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在我国的传播及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文,在我国论文,哲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在1979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迟到的中国系统运动恰恰也在同一时间起动了,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参与中国的系统运动的主要有以下三部分:从事数学研究的中科院系统研究所;从事应用的系统工程学界;从事系统科学与哲学研究的一批学者。本文仅就个人所知回顾第三部分20年来走过的路程。
1
中国的系统运动较欧美和苏联均晚了20年,所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的兴起都是从翻译介绍国外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起步的。
控制论的奠基著作是美国N·维纳在1948年发表的《控制论》,此书由龚育之、侯德彭、罗劲柏、陈步译出,用笔名“郝季仁”,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控制论另一位创始人英国W·R·艾什比的《控制论导论》由张理京翻译,科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可是,当时我国哲学界附和苏联哲学界对控制论持批判态度。文革后,陈步译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商务,1978),梁志学译东德G·克劳斯《从哲学看控制论》(社科,1981),童天湘发表《控制论的认识论问题》(光明日报,1978),魏宏森为《自然辩证法讲义》(人民教育,1979)写“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金观涛、刘青峰撰写长篇论文《历史的沉思》(1980,三联),风气始变,国内遂以肯定的态度用控制论研究哲学问题。
信息论是美国数学家C·E·申农在1948年创立的,其代表作《通信的数字理论》由沈永朝译出,收在《信息论理论基础》中,1965年由上海科技编译馆出版。1965年北京邮电学院培养出信息论研究生钟义信,他一直致力于这个领域,有集大成的著作《信息科学原理》(福建人民,1988)。但是,直到80年代我国学术界才开始研究信息的哲学含义并从信息角度研究哲学问题。邬焜在80年代末出版了一系列讲信息哲学的书。
系统论先由贾泽林、王炳文、王兴成等人从1978年写文章介绍进来,主要是苏联方面的成果。贾泽林、王炳文翻译出版了В.И.库兹明的重要著作《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三联,1980,1版;社科文献,1988,修订版)系统论主要创始人L·冯·贝塔朗菲的代表作《一般系统论》出版于1968年,李幼蒸在1979年发表了该书长篇导论的译文;后来该书出了两个中译本(林康义、魏宏森等译,清华,1987;秋同、袁嘉新译,社科文献,1987)。苏联哲学家А·И·乌约莫夫创立的参量型一般系统论则较早地出了中译本(闵家胤译,吉林人民,1983)。贝塔朗菲的亲密合作者A·拉波波特后来写了一本更简洁和精致的《一般系统论》,由钱兆华译出(福建人民,1994)。另一位系统论专家G·J·克勒的论文《信息社会中二维度的科学的出现》被称为“系统科学宣言”(闵家胤译,哲学研究,1991),它把原来称为交叉科学、横断科学的这个新学科群定名为“系统科学”。
系统哲学先由闵家胤翻译出了E·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的简写本《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社科,1985)。张华夏积极介绍M·邦格的系统哲学,张相轮、郑毓信翻译了他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上海译文,1989)。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于1988、1989年两次邀请E·拉兹洛访华,哲学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浙江大学为他举办了三次面向全国招生的报告会和研讨会,出版了《系统哲学讲演集》(社科,1991)、《世界系统面临的分叉和对策》(社科文献,1989)和《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科文献,1988)。系统哲学作为建立在20世纪科学成就基础之上的综合哲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耗散结构理论最初是作为非平衡态物理学介绍进来。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利高津来华讲学,参加西安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从存在到演化》(自然杂志,1980),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后湛垦华、沈小峰等编译《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技,1982),曾庆宏等译《从存在到演化》(上海科技,1986),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将这一自组织理论全面引入我国。
协同学的引入以郭治安出力最多,他先后翻译了H·哈肯的《信息与自组织》(四川教育,1988)、《高等协同学》(科学,1989)等书,又同沈小峰合作编写《协同论》(山西经济,1991),使国际上公认的另一自组织理论在我国得到普及。
超循环理论是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艾根创立的一种自组织理论,其主要成果汇集在M·艾根同P·舒斯特尔合写的一本书《超循环:一个自然的自组织原理》中。此书由曾国屏、沈小峰译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出版。
突变论的引入先有凌复华翻译P·T·桑德斯的《灾变理论入门》(上海科技,1983),然后周仲良又将这一理论的创始人R·托姆的主要著作《突变论:思想和应用》(上海译文,1989)介绍进来了。这是研究非连续变化(突变或质变)的数学理论,其核心是七种基本型式。
混沌理论揭示了在确定系统内部存在的对初始条件敏感的随机性。其创始人E·N·洛伦兹在1963年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曾受到12年的冷落。洛伦兹的专著《混沌的本质》也是近年才见刘式达等人的中译本(气象,1997)。在此之前,《纽约时报》科技部主任J·格莱克的畅销书《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1990)由张淑誉译出,已将这一理论在中国宣传得沸沸扬扬。又有刘华杰以更广阔的视野写作了一本介绍性的书《浑沌之旅》(山东教育,1996)。
