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验与展望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近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验与展望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验和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进程论文,年来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至今已近30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来,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历史和现实表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起步的。面对着经济停滞、百业待兴的严重局势,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推动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决定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与实践经验,对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改革”。自那时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纵深展开,经历了起步试验、全面推进和逐步完善等重要阶段。

(一)改革的启动和局部试验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启动的,而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基本经营制度。1979年前后,为改变穷困面貌,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农村,自发实行“包产到组”或“包产到户”,并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中央充分肯定了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从1983年起,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相应地改革农村组织体系,在农村实行政社分设,分别建立乡镇政府和自主经营的合作经营组织,并最终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这一新型经营体制为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所容纳,既发挥了家庭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又体现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废除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从1979年开始大幅度提高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实行了超购加价政策,扩大了议价收购范围,大幅提高了猪、牛、羊肉和蔬菜等副产品的销售价格,农副产品价格逐步走向市场自行调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的同时,其他方面的改革试验也开始起步。针对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弊端,1978年,四川等地从扩大企业经营管理权限入手,开始在国有工业商业企业进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这个基础上,1979年起,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以放权让利为重心的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展开,实行了工业经济责任制、“利改税”等改革措施。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开始进入并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积极展开,1979年,国家给予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又开放了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二)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全面展开

基于农村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会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而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些论述从理论上确认了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重要地位,为推进改革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提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打下了理论基础。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成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按照使企业成为真正相对独立的实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的要求,主要通过政策调整、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开始深入到通过较为规范的契约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层面。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最重要的改革是借鉴农村改革的经验,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4月以后各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基本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此外,主要针对国有小企业的租赁经营积极展开,股份制探索也着手进行。为切实扩大和落实企业自主权、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国家还颁布了《企业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第一部重要法律文件。

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其他改革全面推进。所有制改革方面,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积极扶植集体经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一定程度发展。同时,促进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采取“调、放、管”相结合的措施,理顺比价关系,改革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陆续放开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对部分工业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内和计划外“双轨制”价格;劳动力自由流动逐渐扩大,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场转让开始进行;国家批准成立了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发展稳步展开。宏观经济调节体系方面,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把计划工作的重点由定指标、立项目、分钱物转向宏观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改革银行组织体制,分离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职能,探索运用综合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变单一税制为复合税制;建立市管县体制,对部分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减少管理层次,扩大地方自主权;按照放开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逐步改革外贸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陆续展开。

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1985年2月,国务院决定分两步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创建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4月宣布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并开放了武汉、重庆、合肥、南昌等沿江城市;批准成立了上海外高桥等保税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进一步廓清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在总结以往改革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其本质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建设的主要任务。经过数年的努力,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郑重宣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中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从理论上看,党的十五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其基本路线,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公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非公有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重大观点。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从实践上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要求,改革全方位推进、大力度展开。

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搞活国有企业已从着眼于放权让利转向立足于制度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中央和地方选择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全国性的行业总公司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了一批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众多小型国有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了改革。积极推进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促进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形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经过努力,国有经济分布过宽的状况得到改善,国有资本逐渐向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集中,国有经济从一些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和合理流动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应国有企业改制、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家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推动下,结合国有企业改革,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其他方面的改革继续向前推进。经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确立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框架,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分别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着手分离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强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调控能力和金融监管方面的职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推进国家计划管理从指令性计划为主向指导性计划为主转变,以年度计划为主转变为以中长期计划为主;推行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度和招投标制度,加强投资风险约束。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颁布了《公司法》、《劳动法》、《房地产管理法》等一批重要法规,健全市场规则、整顿市场秩序取得新进展,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迅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建立了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制度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科技、教育、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向前推进。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推进部分开发应用型科研机构转企改制,开展了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试点;以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制度为重点,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实行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扩大卫生机构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难。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部署。至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上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努力构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保障。

随着改革不断向前纵深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成为了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因此,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行政体制改革着眼于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取得了积极进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完善行政管理方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分四批取消和调整了行政审批项目约2000项,减负超过55%。机构改革继续推进,2003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改革国务院机构,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行业管理机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地方政府加大了县乡机构改革力度,扩大了县(市)管理权限。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不断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一批行政管理的重大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与此同时,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并取得重大进展。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以及统筹提留等收费项目,结束了2600年来农民种地纳税的历史;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部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改革,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全面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重组和整合力度加大,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领域、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向中央企业主业集中,国有经济的活力及其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国有独资、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电信、电力、铁路、民航、邮政、烟草等垄断行业的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实行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和领域;给予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同等的政策与社会服务,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依法保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调整和规范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启动和扩大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调整了个人所得税政策;相继完成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稳妥解决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问题,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的范围,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改善投资审批制度。市场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不断健全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加快水、电、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步伐,颁布了《反垄断法》等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法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由城镇职工逐渐扩大到城镇居民、农民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部分农村居民;在城乡普遍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全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试点不断扩大,省级统筹步伐加快;社会保险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提高了失业保险金标准。科教文卫体制改革深入展开。科研院所改革积极推进,中央和地方先后约有1200多家科研机构完成企业化转制;建立和完善了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完善了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功能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助体系。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辉煌,带来了中国面貌历史性的转变:

