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
【摘 要】目的:了解影响医院急诊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因素,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 针对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制定应对的方法和措施。结果:通过防患于未然的护理安全教育,使急诊护士对护理安全问题得到重视。结论 对急诊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是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有效方法。
【关键字】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40-01
1.护理安全的相关概念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者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者死亡[2]。
2.急诊护理风险因素:
2.1社会因素所致的风险
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细化程度不够,导致患者家属经济顾虑;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医疗机构的形象,致使部分患者不信任医护人员。故意制造纠纷。
2.2医院条件欠缺所致的风险
急诊科患者多,病情复杂,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抢救和留观患者不能及时收住院;急诊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技术力量薄弱,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差。急诊床位不足,不能应对增加的病患人数。
2.3 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
(1)缺少法制观念。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漠,不知道护理的任何环节都存在法律问题,操作时缺少法律的约束。如: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者或者谈话聊天间泄露了病人隐私,引起病人家属不满;抢救记录不规范,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抢救记录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2)急救经验不足。急诊科护士趋于年轻化,素质参差不齐,低年资的护士急救经验不足、病情观察不细致、操作技术不熟练、对患者病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
(3)教学医院,护理实习生和进修生多。对于他们的操作,病人及家属往往存在“被实验”的感觉,引起不满。
(4)护患沟通不到位。急诊常常出现患者就诊高峰。因此,护士忙于常规操作,对于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没有时间耐心解答,或者解答不到位,引起家属及患者的不满。
(5)违反操作规程或者简化操作程序。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操作是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有的护士追求高效,迅速,违反操作规程或者简化程序,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
2.4 护理职业损害引发的风险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马上救治。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有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在急救过程中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成为传播的主要媒介。
2.5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
急诊工作是有赖于护患双方共同参,需要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且普通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时间短,学历参差不齐,无法全面了解病情;相同疾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都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上情况的出现,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出现“挑剔”,使护理人员出现工作情绪化,影响护理安全。
3.防范措施
3.1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
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把人性化、个性化的的服务理念运用到急诊护理中。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护理不仅仅是治疗方法的延续,更应提供人文的关怀,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爱,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尤其在当今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环境下,护士必须具备多元化和跨文化护理知识、经验和能力[3]。
3.2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1)开展相关法律文件的学习。如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士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和证据意识。
(2)在执行护理操作时,要“眼看清”、“耳听清”、“口答清”、“笔记清”,使病人及家属能感受知情权,又使护理行为有法律保护,防患于未然。
3.3 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建档存档,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使护士岗位职责明确,纪律严明。
(2)建立高风险的项目,如:洗胃,洗痰,约束,转运等操作的告知书。操作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每项操作的的必要性与风险以达到配合的目的,同时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
3.4 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使普通护士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质量提高,不安全事件减少。
3.5 获取医院及各部门的支持
(1)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急诊工作人员通知医务处(院总值班),有人接纳。相关医技科室设有急诊窗口,相关检查急诊优先,使危重患者及时给出相关检查结果,缓解病人及家属的焦急情绪。
(2)医院领导重视护理工作,重视急诊护理的岗位设置,使护理人员数量与实际工作相匹配;提高急诊护理工资待遇。
(3)保卫及总务科等后勤科室支持急诊工作。建立特保设点、巡查制度,建立医院安全生产模式,确保护理人员的人生安全,缓解护理人员精神压力。
(4)医院宣传部门利用网络等平台,宣传急诊护理的先进、感人事迹,呼吁社会对急诊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3.5 注重护理细节的管理
护士长和护理业务骨干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公开学习及交流,对于易疏漏的环节,明确防范措施。
3.6 加强急诊护理业务培训。
(1)加强新护士的培训 制定新护士培训计划和考核,内容齐全实用,包括:法律意识、服务礼仪、沟通技巧、人文关怀、职业道德、各项急救技术等。
(2)每月进行护士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士考核,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3)加强护理实习生和进修生的带教和培训。建立带教老师档案,明确带教老师工作职责;开展课程学习,学习急诊常用急救知识;明确护理实习生身份,在病人与家属接受的范围内开展教学工作。
4 总结
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如果急诊护士在语言、行为以及执行治疗的过程中稍有疏忽或懈怠,就会产生纠纷,护理不安全事件就可能发生。我们只有转变护理观念,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强化法律意识,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正确处理护患关系,才能保障急诊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静,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研究的进展[J].天津护理,2010,18(2):116-117.
[2]叶志宏,王芳,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1055.
[3]王庆华。人性照护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4-5.
论文作者:干彩琴,周玲,盛迪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家属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风险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