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怡[1]2002年在《女大学生价值观念与成才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中女生占在校生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上海地区高校中的女生人数已超过了半数。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除了有一般青年大学生的共性特征外,由于性别的差异,使其在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有着与男生不同的特点。因而在进行德育研究与实践中,应正视性别差异,重视教育中性别差异规律的研究。 本文围绕着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这一条主线,通过对80年代以来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与特点的把握,分析其成因。立足于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思想、道德观念的现实,从社会、文化和价值的多个层面,分析女大学生成才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而探索女大学生德育与成才规律性问题。 对女大学生德育与成才规律的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汲取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运用社会性别(gender)理论,分析女性成才的最大障碍是来自传统观念对女性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偏见与束缚,以及女性自身性别认同低和成才愿望的不强烈。进而提出女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素质要求,即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 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与研究妨碍女大学生成才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心理问题、择业问题是当代女大学生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与女大学生成才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困扰最多,矛盾最大的问题。因而在开展女大学生成才教育时,对此应予以关注,并通过具体的帮助与辅导,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与自我,努力寻找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之路。 重视教育中性别差异规律的研究,对女性个人与整个社会,对现实与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晨[2]2010年在《当代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生活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的总称,它是生活基本问题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它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婚恋、职业以及金钱等生活基本问题的态度和看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嬗变。研究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是提高高校价值观教育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对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的变迁过程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当前女大学生职业观、婚恋观、金钱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女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的主流还是健康的,但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她们在生活价值观上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职业观上看,主要表现为对职业稳定性和收入期望过高,竞争积极性较低,对就业政策了解不足等;从婚恋观上看,主要表现为物质化的倾向,性观念开放,恋爱和婚姻标准不统一;从金钱观上看,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思想影响扩大,对金钱与婚姻、自尊、成功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关注。所以,加强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当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原则,以培养“四自”新时代女性为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女性观教育、职业观教育、婚恋观教育、性别意识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女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营造一个适合女性发展的校园环境,鼓励女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增强成才的自信心和决心。
冯昭昭[3]2016年在《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社团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大学生社团在高校育人领域的认识,也更多地关注到大学生社团的建设。然而,目前有关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研究少见且不系统,更缺乏对大学生社团本质的探究。因此,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高校育人体系,在梳理大学生社团起源、产生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社团及其价值范畴为研究起点,以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目标为研究主线,着力探索和寻找大学生社团价值矛盾及化解价值矛盾的策略,试图在一定程度解释“大学生社团价值为何”的问题。本研究梳理大学生社团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探究了大学生社团的起源、产生及发展。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学生同乡会、行会组织和团体可以说是现今学生社团最早的形式,但是,这些社团雏形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社团。真正大学生社团是在大学变成了本科生的生活圈之后,大学受其结构和组织的变革影响,并分化出了一种学生亚文化后,现代意义的大学生社团才得以产生。后来,由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以及社会对大学和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社团得以快速发展,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大学生社团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追求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从价值关系说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社团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认为大学生社团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社团活动及其因活动产生的社团文化和校园文化间的关系,以及作为客体的社团活动、文化是否满足主体人的需要。大学生社团的价值追求属于精神价值,具体表现为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本研究还探讨了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民主能力、激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的特长发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社团的主要价值目标。这六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统一于大学生社团价值主体内在的、客观的需要,统一于大学生社团价值客体外在的、实际的存在。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目标是大学生社团价值的起点也是其终点,是大学生社团的价值主体和客体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目标是大学生社团对其价值主体具备了哪些功能、作用、意义和影响,价值目标的实现则是大学生社团的价值客体完成了对价值主体的某些功能、作用、意义和影响。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社团价值矛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社团的价值主体矛盾,二是大学生社团的价值观念冲突。影响大学生社团价值矛盾的主要因素在于大学生社团价值主体的需求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社团价值目标的实现。尽管化解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矛盾存在许多现实困难,但在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大学有效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社团的自身治理及社会适时引导,化解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矛盾也是有路径可依。
