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体现在电网运行状态的自动分析和监测、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对电力系统实际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等方面,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
配电系统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改造和升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组网和配电的智能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配电主站,配电电站和照明终端。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共享资源,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实现配电网的高效运行。
变电站系统自动化以计算机电缆和光纤为媒介,使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和集成更加明显。变电站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形成变电站运行管理档案,已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中各行各业、民众日常生活等,对电力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掌管电力工程电能自动化输送的系统,一旦电力自动化系统不能安全、稳定运行,势必会对整个电网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整个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优化进程。由于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的不规律性和不稳定性,导致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构建过程中,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优化。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帮助电力自动化系统实现稳定运行,且能够建设具备自身特色的电力工程自动化传输工程。信息技术还能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质量,实现电力工程的建造价值。信息技术能够解决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技术缺点,有效提升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电力工程中一定程度的人为工作,为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电力运输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帮助电力自动化系统自动、及时调整突发异常数据,保障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传输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涉及的范围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比不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和高效,运用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电力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也依靠于互联网实时监控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更加好用和安全。能够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一些家庭因为电力事故而造成的悲痛。
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力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依据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将有用的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实时传送。通过对相关设备数据的监控,能够及时知道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达到自动化的效果。同时在出现错误的信息传送时,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修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且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风险的发生。
2、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
现在我国许多乡镇的配电大多数还依靠人工,许多数据还需要人工去进行记录,这一过程是非常麻烦和浪费时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现全国配电技术的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配电自动化,走动读取疏忽和监控全网外号可以增加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施的改善和技术的提升,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故障的地点并进行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因为电路故障而造成的损失。
3、电力自动化依据计算机作为载体
电力自动化实现主要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计算机对全网数据信息进行记录、筛选、传输能够实现全网的实时监控。能更快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减少因为电力方面造成的候人为损失,同时通过对各个数据的监控,可以从根源减少成本的损耗,减少某个阶段的用电量,降低能源的使用。
四、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就是分散控制系统(DCS),该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对多个回路进行分散处理,通过通信设备将各个监测点的数据传送到控制站和操作员站的CRT上,实现了配网自动化。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为电厂的实际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尤其是与计算机软、硬件以及通讯技术的融合,让原来相对独立的控制系统,变成了一个相互管理的系统。
2、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的分配问题靠它来解决。它是以电网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硬件设备主要是显示器、打印设备、工作站、下一级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以及变电站的终端设备等,进行电网的调配。在电网的调度中的远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以及在线监测装置,通过高速网络连接,确保二次设备的数据资源可以做到实时共享。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的基础,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时监控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同时对于电量的分配情况也进行监控,保证电网系统可以稳定、高效运行。主要作用是可以让工作人员对于系统运行中的电压、负荷等相关的参数进行监控,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实现多供电的目标,同时,对于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减少因为故障导致的生产事故。
3、变电站自动化
近年来,我国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工操作逐渐被取代,变电站的实施监控功能更加强大,安全性能更高。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让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更加的智能化,可以更好的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控,促使变电站更加稳定、安全运行。尤其是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让在线监控系统更加的完善,更加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和数据参数,都可以通过电子信息设备进行采集,进而进行分析和处理。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将一些难以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计算机数据通信接口以及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将数据进行记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了优化,取代了常规的控制屏、继电保护等装置,减少了变电站的接线,让变电站的运行更改安全。
结束语
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电子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不仅可以实现人们的网上缴费还可以通过控制电力控制一些等的亮灭等,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增加了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减少了我国因为电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事故的发生,挽回了多条生命。通过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各个阶段的用电量和通过检测设备的各项参数,减少了因为维护设备而产生的成本。把节省下来的电用于更需要用电的地方去,使电量得到合理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靖萱.信息技术下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19):167.
[2]翟丽丽,吴孝兵,李华兵等.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论述[J].电子世界,2017(13):88.
论文作者:孙 岩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