第一,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改革开放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新格局;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大幅提高。政府职能发生明显转变,宏观间接管理与调控体系初步形成。政企、政资初步分开,政府职能逐步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宏观调控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城乡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建立,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建设进展快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注重将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实现改革开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从总体上说,中国已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改革开放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打破了自我循环的封闭半封闭经济状态,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并逐步建立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广泛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中的主导协调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第三,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改革结束了中国普遍贫穷、温饱不足的状态,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发展到总体小康。从1978-2007年,中国GDP从36624亿元增长到24.66万亿元,位列世界第四位,年均增速9.8%,2008年可望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6.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和32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57.5%和67.7%,减少到36.3和43.1%。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总体上实现了以吃穿为主体向以住行为主体、从主要满足生存需要到实现全面发展需要的转变。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依靠遵循世界通行做法与把握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强调政府积极推动与鼓励人民自觉创造的有机结合、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推动经济基础变革与实现上层建筑创新的有机结合、发展物质文明与促进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成功破解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难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有机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其不断完善,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30年的实践,形成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认识,积累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改革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先例可循,无论是打破旧体制的模式,还是探寻新体制的框架,都必须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建立起一套指导改革开放的新的理论体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首先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改革理论的过程,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现实作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多种分配方式在现阶段的地位等重大问题认识上的不断突破,关于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及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的必要性认识的不断完善,如此等等,为拓展和深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框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可以说,每一次重要改革的实践行动,都以思想理论的发展创新为先导,思想理论的每一次创新,也都带来了改革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束缚,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向纵深拓展,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

(二)坚持发展标准,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必须有利于经济发展。30年的改革开放,始终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注重把改革开放与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用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来制定改革决策、选择改革措施,来检验改革开放总体战略和具体方针的成败得失,并根据这种标准不断调整改革思路、政策与措施;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现实经济发展状况来选择改革的重点,把握改革的力度和时机,积极为推进关键领域里的改革创造必要的发展基础和经济条件。

(三)坚持合理引导,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既牢牢把握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基本方向,又注重在具体操作中合理界定和发挥计划和市场的作用。坚持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强调有效实施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缺陷与不足,合理引导经济社会运行方向,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强调积极改善宏观调控,实施宏观调控要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

(四)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历史创造的主体,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在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鼓励和动员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并及时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许多重大改革决策的制定和关键改革措施的推出,例如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合作制等,都是以基层单位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不仅夯实了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也保障了改革开放措施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给改革开放注入了无穷无尽的动力与活力。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也把改革为民作为重要的宗旨,始终注重在改革开放中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并且把人民愿不愿意、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改革措施选择与调整的基准与标尺。

(五)坚持循序渐进,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大国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试验,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风险,为保障改革开放的平稳推进,中国改革开放采取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推进策略。对一些情况不够明确、关系比较复杂的改革事项,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边推进、边观察、边调整;对于一些影响全局的关键事项,先选择一些企业、行业和地方进行改革试点,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待比较成熟后全面推行。在注重改革循序渐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实施重点突破,以推动全面改革和整体创新。循序渐进的改革策略和先行试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改革方式,既使改革保持了必要的力度、速度和连续性,又有效控制了改革成本和改革风险,保障和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坚持因时制宜,把握与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改革的平稳性、有效性与改革措施所选择的时机、拥有的环境与条件等密切相关。因此,在30年的改革实践中,十分注重把握与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推出改革措施。在环境较好时,抓紧出台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已出台的改革措施力度与节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而在谋划推进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时,也往往采取一些有效手段,优化经济社会环境,培育良好的改革基础。

(七)坚持继承创新,科学对待原有体制基础

无论是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还是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都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没有采取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态度,坚持继承创新,既大胆冲破一切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又科学对待历史文化积淀和原有体制基础,积极继承和吸收过去形成的有价值的思想理论成果、制度规定和管理方式,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形成新体制的集合优势。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这种继承创新的集中体现。而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公有资本控股的产权结构、股份合作制经济以及政府对企业的主动服务、联合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则清晰地反映了这种继承创新的实在面貌。

(八)坚持兼收并蓄,合理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人类发展市场经济已有数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改革开放开始,党和政府就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在深入研究、认真甄别的基础上,将一些好的做法体现在改革的思路、方案和措施中;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直接引进外资、外企和外国管理技术与做法,大胆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兼收并蓄、广采博收,大大缩短了中国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有效降低了改革的成本和风险。

(九)坚持综合配套,实行各项改革的协调互动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面宽广,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每一项改革的深入展开及其成效的取得,都需要其他方面的改革密切配合。30年来,坚持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在根据新体制建设的需要和经济社会环境的条件合理安排改革的优先顺序和具体步骤的同时,从整体上谋划和部署改革,使各项改革有机衔接、综合配套,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相协调。

