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建设工程发展迅速。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良好控制,并且不断融入一些技术创新,这会让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与推进质量与效率更高,不仅如此,很多传统的施工上的难点和障碍都更容易消除。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些都推动混凝土技术创新的实现,为水利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很多技术上的改善革新,也更大程度保障了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创新;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在国民的基础建设中,水利工程在防洪、储水中的重要职能中展现了关键作用,早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处,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十分核心的组成之一。在实际使用中,混凝土存在非常明显的特点,如耐稳固、耐压、腐蚀性强等,所以大幅度被用于水利工程领域。施工与混凝土的创新变革,是水利工程建筑质量管控的核心,是保障水利工事的必要环节,其施工品质的优劣径直关系到建设项目后期能否最大化实现水利作用,是否能在限定时间里展示其应有的应用效益。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1原材料的有效选取
材料选购人员要和那些资质过硬且具备较好的市场口碑的供应商合作,这样才能够让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有充分保障。其次,材料和设备在进场前应当进行严格的入场检查,无论是水泥、粗细骨料及其他原材料等,每一项都要进行质量严检。一旦发现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是设备存在问题,这样的材料和设备严格杜绝使用。
1.2增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混凝土现浇板的数量、位置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到浇筑模板的浇筑质量;第二点就是需要确保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的钢筋结构都是在浇筑工作进行之前完成安装,在之后进行浇筑施工的时候需要保障钢筋位置和设计图纸不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三点就是避免施工现场存在杂物,及时地处理所存在的杂物,控制好整体的浇筑工作。第四点就是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是水利工程工程量较大,就需要掌握在进行浇筑的时候是否会产生分层的情况,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控制好分层的厚度,防止分层情况影响到之后工程的使用。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浇筑技术,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自然落下高度需要控制到两米中,楼梯段主要就是选择自上而下的浇筑措施,要是水利工程有着较高的高度,就能够借助导管来完成浇筑工作,在这个时期,需要放置质量较大的石子进入浇筑体重,进而出现浇筑不均匀的情况。
1.3混凝土振捣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这三道设置的位置需符合要求,再经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在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层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40厘米左右,振捣棒需快速插入、缓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板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1.4混凝土养护工作
水利工程在使用的时候要是长时间处于比较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养护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点就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于混凝土的养护,众所周知,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是比较复杂的,其他部分的建设施工比较容易受到已经完成的混凝土部分的影响,所以需要按照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和施工志气来设置混凝土养护工作,接着就是需要需要控制好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结构可以在项目建设施工时期得到更加可靠的保护。在使用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按时养护混凝土,需要按照建筑的使用情况,来消除存在的裂缝情况和开裂情况,不然就会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
2.1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使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有多样化的体现形式,首先,对于各种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数据自技术的产生后可以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的绘制上提供很多便利。比如,工程项目整体的规划图,施工中的水平图和高程图等,有了数字化技术后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实现。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为混凝土的配比、振捣技术等的选择等过程带来非常准确的分析技术,能够让施工的整体实效更高,并且更加有助于工程项目成本的良好控制,这些都是传统技术背景下所难以产生的优势。
2.2堆石混凝土技术的运用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把大直径石块统一堆进仓筒,然后将特殊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到堆石料表层,无需振动。因为特殊的自密实混凝土拥有高流动性,而大体积混凝土具有高渗透性,故而完全可以采用自重法,填补堆石洞以形成致密、实心、完全、水化热低、强度高的大体积混凝土。堆石混凝土的技术流程简洁,单价整体不高,水化温升低,方便当下质量把控,具有很好的施工效益。合理使用堆石料混凝土技术,能够缩短施工时间,降低资本输出。另外,它在实际运用中十分稳定,能减少水泥的用度。
2.3生态节能技术的使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很多工程项目的施工中都会强调生态节能技术的使用,水利工程项目也不例外。将生态节能技术融入到混凝土技术创新中后,可以对于土建材料进行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各种低能耗、自重轻且强度更大的原材料会慢慢投入使用。不仅如此,在施工技艺和流程的选择上,也会更多的将那些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施工方法列为首选。这些都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革新,也在不断推动着混凝土施工技术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与演进。
2.4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的运用
为了有效提高水利建设质量,在进行具体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有必要对施工与混凝技术实施改良。例如运用大面积混凝土碾压工艺,能够使混凝土变得更稳定更具承受力。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地点不同相对应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需要作出调节,因而需要检测当下工程的实际情形。例如,必须事先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混凝土的运输条件,并对原材料特质进行全面统一的分析,设置出合适的碾压计划。灵活利用这种工艺,能够在一段集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资本收获,并使水利工程筑造质地得到保证。
2.5推动建设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水利工程项目在不断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各方面的技术也在逐渐改善与革新,一些传统陈旧的技术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这也是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管理和实施上都存在一些漏洞与局限,难以对于工程项目的展开带来实质性的促进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水利工程和混凝土施工的研究都在慢慢丰富,基于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创新也不断产生。这些不仅让混凝土施工的整体科技含量更高,这也使得很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实效和整体的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结语
施工与混凝土技术的运用,在水利工程项实际建造中,对成型质地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参与项目的人士必须认真遵照施工规定,精确把控施工材料的选择,按照施工规定精确施行建筑程序。同时,相关人员要特别注意混凝土建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务必第一时间采取修补拯救行动,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成果,进一步保证水利工事的完整竣工。
参考文献:
[1]徐宇鹏.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2017(19):143.
[2]宗友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228.
[3]邱发志.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17-118.
[4]周楠.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6(18):403.
论文作者:李飞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