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研究——基于Z市“类家庭”的调研分析论文_张菡

河南省郑州大学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的社会化是融入社会的关键,一般儿童在家有父母的陪伴与爱,在学校有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外有朋友的共同成长。但是还另有一些群体,孤儿、流浪儿、在囚人员子女等这些儿童如何融入社会,怎样实现与一般儿童无异的社会化程度。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言,满足这些儿童社会化的需求仍十分困难,"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程度相对于集体养育的儿童更高,但其社会化程度不足以满足在社会上生活的要求。"类家庭"的本质是让孩子返还社会,足够适应社会的社会化能力是"类家庭"儿童亟需的,所以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对"类家庭"儿童培养的回归。但是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引发了我们对"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思考,以及对"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如何提高和发展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其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赖于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需的社会化条件,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水平。"类家庭"儿童虽有替代性的家庭环境,但有"类父母"不好管理儿童、儿童自身也面临着福利院和"类家庭"家长的双重管理等难点。探讨"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可以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促使这些儿童顺利社会化。项目组希望通过对"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难点和阻碍,对"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和模式,为"类家庭"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份思路,帮助"类家庭"儿童更好地返还和适应社会。

(三)相关内容概念

1."类家庭"

"类家庭",即类似家庭的模式。广义的"类家庭"指不具有实际血缘家庭关系的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现类似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类型的人际交往实践模式,以及其他非家庭关系模式向类似于家庭关系模式的转化过程。而狭义的"类家庭"特指孤残儿童养育中出现的机构内家庭化养育模式,由福利机构提供住所、养育经费等,在机构内设置家庭单元,从居住的环境设施到人员模式都完全模拟正常家庭,聘请专职人员充当父母角色,为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矫正方面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流浪儿童在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里快乐成长。本文所指的类家庭是狭义上的概念。

(1)"类家庭"的运作方式

福利院通过相关标准和程序开展"类家庭"工作。第一步,进行"类家庭"的宣传和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父母报名参与;第二步,通过报名材料的父母年龄及其家庭成员结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等进行量化筛选,初步选出合适的"类家庭"父母;第三步,社会工作者及福利院相关人员对适合条件的准"类家庭"父母进行走访、评估,对评估合格的家庭进行相关培训,并签订"类家庭"教养协议;第四步,通过对合适"类家庭"寄养的儿童进行专项评估,确定最终寄养儿童,将儿童分配到适合的"类家庭"父母家庭中;第五步,经过"类家庭"培育之后的儿童达到寄养条件后回归社会。

2.社会化

(1)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因此,对个体来说,社会化是一个社会适应的过程,对社会而言,社会化是一个约束和控制的过程。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识、生活适应技能等;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为个体进入社会从事职业生涯打好基础;行为规范的社会化,是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生活目标的社会化,一方面要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万胸怀大志、努力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等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为社会造福的人,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承上启下者。

二、样本Z市"类家庭"的发展

(一)为什么选择Z市

Z市作为我国"类家庭"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开拓者,2003年Z市M花园社区建设了两个"类家庭",在每个"类家庭"中有2名辅导员和6名流浪儿童,它依托Z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与郑州大学的高校资源,创建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儿童之家",为流浪儿童提供教育、看养、心理与行为矫治的全方位服务。"Z市模式"是我国首个流浪儿童"类家庭",为之后各地建立"类家庭"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所以项目组选择Z市作为研究地点进行相关调研。

2003年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发展,除儿童福利院的32户类家庭外,在Z市市区还有100多户"院外家庭寄养"模式的"类家庭",证明"类家庭"模式的成功性。"类家庭"之父--张明锁教授一直对"类家庭"持续关注和研究,张明锁认为,在现代社会,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的情形下,"类家庭"这种互助形式,不仅针对流浪儿童的应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家庭,都可以推广应用"类家庭"的模式,来进行救助和保护,"一个家庭能力有限,几个家庭结合起来,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Z市"类家庭"发展现状

1.困境儿童在Z市"类家庭"现状

目前在Z市儿童福利院的"类家庭"有32户,在市区还有100多户"院外家庭寄养"模式的"类家庭",每户5-7名儿童。Z市儿童福利院会以科室为单位对每名儿童的进行专业评估,根据国家安置服务的具体标准安排合适的儿童进入"类家庭"。Z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为孤残儿童提供家庭般的生活照料、日常护理、康复干预以及早期教育,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Z市福利院也会对返还家庭、社会的儿童进行跟踪回访,继续评估其状态。

