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101119870422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土木工程项目规模的日益增大,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很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情况,非常不利于土木工程建筑的顺利施工,对工程质量安全存在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以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为基础,论述了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与安全,推进工程顺利完工。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所体现的技术优势愈发明显,为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大体积混凝土是指超过1m厚度的构件结构,自身结构有特殊性,容易在水化热、内外温度差异及湿度的影响下产生裂缝,进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缺陷。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挖掘其质量问题成因,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来不断提升其施工质量对提升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1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析
土木工程建筑是一项较为综合性的学科内容,其涉及统计学、力学等多方面知识,如果想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就需要对这些学科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能够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从不同学科角度加以强化。在建筑高度与结构形式的变化下,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进步,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就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更难、更复杂,其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结构厚度大、体积大、混凝土用量大等方面。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在施工期间如果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还需要多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大体积混凝土具备普通混凝土施工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比如:温度、环境、技术等等,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料配比,确保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浇筑过程中秉持一次性完成的原则,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与安全性。其次,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差生大量的热量,内外温差较大,需要重视温度控制,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降低有水化热、混凝土收缩、温度差异等引起的裂缝问题。
2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材料配制的科学与否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土木工程建设需求调整好材料配合比例,可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在实际配制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点:(1)骨料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粗细骨料的级配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关系,粗骨料需侧重于连续级配、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的石子,细骨料以中砂为主,这样还可有效降低水和水泥的用量,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泌水和收缩现象发生几率,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2)外加剂使用。结合工程的使用需求,对各配比原料进行优化配置,在选择外加剂时,要注重外加剂的质量和综合性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标准,通常情况下选用缓凝剂、减水剂等居多,为提升材料配比的稳定性,必要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和矿渣粉。(3)优选水泥品种。为降低因水泥水化热造成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尽量选用凝结时间长、水化热系数低的水泥制品,如火山灰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并适当降低单位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延缓混凝土温度上升问题,确保混凝土硬化后体积的稳定性。
2.2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施工温度的控制涉及施工及养护两个阶段。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尽量选在早上或傍晚等温度偏低的环境,开展浇筑施工。在施工现场的砂石堆场设置遮阳棚,或者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可以在混凝土拌合前,用冷水冲刷碎石料,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泵送时,施工单位可在泵管中缠绕草袋,并向草袋中喷洒冷水,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模板中设置冷却水管和传感器,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内外温差超过25℃时,向冷却水管中通冷水,利用传热作用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缩小温差,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在养护阶段,养护人员需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设置补水软管,软管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一层保温草帘。补水软管每隔100mm的位置开设一个5mm的小孔,定期向补水软管中注水,实现保温保湿的养护目的。保温可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产生干裂裂缝;保湿可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出现贯穿性裂缝。养护工作需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12h进行,并维持2周以上。
2.3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可采取推移方式的连续浇筑和多层连续的浇筑方式进行,通常情况下选用哪种浇筑方式,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具体浇筑环节,要明确混凝土路面的浇筑厚度,以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基础,对振动器的振动深度、振动性能等进行设计和控制,以确保振动操作符合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采取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都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浇筑操作通常从低处开始,沿着长边方向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同时要保障混凝土的供应满足浇筑工作的持续进行,也可选取多个点同时浇筑。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相邻两层混凝土之间的间距和浇筑时间。对于一些面积比较大的混凝土在浇筑时,对它的渗透性或者是固体自身的铸件厚度要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控制在3m以内。具体浇筑时可采取多层连续浇筑的方法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振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有效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问题,为混凝土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2.4混凝土养护
第一,在大体积混凝土完成浇筑之后,要在混凝土面层立即覆盖保温措施,可以选择塑料薄膜进行混凝土面层的覆盖。第二,在大体积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成时,其水化速度非常快,为了有效地保障混凝土质量,必须在覆盖好薄膜之后立即进行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第三,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梁柱节点、插筋处是养护的难点,在进行这些细节部位的混凝土保温措施时必须加强重视,做好覆盖,减少施工中的裂缝。第四,在混凝土施工完成施工之后,覆盖的保温薄膜材料在经过专业的测量部门对温度进行检测合格之后,方可将塑料薄膜揭开,保障混凝土的正常散热。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一般混凝土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更高,在设计与施工中都要严格要求,确保工艺满足工程要求,技术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质量问题依然常见,随着技术水平及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相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会更高,为现代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廖文有.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1):19-20.
[2]刘庆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7(19):61-62.
[3]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94.
[4]刘庆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61-62.
论文作者:黄来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