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民营经济新成长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经济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针对目前状况,我们要抓紧时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化和法制化要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创造民营经济新的成长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现提出几点建议。
文化传媒向民企开放
取消行业壁垒,放宽民营经济进入的条件。除国家规定不准涉足的领域外都属于竞争性领域,原则上都应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给予与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同时建议政府可将投资的产业划分为“鼓励”、“限制”和“禁止”三大领域,明确民营经济扩张的空间和进入的深度。例如在文化传媒业上,建议在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发行领域,对民营资本进一步开放,建立公平、有序的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在出版科技、生活类图书方面,可否吸纳民营资本;在电视节目制作上,推行社会化,在有限范围内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在发展教育方面,建议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发展,要尽快立法,建立公正、有效的运行机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
让民企与国企外企同等待遇
落实国民待遇问题,在加入WTO之前,加快对内开放。我国加入WTO在即,这意味着我国将更全面地发展开放型经济,并由单方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交互式的开放。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入WTO之前,首先对内开放,加强民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要切实落实国民待遇问题,给予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同等的待遇;在进入世贸组织后,服务、电信、通讯、金融等领域将逐步对外开放,在当前的过渡期,要依靠国家政策推动,加紧对内开放,逐步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的公平竞争新格局。例如建议国家在金融准入方面推出相关政策,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组建民营银行,推动中资金融发展,提高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整体实力。建议开放民办医疗机构,在外国资本和国外先进、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进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前,尽快对民营企业开放。
鼓励民企参与国企经营
抓紧时机,通过参与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加强民企与国企的合作与融合。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以及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参与国企经营权;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民营企业可以以一种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定向配售或定向增发;放宽民营企业持股比例,在参与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造过程中,允许民营经济占据控股地位。通过引入新的竞争者、运作手段和经营机制,进行资本调整,实现国企与民企优势互补。
政府管理体制要法制化
按照WTO的要求,规范和完善政府职能。要求政府职能部门从市场经济出发,首先建立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按照规范、统一、透明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经济、贸易、金融和服务法规;再者就是实行管理体制的法制化;而政府管理行为规范的改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实行的关键。例如,在执行药品招标工作中,对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管,真正使招标工作与市场接轨。又如,在整治电子消费卡发行、使用的工作中,不能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不顾地区差别和市场特点,搞一刀切,而应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通过完善法规,建立有效的机制,达到有序管理、健康发展。
允许民营企业发行债券
改善融资环境,确保“供血”畅通。在直接融资上,对国企和民企应当一视同仁。在上市公司方面,要给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以同样政策,真正推行主板核准制;在适当的条件下,允许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对达不到主板上市资格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可以积极扶持他们到创业板,并尽快推出我国的创业板市场,降低企业上市的门槛,形成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新的投融资渠道,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化要求的风险投资操作和退出机制。
给创业以服务机制
建立民营企业的孵化、培育和服务机制。如财务服务组织、法律服务组织等。建立专门的创业投资基金,在保护其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给予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创业机会,创造科技成果尽快转化的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