2."类父母"在Z市"类家庭"现状

Z市福利院的"类父母"主要来源于介绍,其年龄阶段大约为38-45岁之间,大部分来自城郊地区。"类父母"经过严格的筛选、考察和培训才能上岗。"类父母"每月均有工资1600元以及100元的考核补助。"类父母"除了负责儿童日常生活起居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他们需要参与康复训练、儿童心理学等专业技能培训,以便更专业地进行照抚帮助孩子成长。我国"类家庭"起步较晚,发展较平缓,现在更多的社会工作专家和学者致力于"类家庭"的研究和推广,将"类家庭"的模式运用到各个领域。

三、Z市"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现状

(一)福利院与"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培养

通过走访得知,"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培养过程中,Z市福利院在加强机构养育的基础上,推行多元养育方式。首先在养育模式上,Z市福利院开展新和家园,让孩子在"类家庭"中感受家庭温暖同时也享受到福利院内的康复医疗资源。在培训体系方面,Z市福利院形成了年龄全覆盖、形式多样的技能教育体系。在社会参与方面,福利院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推进社会的共同参与。福利院与新希望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合作,开展诸如爱心义剪、爱心采摘等活动。部分儿童可以进入社区学校学习,进一步接触社会。

(二)"类父母"对"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教育

"您每天照顾这么多孩子累吗?"

"不累!看到这些孩子一天天好起来我打心底高兴。"这是项目组在调研中与父母的对话,他们几乎每天24小时照顾这些孩子,生活的重心全是这些孩子,正是这样的关心与照料才使得"类家庭"儿童渐渐地回归家庭。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实现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地访谈中不难发现,"类家庭"的养育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孩子成长不可缺失的家庭环境,"类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组成还原了一个家庭的正常架构,"父亲"早上送孩子去上学、早教、特教,然后自己去上班,下班后再把孩子一一接回来,母亲则在家中做饭、买菜、整理家务等等,这样的家庭生活给儿童提供了一个无限趋近于正常人群生活的机会,增强了儿童实现正常社会化的几率。

"类家庭"中的"类父母"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教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家庭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表现在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行为、技能等通过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二是儿童在"类家庭"中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的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类父母"与儿童组成类似正常家庭的关系,他们会调节儿童之间的关系。"类家庭"中的儿童在行为和社会情绪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亲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更积极、更有质量。

(三)社会政策及社会环境

目前,Z市政府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7〕47号)文件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更加完善。但"类家庭"仍然面临着资金短缺,专业人员不足,社会参与度、认同度不高,公众对于"类家庭"的认知不足等问题。

四、"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困境

从根源性出发,"类家庭"儿童所不具有的适应社会的心理机制与生理机能成为了阻碍其社会化的主要内在障碍。其次,"类家庭"模式内部所存在的现实差距与缺陷是儿童社会化的潜在障碍。

(一)"类家庭"中的儿童自身欠缺应对社会化的能力

通常来说,"类家庭"儿童为残障儿童、流浪儿童、孤儿等。原生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暴力、父母婚姻冲突、父母犯罪入狱)及社会问题(地区贫困、不适应教育体系)相互作用而成的负面影响,会使儿童产生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造成儿童自卑、麻木、对社会具有戒备心,这样的情况很难通过普通的看护进行疏导,需要专业心理干预的介入,并会对其适应社会产生长久的阻抗作用。在走访过程中,Z市福利院"类家庭"中大多为残障儿童,先天的生理不足必然会导致其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心理,甚至欠缺基本的劳动能力,这也是"类家庭"儿童社会化困境中的既定事实因素。

(二)"类家庭"儿童与社会生活断连

Z市儿童福利院内有三栋楼供"类家庭"居住使用,儿童的生活基本上是在福利院内,儿童的活动空间局限于福利院内,很少能够主动接触外部社会和其他人群。这种"院舍照顾"的模式割裂了"类家庭"儿童与正式社会生活的联系,福利院对儿童较完善的照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参与正常生活的自由。相对于福利院内其他有严重障碍的孩子,"类家庭"儿童具备基本的活动能力,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而长期生活在"类家庭"和福利院这个熟人环境里,这些儿童缺少与正常人群交往的机会,社交技能得不到发展,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低、适应能力较差,这也是造成"类家庭"儿童反复收养不成功困境的原因之一。

