进行提问,并给出评价和指导。借鉴柏林大学的“讲座制”,压缩讲授的数量,提高讲授的质量,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使教师有更多时间从事科研,并把科研见之于课堂,提高课堂的学术含量。通过实行“导师制”和“讲座制”,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本身的学者品格修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将这种优秀的学者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于学生;同时也把学生从“满堂灌”的枯燥和压抑中解脱出来,参与创造性的研究活动,满足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追求。第四,借鉴日本大学的经验吸收大学生参加研究室、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日本的大学一般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养部学习基础课和公共课,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各专业部学习,一边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一边进入研究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学生除了平时到教室上课外,其他课余时间均在研究室学习或搞科研,这在日本的大学已形成制度,即使是专科学校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加强高等学校的学术性,是大学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与他人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科研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出健康的人格。

标签:;  ;  ;  

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及其实现途径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