欧阳林舟[4]2012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子院校的再兴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从世界第一所女子学院建校起,女子院校的存在与“女子要不要受教育”、“女子应受何种教育”两个问题相关。社会由于性别歧视,在男性普遍接受教育的时候,对女性是否要受教育基本上是否定的。在西方女性主义者的积极争取下,女性获得了受教育权;为了证明女子不但是可以接受教育的,而且是可以和男子学习同样难度的内容,西方女子院校开设与男子院校同等标准和内容相同的课程。当基督教会女子院校在中国开设女子学院的时候,她们秉持的正是西方女子院校办学理念。世界各地女子院校的设置成为人类向男女平等社会过渡的重要教育形式。中国在“强国保重”的政治要求下也积极地倡导女子受教育。不过,中国自办的女子院校主要是师范院校,其目的是为未来国家培养师资。开设的课程正是中小学教学所需要的内容,与一般混合院校不同的是,女子院校尤其重视家政学的教学。“收回教育权运动”后,基督教会女子大学的家事科也受到重视,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职。女子院校是女子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权力配置教育资源的模式打开了缺口,社会力量办学被鼓励,消失了叁十多年的女子学校在80年代中期再次兴起,教育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因性施教。女子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小,女子院校也开始出现,主要培养各行各业高级女性人才。专业/课程内容以文科教育为主。这种设置被认为是适合女性生理、心理特点的,也符合80年代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的要求,且文科教育可以不需要太多设备就能够办起来。不过这给女子院校后期的发展留下了隐患。80年代以来的女子院校发展经过了探索、调整和稳步发展期叁个阶段。这种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深入、高校扩招等事件紧密相联。不过,由于这些改革并没有触及社会深层的性别(gender)问题,在面对社会变化的时候,女子院校的发展仍然脆弱。北京“世妇会”和性别平等基本国策是影响女子院校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2000年以后,我国女子院校的发展基本稳定,并进行办学的深入探索,基本确立了特色办学的发展路径,在开展一般的专业办学基础上开设女性课程,强调素质教育和社会性别意识推广与普及,承担更多的女性研究和女子教育研究,成为中国社会迈向性别平等进程中教育领域采取的一种过渡形式。不过,女子院校目前的办学仍处于特色探索阶段,其层次整体上偏低,特色不明显,最主要的,它在学生方面的评价不高,管理方式仍停留在传统混合学校的方式,较少创新,校园生活满意度不高,这将影响女子学院后期的持续发展。
蔡静[5]2013年在《女大学生价值取向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在中国已经实行了六十多年了。广大的女性因此有机会走进校园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的人数和在校比例都在不断的攀升,女大学生已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在当今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科技的大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各种思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传统的文化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今的女大学生。因此,当今的女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不免有很多的矛盾和困惑。人类文明走到今天,女大学生渴望和男性一样平等的存在于天地间,她们希望独立自主,成为职业女性,可是社会依然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让很多的女大学生难以满意的就业。于是就有很多的女大学生选择“曲线救国”。众多女大学生的负面信息出现在网络上、报纸上,让世人对女大学生的处境感到担忧。因此,关注当今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河南省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自编问卷对当今女大学生的人生观、婚恋观和就业观进行调查。通过对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当今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和特点,进而提出合理的教育对策。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得出当今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是:1.积极与消极并存,传统与现代并存2.实用性和功利性3、矛盾性。根据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笔者试图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主要有:(一)更新教育观念,关注性别差异,实现性别平等;(二)建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女大学生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叁)开设女性学课程,提高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四)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女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女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条漫漫长路,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尹妍妍[6]2008年在《高校女性学课程对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当代女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当代社会女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个体价值观(如:职业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等),势必会影响她们个人在这个人生发展阶段的很多重大选择,她们的观念还可能影响到新的一代乃至几代人,进而会影响两性和谐、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一直以来,我们把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都摆在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且常抓不懈,且从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多角度对学生施加教育培养,但从诸多社会现象来看教育效果并不甚理想,尤其当前女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人生职业理想缺失、享乐拜金主义盛行、沉迷于各类选美选秀、功利型婚恋观念等。凡此种种不难看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不断增大的不是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提升,而是其精神的滑坡和价值观问题的凸显!此外,虽然价值观的理论研究获得了很大发展,研究取向复杂多样,但是如何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水平的研究报告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价值观本身的复杂性,不同学科领域对价值观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另一方面,从课程角度对价值观的培养研究十分匮乏且严重缺乏实证。导致价值观的培养理论与教育实践未能紧密相连,其核心原因就是未能探索出一条课程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结合已有研究,基于高校女性学课程对女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可能存在积极影响这一假设,以高校女性学课程对女大学生价值观(职业/审美/婚恋价值观)的影响为研究内容,大量搜集重庆及全国高校女性学课程相关信息作为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给出了“女性学课程”和“女大学生价值观”等概念的定义,并对它们进行了操作化分解:编制了《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和《女性学课程调查问卷》;并通过两组课堂教学实验辅以访谈,对高校女性学课程开课及效果情况,女性学课程对女大学生价值观是否有影响、有什么影响、课程教学的哪些方面对价值观影响最大等问题进行探讨,获取了女性学课程对女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第一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学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女大学生价值观水平.这支持了本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假设。此外,研究还从女性学课程角度提出了女性学课程作为引导促进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并趋于稳定的另一途径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整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本原理和实践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实证研究,把测验编制和实验结合起来,同时通过访谈收集学生在女性学课程方面的相关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内容、变异、相关和回归等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可以作为女大学生价值观(职业/审美/婚恋)研究的客观性测量工具;《女性学课程调查问卷》可用于对高校女性学课程及教学方面情况的掌握.(2)女性学课程教学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特别是非独生、文史/医学类专业、不同生源、本科层次尤其是二年级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提升有显着影响。(3)曾经学习过女性学课程的女大学生价值观及各分项价值观(职业/审美/婚恋)均优于未学习过该课程的女生。(4)女性学课程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持续性,且长期效果优于短期效应。(5)女性学课程中“学生的开课态度”及“课堂参与程度”两因素对女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最大.基于所得研究结论,本研究从高校女性学课程角度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给出如下对策建议:(1)把握时机,增强课程认识,扩大我国女性学课程开设范围.(2)加强女性学课程建设,丰富女性学课程内容。(3)课堂教学应灵活多变,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4)加强女性学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该研究所得研究结果,能对高校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为增强女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实效性提供有益指导,为更好地寻找促进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服务;同时,可以为其他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和加强女性学学科建设提供实证依据和建议参考;此外,能够有助于增强高校教育管理者对于女性学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等.