(三)"类父母"志愿者招募困难

Z市"类家庭"通过传媒渠道公开招募"类父母",且大多数都是熟人介绍而来。"类家庭"依托福利院内建立的社区进行封闭式运作,对于"类父母"的要求较高,基本需要24小时全天候工作,因此"类父母"主要为退休职工及附近乡镇的爱心人士。虽然此类"类父母"具有一定的儿童看护经验,但是他们的年龄较高且学历普遍不高,在专业知识技能及工作精力方面有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宣传不足、福利待遇较低及封闭式环境缺少外界接触等问题,使得来报名成为"类父母"的爱心人士少之又少。

(四)"类家庭"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儿童在"类家庭"中能否真正得到所需的照料,"类家庭"是否对其社会化具有推动塑造作用,需要有专业的评估标准及完善的监管体系。Z市福利院会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及专业社工进行走访调查,观察儿童是否在"类家庭"中得到充分的照顾,"类父母"是否履行其职责,但是并未对其社会化程度进行考量与评价。通常"类家庭"会采用量表形式进行评估,但由于"类家庭"儿童的认知不足无法参与。因此,需要针对"类家庭"的特殊性,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评价体系。

五、发展:"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未来发展

(一)创建支持"类家庭"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

1.明确政府责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从国家层面来看,应不断完善困境儿童社会化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定"类家庭"儿童社会化服务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特别是推动"类家庭"模式稳定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切实跟进"类家庭"儿童照护模式的保障性举措。力求以法律形式将"类家庭"类的儿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制定切实而可行的长期保障法律法规。

2.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全社会参与度

搭建支持儿童社会化的组织递送机制,借助不同层次的平台将已有的社会化服务整合起来,有针对性地为"类家庭"儿童提供社会支持。根据"类家庭"儿童的身体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社会化需求等因素,设置从救助层面到日常照护的分层环节,将不同需求的儿童安置在不同的社会化环节进行护理,使儿童在不同阶段得到针对性的、及时连续的服务,真正实现多元化服务供给主体的相互融合和协调。需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的融入,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志愿队伍充实到"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队伍中来。对投入到"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力量给予政策性和精神性鼓励,使我国"类家庭"儿童社会化事业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持续发展。

3.加大社工介入,提升专业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者、资源链接者及政策倡导者。针对"类家庭"儿童现存的问题,提供全方位服务,增强对外部社会的认知,提升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根据需要,联络社区、学校、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对可用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传递到服务对象的手中。社工整合可利用的媒体、网络资源来开展社会宣传,增进各方面人群对"类家庭"儿童的了解。社工与"类家庭"儿童建立良好关系,关注"类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及时沟通,深入服务,制定服务工作计划,增强儿童的社会化能力。并定期进行成果评估,进行跟进服务。

4.搭建社区平台,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推进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在福利院的协商支持下,依托社区资源,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完善社区支持体系,为"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提供可持续性、长期性社区平台,以及时把握"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需求,同时为"类家庭"儿童借助社区这一平台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构建"类家庭"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内外联动模式

1.社会化前期阶段:社工+福利机构+类家庭

在"类家庭"儿童社会化前期阶段,主要在"类家庭"期间社会化行为的培养。此阶段是"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社会化培养决定了"类家庭"儿童以后的社会化程度。在此阶段,引入专业社工的介入,社工作为福利机构与"类家庭"之外的第三方人员培养"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行为。

(1)社工与福利机构,界定分类"类家庭"儿童

一个"类家庭"里约有5-7名的儿童,所需的社会化行为帮助也不一样。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知识分类这些孩子,对不同需求的儿童提供相应的社会化教育,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行为。

(2)社工与类家庭,加大"类家庭"儿童的外部接触

如果这些儿童接触的只有"家庭成员"与工作人员,其社会化行为不会有大的改善,以至于无法融入社会。考虑到"类家庭"儿童的特殊性,这里的"外部接触"并不是指经常带孩子去院外活动,而是社工人员给儿童普及一些社会上的场景,"父母"和社工共同通过一定的活动和游戏,加大"类家庭"儿童对外界的认识;定期带这些儿童与外界的人进行观察与交流,进行社会化生活。