(十)坚持规范操作,推进改革措施的法制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推动、规范和保证。30年来,坚持改革开放与法制建设的统一,一方面注重推进经济社会关系法律化,把一些经过实践证明收效良好、比较成熟的改革措施,及时地以规范的制度或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另一方面注重通过立法支持改革向纵深推进,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一开始就提供相应的法律配套或以法律的形式来推出,以排除改革障碍,防止改革措施走形变样。此外,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还根据需要与实际可能,制定了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法规,为改革深化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在改革开放中还积累了一些其他经验。所有这些经验,大大丰富了人类建设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发展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有这些经验,进一步廓清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对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景展望

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前景辉煌,但是,前进的道路仍不平坦,必须站在更高的基点上,以更加缜密的思路,用更为科学的方式,花更大的气力,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努力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深化改革开放面临的基本形势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条件,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要求。新的形势增强了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深化改革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彼此影响不断加深。适应这个大趋势,一方面需要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建立起与世界通行做法相衔接的规则与制度,以便迅速、全面、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更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又需要建立起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有效防范开放风险的、富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抵御外部势力侵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行使优先权利。从国内来看,尽管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但许多深层的矛盾与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协调性不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发展基础不稳固等。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关联。而从体制机制本身看,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距离改革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任务还远未完成,非公有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许多规制性障碍;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完备,维护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秩序尚未完全建立;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到位,政企、政事、政资不分的状况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宏观间接调控体系还不完善;经济调节与法制管理仍显薄弱;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悬殊,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等等。

改革进入新阶段,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大大增强。一方面,比较容易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已经完成,当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改革。不仅如此,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真正成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社会对改革效应的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改革的“目的性”日趋直接和强烈,改革已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破”于“立”,其建设性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与增进并重,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特别是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有公平的机会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0年后的今天,深化改革也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第一,经过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一系列改革,以及对于改革成果的真实体验,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对改革理念和改革方向的理解不断加深,承受改革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觉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从事改革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社会基础。第二,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外汇储备目前已超过1.8万亿美元,人民生活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这为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化解改革可能出现的风险、支持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一些重大改革举措和经济关系实现了制度化与法制化,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体制基础。第四,经过这些年的反复探索、积极试验、大胆实践,在总体上已经摸索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在操作层面上已形成了一套适宜的推进方式,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二)深化改革开放应把握的重要原则

从总体上说,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体现出来的新的特点,要求抓住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改革;也要求加强改革的指导,完善改革的方式,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和协调性。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和把握一些重大的指导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首要的是深化思想认识。要站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立场上,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把改革不到位造成的问题与改革带来的问题区别开来,把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区别开来,把改革操作问题与改革方向问题区别开来,把一般性工作措施失误与改革措施失误区别开来,把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与改革失误区别开来;要坚持从国情出发,立足实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致力于解决现行体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犹豫动摇、不拖拉延缓、不敷衍对付。

第二,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协调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有效而又平稳有序推进改革的需要。适应改革的复杂性、系统性大大增强的要求,应当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协调。要站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引导改革认识,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措施,规范改革行为。要切实解决一些重要改革受部门利益牵制、难以快速和有效推进的问题,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改革协调机制,促使各项改革不失时机的大力推进。要正确处理重点突破和综合配套推进的关系,既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安排好改革措施的先后顺序,又促使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综合配套,相互协调。要坚持政府谋划在前、指挥在前、行动在前,勇于面对改革难题,勇于率先改革自己。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改革的目的所在,也是改革的动力之源。要把增进全体人民利益和创造平等机会让全体人民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作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所有社会成员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反映和评价,及时推出和调整相关改革措施。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推进。牢牢坚持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法推进各项改革。要紧紧扣住改革的进程,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改革,确保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及时推出和顺利进行。要严格依法行使改革权力,以法律约束借改革之名行牟利之实和在改革过程中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

(三)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改革开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等为重点,深入向前推进,实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

第一,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严格分离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切实把政府的工作领域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缩小行政审批范围,最大程度地采用核准与登记备案制度,最大可能地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大机构整合与改革力度,理顺部门职能,减少行政层次,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层级过多问题。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府决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加快建立法治政府。

第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运用资本转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整合和其他有效形式,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重点推进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经营制度,加快建立国有资本运营责任机制。

第三,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平市场准入,统一政策待遇,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平等保护私有产权,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非公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引导和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制度创新。

第四,加快推进财税投资体制改革。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体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和乡财县管乡用。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配套推进相关改革,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择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不同性质的投资实施分类管理,严格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推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代建制。

第五,着力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全和完善各类金融市场,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第六,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推进市场一体化,实现各类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推动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成本的定价机制。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市场竞争秩序。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第七,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农村综合改革成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

第八,继续搞好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打破各种形式的就业垄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积极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监管力度,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九,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推动公益性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深化教学内容与方式、考试招生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推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改善管理方式。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企业化转制,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调整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十,全面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涉外经济法规体系,形成公平和稳定的法制环境。改善涉外经济活动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的便利程度。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果。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健全对外开放风险应对机制,广泛应用各种适宜手段,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与安全。

标签:;  ;  ;  ;  ;  ;  ;  ;  ;  ;  ;  ;  ;  ;  

近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验与展望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