分形理论是由美籍法国数学家B·B·曼德布罗特创立的,它是通过李后强、程先钺的《分形与分维》(四川教育,1990),汪富泉、李后强的《分形几何与动力系统》(黑龙江教育,1993),李后强、张国祺、汪富泉等的《分形理论的哲学发轫》(四川大学,1993)等书介绍进来的。它是描述大自然和混沌动力系统中的复杂构形的非欧几何学。分形结构是由连续却又不光滑的曲线构成的,其维数不是整数(0、1、2、3……)而是分数,所以称为分维。它揭示了在非线性变换中存在着自相似嵌套结构的不变性。
2
在推动中国的系统运动方面,钱学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54年他在美国出版《工程控制论》,奠定了这门学科的基础,并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钱学森、宋健著《工程控制论》(修正版)上、下两册。1981年他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系统科学和哲学第一次学术大会,作了长篇讲话,后又多次写文章,论述系统科学体系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系统科学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系统学的宏伟目标。从1986年起,他亲自主持在北京西郊每月一次的系统学研讨班,对传播这门新兴学科和培养人才起了很大作用。
从1982年起,以魏宏森、黄麟雏、邹珊刚、林康义和刘则渊为代表的清华、西安交大、华中理工、大连理工四所大学的自然辩证法教研室轮流坐庄,共操办了12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积极推动系统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也在1986年成立了系统哲学专业委员会,加强对这方面研究的领导。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于1986年在西安召开了以“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题的大会,有200名学者参加。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肖前、赵凤歧等纷纷撰写论文和发表讲话,肯定系统论和辩证法的一致关系,强调要积极吸收系统科学的成果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会后编辑和出版了论文集《系统科学的哲学探讨》(中国人民大学,1994)。
乌杰最近十年在系统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方面起了带头、组织和推动的作用。他在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同时,主编《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人民,1991),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原著中包含系统思想的段落摘录整理成册。出版专著《系统辩证论》(内蒙人民,1988;人民,1991),将系统论同唯物辩证法结合到一起。他成功地组织起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担任名誉主编从1993年起出版会刊《系统辩证学学报》,从此系统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有了中文专业刊物,众多学者云集该刊编委会。主编杨桂通、常务主编冯宁昌等同志积极运作,刊物办得越来越有生气,学术会议开得越来越活跃。
3
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的研究方面,20年来中国学者做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的成果,为这个崭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增添了光彩。
陈聚龙的《灰色系统》(国防工业,1985)为介于“白箱”和“黑箱”之间的“灰箱”——社会和经济的大系统建立了可进行演算和预测的模型,在较高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张颖清发表专著《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内蒙人民,1982),提出生物全息律,在生物体这个层次上揭示出上层系统和下层系统全息性自相似嵌套结构,是一项重要的贡献。
庞元正、李建华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典文献选编》(求实,1989),为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了选编精当的原著。刘长林的《中国系统思维》(社科,1991)对我国古籍中的系统思想做了勾玄提要的整理。中国政法大学法制系统研究会的《系统科学论著选》(两卷)(中国政法大学,1987)则将中国学者在系统运动头十年撰写的重要论文搜罗备至。
王雨田主编的《控制论、信息化、系统科学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1986)对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做了较严密的论述,对相关的哲学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邹珊刚、黄麟雏等编著的《系统科学》(上海人民,1987)对系统科学体系及诸多分支学科的内容做了全面的介绍。许国志主编的《系统科学大辞典》(云南科技,1994)是国内上百位专家通力合作完成的系统科学百科全书。
张彦、林德宏的《系统自组织概论》(南京大学,1990)尝试将耗散结构、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混沌动力学和分形几何综合到一起,提出了较为完备和有较高科学严密性的自组织理论。颜泽贤、陈忠、胡皓主编的《复杂系统演化论》(人民,1993)是集体讨论和撰写的一项成果,将综合的自组织理论作了更完备的讲述。这两本书里讲的是自组织理论揭示的是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从无生命系统到有生命系统进化的机理。
