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灵感的迸发,是美术作品创作的关键,而逆向思维则为灵感的产生打通了另一方向的道路,为灵感迸发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美术教育;逆向思维;培养
一、问题的来源
基于美术的特殊性,其创作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而作品的独特性主要来源于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给予了作品以生命,赋予了其价值。逆向思维隶属于创新思维的一部分,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或作品创造的过程中存在的技巧不足、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都有着功不可及的作用。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1],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逆向思维具备独特的优势:
(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
(二)逆向思维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三)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四)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五)逆向思维擅长运用在各个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股票等,逆向思维最可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且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
三、美术教育中的问题所在
(一)基本绘画技巧与情感融合的不匹配
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的学习,比如在颜色搭配上的学习、线条的画法与运用等一系列美术基本功底学习,忽略了学生意识层面得到的学习,例如作品欣赏能力、在绘画中情感的注入等等,从而使得学生基本功底虽然很扎实,但在思想层面上却有所欠缺问题,造成作品在创作中事物的真实性、形象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就显得不足。
(二)教学模式单一,忽略逆向思维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单一,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只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普遍以教师在上教授、学生在下聆听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只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在互相交流中灵感思想的产生,在学习中难以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启发,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
(三)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问题
由于在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价值教育,将美术技能学习曲解为一种步入社会之后的谋生技能,为了利益需要而进行学习活动,单纯的将作品的模仿程度、相似程度是否能够获取利益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让美术教育丧失了原本的教育属性,使得美术作品的创新性、情感性、艺术性遭到破坏。
四、美术教育中培养逆向思维措施
(一)明确逆向思维的教育价值
美术教育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国家总体教育方针中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美育作为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具备其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一切属性,不应被作为应对生活、谋取利益的一种技能手段,所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其逆向思维层次的认知和培养。逆向思维是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的灵感源泉,对于日常事务的习惯性逆向思维思考,加强事物的双面性认知,可以促进创作出包含丰富情感意义、富有感染力、艺术层次较强的美术作品。
(二)注重生活中美的观察体验
艺术的美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缜密思考,是美术作品灵感创作素材的根本来源,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让课堂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走出教师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生活的多方位思考,激发创作作品的灵感;另一方面积累素材,为作品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积极进行多维度思考培养逆向思维就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拓展思路,不是盲目采纳借鉴别人的思维角度,而是独树一帜,这样才能与众不同。比如这样一个实例: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生活中,我们特别容易陷入非A即B的思维死角。但其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新发现只是需要你换一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有路。由此看来美术教育中对逆向思维的培养,就是让学生放开思维的枷锁,摆脱思维定式,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克服美术作品的雷同化、平庸化[3]。
总结:
逆向思维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为作品的创新创作提供新的灵感源泉,也让作品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赋予作品以生命和灵魂。所以在美术教育中,首先要正确认识到美育和逆向思维的价值取向,注重逆向思维在学生发展学习所带来的一系列有利作用,积极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引导和培养,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思维基础,为学生以后能够更好的发展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张润昊.创新思维与能力开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论文作者:张宝月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思维论文; 作品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 美术作品论文; 学生论文; 灵感论文; 过程中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