刘倩[7]2014年在《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自”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简称,“四自”精神是1988年中国妇女有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现代女性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女大学生是未来女性群体的代表和中坚力量,她们的“四自”精神如何决定了她们是否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整体的动态和现状上看,女大学生群体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她们乐于并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这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在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和西方各种负面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功利性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侵蚀了女大学生的心灵,导致一部分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扭曲,道德失范,丧失自尊,缺乏自信,不能自立自强,给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对女大学生进行“四自”教育,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教育是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有助于高校正确地了解她们,引导她们扬长避短、健康成长,促进推动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女大学生的“四自,,教育是促进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贯彻实施国策男女平等的需要;是培养女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需要;是提升整体“女性形象“的需要。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的目的以及开展“四自,,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界定“四自”教育相关理论,调查分析了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结合“四自”教育的基本特征,着重阐述了开展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的必要性。第叁部分,在肯定女大学生“四自”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之后,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在女大学生群体开展“四自”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出影响“四自,,教育有来自忽视主体地位、隐形性别歧视、“四自”教育的方式的单一、家庭重智轻德以及自我意识不健全这五个方面的因素。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开展“四自”教育应该遵循的“因性施教”原则、人文关怀的原则、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及男女平等的原则,为“四自”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并通过结合“四自”教育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实质,拓展“四自”教育的内容,最后针对女大学生“四自”教育出现的各个层面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
陈姗姗[8]2008年在《当代女大学生职业理想探析》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女性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高校女大学生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女性人才是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女大学生是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群体,她们追求美好的未来,追求自己的理想,可是在树立个人职业理想的过程中,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她们遇到一些困惑。本文在对当代女大学生职业理想状况进行调查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始终围绕女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树立为主线,分析什么是“职业理想”的基本概念,明确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内容。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女大学生职业理想树立的因素,深入研究在女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女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提出了四点对策,即: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发挥其导向和动力作用;把加强自身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把加强职业发展教育作为措施;把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希望通过以上建议,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努力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对于女大学生、高等教育和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谈弦[9]2014年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为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政策对于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自推广以来,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大学生村官的个人成长成才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是其自身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能否成长成才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否。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指导,从分析“成长”、“成才”两个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背景与政策目标,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对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主要成效,分析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典型案例,梳理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思想认识不足、知识技能偏离、心理素质较弱、前途发展不明是其成长成才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而从高校教育、相关政策、农村环境、社会文化、大学生村官自身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因素。最后,基于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出发点,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进高等院校、各级政府、村级组织和社会发挥自身作用并形成合力,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对待个人成长成才问题,这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小华[10]201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叁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叁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叁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 女大学生价值观念与成才发展研究[D]. 王静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2]. 当代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3]. 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研究[D]. 冯昭昭.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子院校的再兴及发展研究[D]. 欧阳林舟.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 女大学生价值取向及教育对策研究[D]. 蔡静. 河南大学. 2013
[6]. 高校女性学课程对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 尹妍妍. 西南大学. 2008
[7]. 女大学生“四自”教育的研究[D]. 刘倩. 东北林业大学. 2014
[8]. 当代女大学生职业理想探析[D]. 陈姗姗. 复旦大学. 2008
[9]. 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问题研究[D]. 谈弦. 南京农业大学. 2014
[10].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理想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大学社团论文; 开放课程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女性学论文; 湖南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