张华夏的《物质系统论》(浙江人民,1987)建立了一种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系统观。吴元梁的《社会系统论》(上海人民,1993)尝试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和现代系统科学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系统论。胡文耕的《信息、脑与意识》(中国社会科学,1992)在大量中外文献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系统—信息角度对身—心和意识这两个古老而艰难的哲学问题做了新的解答。许德祥、庞元正的《现代系统思想与领导系统概论》(中央党校,1989)是讲系统方法论及其应用的重要著作。
湛垦华著《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陕西人民,1995)从“系统基本特性的哲学沉思”和“系统自组织的哲学沉思”两方面对系统哲学的许多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黎德扬、叶齐茂著《系统哲学——综合时代的综合哲学》(武汉大学,1993)则从“分析”和“综合”这两种哲学传统的对比研究出发,对世界图景、进化模式、时空和心物这些哲学问题做了新的解答。魏宏森、曾国屏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清华大学,1995)立足系统科学理论,考察宇宙、生命、精神、生态、社会五大系统的基本特征,概括出八条系统论原理和五条系统论规律,提出了更完备的系统论体系。闵家胤著《进化的多元论——对系统哲学的新探索》(即将出版),整合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系统哲学的新体系。
4
以上我们回顾了作为中国系统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科学和哲学”20年的简要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它对中国哲学界有解放思想、推动哲学现代化和改变思维方式三方面的作用。
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的大量引入、传播和研究,有力地帮助中国哲学界和知识界从文革十年间泛滥成灾的“一分为二”和“斗争哲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有力地配合了结合真理标准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思想解放运动。
至于“哲学现代化”问题,1984年11月至1985年1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组织了有700人参加的“哲学现代化讲习班”,从所长邢贲思审定的《哲学现代化》(上)、(下)两册刊授讲义中可以看到,当时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用在20世纪后50年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丰富和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显然是中国哲学现代化和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20年里,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哪些重要的进展呢?
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科学——改变了世界图景,帮助哲学打破它从17世纪以来深深陷入的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迫使它面对一个由场、能量、物质、信息和意识组成的多元世界,确如恩格斯所说:“唯物主义要随着自然科学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而改变形式。”
在系统科学成就基础上出现的自组织理论和广义进化论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具体化了,大大丰富了。它们证明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线性和决定性只是其中的特例;但是,在非线性变换中又有不变的自相似性。持续的能量流,系统保持开放和同环境有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是进化的必要条件。复杂系统的演化是多轨线的,有很强的随机性,不可能准确预见,但人类具有意识就具有选择的自由。
系统哲学认为,人的认识决不是一种镜像似的反映,它是认知主体同认知客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人带着他固有的生物的、文化的、语言的特征对他投身于其中的世界的不断的适应,这就导致透视论。在透视论看来,即便是有逻辑—数学严密性和可公开检验性的自然科学(及其核心物理学),也不是垄断性的认知方式。
系统哲学不仅把人看作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还把人恰如其份地看作具有意识和创造力的复杂系统,这就导致能用系统方式来研究人和揭示人的复杂的本性,从而为研究社会系统找到了原始基点。
用系统科学来研究社会系统,特别注重考察社会系统同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导向研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为解决紧迫的全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还特别注意研究社会系统的结构、管理和文化信息库的核心地位,从而在多方面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系统科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包括哲学层次、科学层次、工程技术层次和管理层次,这就保证能做到不同层次的问题用不同层次的系统方法去解决。另一个优点是许多系统方法都同计算机建模联系在一起,因而能在计算机上去模拟、演算、试验和预测。可以说,系统科学推动了科学方法的现代化以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需要。
最后,系统科学和哲学这个领域20年来的研究活动和成果,确立了系统思维方式在我国知识界的地位,并逐渐走向普及。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情况是,目前在理论性的书籍和刊物中,使用频繁的一批新词,如系统、环境、结构、层次、功能、开放、封闭、信息、信息流、熵、负熵、反馈、控制、宏观调控、结构改革、优化组合、自组、自稳、协同、非平衡、非线性、随机性、转轨、超循环、混沌、透视、整合等等,正是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中产生的,它们是系统思维方式——后现代信息社会的思维方式——的基本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