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833400
摘要:电力是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配电网是与用电客户关系最为紧密的,在广袤的新疆地区,配电网更是扮演了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等角色,新疆所辖105个县域供电区内,受地理地貌、经济结构、人口分布、气候条件等外在因素影响,县域配电网接线型式差异、电能质量偏差、超半径供电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更好的提升新疆县域电网的供电指标,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及自治区提出了“电气化新疆”目标,结合公司配电网规划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新疆电网供电辖区内县域配电网目标网架研究,并结合典型县域配电网结构及现状,提出了适应县域配电网发展的目标网架结构、典型接线方式及不同供电分区中压配电网网络结构的过度方案,提高县域配电网与新农村、城镇化、电气化、分布式电源开发等多样化衔接,增强配电网支撑能力。
关键词:配电网:新疆:县域供电区:乡村振兴;典型接线:过渡方案:
引 言:目前新疆农村城镇化进程进度较快,2018年新疆城镇化率50.91%,较上年增长11.53%,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农牧民搬迁定居、美丽乡村建设等基础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但是新疆依然有58.22%的人口分布在广阔的乡村,县域供电区电力供需及电力发展仍然是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向。根据新疆信息中心《“十三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战略、定位和目标研究》,新疆“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包含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发展方式初步形成,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初步确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未来五年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扩大,农村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域配电网需求、建设与规划的协同性问题就成为电力供需的主要矛盾,因此,为了更很好的分析电网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开展配电网目标网架建设、典型接线方式及电网建设过渡方案。
1 新疆县域配电网现状
新疆电网中大部分县域供电区均为C类以下分区,其中D类为主的供电范围,前期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造成用电市场较小,电量上升空间不足,因此电网建设投资额度有限,造成电网电能传输裕度有限,加上电网结构单一,可靠性偏低,整体供电能力呈现紧张,这就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外在因素,以新疆温泉县为例,“十二五”期间该县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旅游为辅,整体经济结构单一,用电需求不大,截止2015年底温泉县供电区仅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和4座35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56.4兆伏安,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结构主要以单辐射满足供电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水资源、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政策的影响,温泉县旅游资源丰富,借助自身优势,该县正式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推动旅游发展模式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明确了旅游业在今后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通过目前已经开始落地项目的负荷预测,新兴旅游产业的带动效果显著,未来温泉县用电空间较大,用电需求将会激增,供需矛盾将会日益明显。
2. 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
配电网接线模式是构成配电网网络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配电网结构的首要对象,选择科学合理的接线模式是规划前端关键。同时《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 5729-2016)中规定合理的电网结构使满足供电可靠性、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网络损耗的基础。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三个层级应相互匹配、强简有序、相互支援以实现配电网技术经济的整体最优。导则对县域供电区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接线要求。
3.新疆温泉县配电网接线分析
温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温泉县辖博格达尔镇、哈日布呼镇、安格里格乡、查干屯格乡、扎勒木特乡、塔秀乡。呼和托哈种畜场、昆德仑牧场、兵团八十七团场、兵团八十八团场、孟克牧场。该县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产业为农业和旅游业,产业结构单一,2018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22.8亿元。在新疆所辖的105个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进入“十三五”以来,温泉县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充分挖掘县域旅游特色,先后完成了县域城市发展规划、各类旅游开发规划,并已经实施了开发了部分线路,收效良好。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电力建设也在同步配套,截止2018年底,温泉县供电区内110千伏公用变电站1座,容量81.5兆伏安,35千伏公用变电站4座,主变容量47.8兆伏安,110千伏线路1条,单辐射接线;35千伏线路6条,其中单辐射2条,链式4条;10千伏线路19条,其中单辐射6条,单联络13条。
通过对照配电网那规划设计导则接线方式要求,温泉县配电网结构基本满足当前用电需求及可靠性要求,温泉县配电网链式、单联络接线方式所占比例较高,达到了66.67%及68.43%,电网互供能力较强,从电网技术和经济性的角度分析,温泉县电网建设适度超前与用电需求,配电网接线方式合理,网架灵活程度较高,短期内能够满足县域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需要,但是当前的接线方式也仅是过渡,县域配电网目标接线方式应该提升高压网链式/双辐射典型接线方式及中压网单联络/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应用比例,结合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辅助,在满足供电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县域配电网自愈能力。
4.结语
本文对比《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 5729-2016)中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的技术要求,通过选取新疆代表性县域配电网进行深度分析,促使新疆县级供电区要充分结合负荷水平、经济结构、可靠性指标及负荷特性等因素,以配电网综合效率为导向,在电网规划和建设方面选定适应性较强的目标接线方式和过渡方式提供了支撑,可确保新疆县级供电区配电网向目标接线方式有序、平稳的过渡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园,基于网架灵活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选择研究【J】,机电信息,2018.5:5-6
【2】冼浩欣,李京平等,考虑电力市场下差异化可靠性需求的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J】,电气时代,2018.3:89-95
【3】吕津荣,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分析与应用【J】,中国电业,2013.6:36-39
【4】DL/T 5729-2016,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S】。
【5】肖峻,佘步鑫,配电网接线模式的综合效率评价【J】,电网技术,2019.4: 88-97
论文作者:王红涛,杨静静,王竹朋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配电网论文; 接线论文; 新疆论文; 温泉县论文; 县域论文; 电网论文; 方式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