2.社会化中期阶段:社工+福利机构+类家庭+社会组织

因为"类家庭"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返还社会,孩子最终是要回到社会上生活的。而儿童最初返还社会时,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不适应。在这个阶段,福利机构应与社会组织联动,利用外界资源帮助儿童解决问题,与各社区联动,在"类家庭"儿童宣传上,通过各社区,增加宣传力度,扩展宣传范围。

(1)链接社会资源,实现心理社会化

"类家庭"里的儿童无论身体上是否有疾病或残疾,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在进入收养家庭之前,福利机构可以链接社会爱心组织来帮助这些儿童,帮助他们解开心理问题,去融入社会。进入社会后,"类家庭"儿童也需要一系列的心理辅导,需要福利机构与社会组织及孩子所在社区做好联动工作。

(2)加入社会力量加大普及

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居民对于"类家庭"儿童的了解甚少,"类家庭"儿童的宣传不能只靠政府,需要福利机构与社会组织及社区的联动工作。福利机构提供"类家庭"儿童的详细资料,以社区为单位,与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扩大"类家庭"的宣传度,使"类家庭"儿童得到更加细致的宣传。

3.社会化后期阶段:社工+福利机构+类家庭+社会组织+社区

(1)社工与志愿者在前期进行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调节

儿童初进入收养家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想念"类家庭"父母、不知如何与收养父母相处,在学校格格不入等问题。这个阶段是需要社工介入或志愿者的帮助。专业社工人员通过与孩子接触,了解儿童目前阶段的社会化缺失及社会化需求,志愿者们带领"类家庭"儿童更快地与同龄人相处,引领儿童敞开心扉,更好地帮助儿童尽快融入社会,融入家庭。

(2)社区与社会,链接相应的资源

"类家庭"儿童初进入社会,需要接触很多的社会资源,但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学校不接纳"类家庭"儿童,导致儿童被退学等问题。在此阶段,社区需及时链接相应的社会资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链接相应的机构,做好中间协调工作,以防初入社会的"类家庭"儿童增加心理负担,使"类家庭"儿童在社会上能够过上与一般儿童无差异的生活,享受无差异的社会资源。从而达到使"类家庭"儿童返还社会以及融入社会生活。

4.逻辑示意图展示(如图3)

"类家庭"和福利院作为主体,始终贯穿于社会化的三个时期。从初期的社工介入,到中期的加入社会组织,再到后期的链接社区资源,循序渐进实现了三社联动,体现社会化分阶段性进行的意义,最后实现将主体和社会良好衔接。

六、总结

目前我国关于"类家庭"儿童社会化的探索仍处于初步阶段,各种单一社会化的模式无法满足"类家庭"儿童的切身需求,而以家庭照护为基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类家庭"照护模式则能够很好地缓解这一困境,建立社会化的支持体系,促使"类家庭"儿童拥有重返社会的能力。通过将"类家庭"模式的探索,未来可将此模式延伸至养老领域,例如失能老人的健康护理。搭建科学有效的长期健康护理服务递送机制,将各主体相衔接、相结合,全方位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综合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明锁."郑州模式"凸显五大理念[J]. 社会福利, 2006(4)

[2] 奂倩. "模拟家庭":"福利院儿童"社会化的新路径[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6)

[3] 曾凡林.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类家庭养育--基于中国新的成功经验和世界各地研究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报,2013(6)

[4] 李亚亚. 儿童福利机构中类家庭养育模式探析--以重庆市儿童爱心庄园为例[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1卷第3期

[5] 王晓敏. 福利机构下"类家庭"孤残儿童照料研究--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儿童福利院为例[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6] 赵依健. 城市流浪乞讨儿童的"类家庭"社会救助研究--以沈阳市儿童福利院为例[D]. 辽宁大学, 2015

[7] 白乙涵. 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探析[J]. 社会福利, 2018(7)

[8] 刘畅, 丁伟仿. 类家庭亲子互动的干预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7(9)

[9]周宗奎.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及其庭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13-14

[10]马凤芝.类家庭流浪儿童抗逆力的获得和养成[J].青年研究,2015(1):49-50.

[11]郑传娟.我国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研究-以市救助管理站为例[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张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类家庭”儿童的社会化研究——基于Z市“类家庭”的调研分析论文_张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